• 32年只做一味調料,8分利潤年賺3億,他是你我都愛死了的男神!




    所謂神,

    不過是人把一件事做到了極致。


    中華調料之神


    有一個男人,

    你可能不認識,

    你媽肯定認識!




    那些年的包子、餃子、

    烙餅、炒菜、燉肉…

    哪一樣離得了他?





    小編從小在老媽廚房打下手,

    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去,把十三香拿來。”


    王守義十三香




    吶,就是他,

    別說你不認識。




    都知道,

    “宅男女神”老干媽

    “宅女男神”王守義




    這個靠100元創業起家的老人,在小小的調味品領域一做就是幾十年,硬是把一毛錢一包的調料,做成了年產值7個億的企業




    像老干媽一樣,王守義從不借銀行一分錢,堅持不上市不融資。


    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不論是引進設備還是擴大廠區,王守義完全靠自有資金。每包調料只有8分錢微利,年利潤卻能達到3個億。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王守義就從祖父手里繼承了十三香的秘方,而彼時祖父是興隆堂的繼承人。


    始于北宋都城開封的興隆堂,歷史悠久,專營草藥、香料。創始人生于官宦之家,善烹飪,后來辭官在開封開藥鋪,取名興隆堂。




    公元1101年,興隆堂推出一種秘制調料,因口味獨特名揚京城,很快便被收入御膳,專供宮廷享用,一般百姓連味都聞不到


    清末戰亂,王家人歷經顛沛流離,好在秘方被帶出宮,保存了下來。



    轉眼1959年,遭遇“三年自然災害”,家家發愁口糧,王守義一家同樣如此。情急之下,他想起了祖傳秘方。


    在原配方的基礎上,他不斷完善改進,然后,開始沿街叫賣。


    那個年代沒什么像樣的交通工具,走路全靠一雙腳。

    王守義北到石家莊,南到駐馬店,硬生生一步步走了下來。




    為了取得顧客的信賴,他在每一包出售的十三香上都蓋上了十三香的印鑒。蓋了印章就有了字號不滿意包退包換,信譽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


    雖說本小利薄,但老百姓都非常喜歡這種調料。況且不滿意可以隨時退換,逢年過節大家都會多買些。




    文革期間停售,直到改革開放后的1984年,在兒子王銀良的多次勸說下,王守義才決定重新辦起家庭小作坊。父子倆用100元創業起家,成立了十三香調味品廠。




    每天凌晨4點,王守義拉著他那輛破車子,披著星光準時來到市場。一天叫賣下來,嗓子都啞了回到家一句話都說不出,只能比劃著手勢和家人交流。


    誰知從早到晚叫賣了一天,只賣出了一塊錢,兒子凍得哆嗦,站都站不穩。攥著手里的一塊錢,抬頭看看3個兒子,王守義一言未發,晚上卻心疼得合不上眼。


    但第二天,一切還得照舊,擦干淚把熟睡的孩子們叫醒,繼續到市場擺攤。




    每到年節,市場上的攤販們都回家過節,唯獨王守義一家準時出現,一年365天從未間斷。


    長年累月下來,不僅是鮮美的調料贏得口碑,人們更習慣了這種叫賣聲,對他產生了一種信任感,周邊村子的人寧愿多走幾里路也非要來他這買。


    名聲越傳越廣,買的人越來越多,王守義適時擴大規模,添置了機械和人手,銷量瞬間翻了百倍不止。


    企業做得越來越大,王守義卻堅持三餐粗茶淡飯,永遠腳蹬一雙老布鞋,拄一根拐杖,放到人堆里,壓根看不出是身家上億的老板




    常年風里來雨里去不停歇,嚴重損壞了他的身體,即便如此,他也堅持每天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到廠區看“孩子”們。




    在他眼中,每一個員工都是他的孩子,他經常嘴里念叨著:“進了十三香的門,都是一家人。”


    前幾十年他受了各種苦,他不希望“孩子”們再遭一遍。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親自到市場上為員工采購新鮮蔬菜,時令水果。


    職工到餐廳就餐,老人顫顫巍巍地為每個人發筷子。遇到加班時,他就反復叮囑炊事員一定要讓員工吃上熱菜熱飯。


    夏天,老人親自給一線員工送去清涼解渴的綠豆茶,冬天給員工發棉鞋、手套。


    用他自己的話說:公司的發展是大家一起用心血和汗水拼搏出來的,掙的錢不往員工身上花往哪花呢?一定要讓他們吃好、穿好、休息好,絕不能虧了咱工人。




    去世的前幾月,老人已經開始咳血,但還是不放心地繞著餐廳、廠區、車間轉,生怕照顧不到哪個員工。


    2003年,做了一輩子十三香的王守義,帶著不舍離開人世。


    慶幸的是,他去世后,十三香繼續蒸蒸日上,而他一直堅持的慈善事業也沒有停止。扶貧幫困,捐資助學,這些年來,十三香為各種自然災害捐款超過2億。



    王守義修的十三香路


    廠里的很多員工,跟著他一干就是幾十年,從小伙子干到不惑之年。他們依稀記得初到廠里的場景,微駝背的王守義用河南話說:“進了十三香的門,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人說:富不過三代。王守義的孫子王太白,每天都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留學回國的他,接過父輩手中的接力棒:“爺爺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毀在我手里。”



    王守義的孫子:王太白


    日本壽司之神也好,中華調料之神也罷,匠人之神,在于匠人之心。

    – END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25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19日 17:08
    下一篇 2017年6月19日 20: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