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東北人,卻接連在廣州開出十家最火的小面館;在開小面館之前,他甚至沒有吃過小面;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用三年時間將人均30元的路邊攤,做成了估值2個億的中式休閑餐廳,創造出了餐飲行業最高翻臺記錄33.8次。
最關鍵的是,他所帶領的餐飲企業跑出了一個互聯網企業的融資速度。
兩年時間獲得四輪融資,從A輪到A+輪,到Pre-A九毛九注資,再到幾個月前獲得了弘毅投資2500萬,仿佛成了餐飲界的教科書,最有潛力的快餐獨角獸。
說到這里相信你應該能猜出一二了,他就是遇見小面的創始人宋奇。從一家30平米的小店到成為小面業態的領導品牌,他到底做對了什么?在鋪天蓋地的融資新聞背后,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餐飲人去學習呢?
1
脫掉碩士帽,到麥當勞打工
遇見小面的創始人宋奇,他是一個東北人,2004年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就讀,之后去香港科技大學就讀,獲得機械工程的碩士學位后,順利成為一個做IT銷售的理工男,但是他在香港的時候,看到餐飲零售業非常發達,也是一個市場主流,就暗下決定要做餐飲。
▲遇見小面創始人宋奇
之后他帶著創業目的,果斷脫掉碩士的帽子,去麥當勞打工,從一線做起。從最基礎的收盤子、炸薯條、收銀、掃廁所做到了營運管理層,在把麥當勞的標準化體系全部吃透的時候,宋奇回到了廣東進入了百勝餐飲集團,做起了選址開發的工作。
后來,宋奇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兩門功課–選址跟運營,于是,他就離開了百勝餐飲集團,正式開啟了餐飲創業之路。
2
經驗再豐富,也比不上個體戶
2012年,他開始做起粵菜餐廳,到了2014年,宋奇和朋友東拼西湊了20多萬元錢,在廣州開了一家只有30平米的餃子館,取名為“工匠餃子”。他以為自己擁有大集團的餐飲運營經驗,可以將餃子這個快餐更好從快餐沙縣小吃、桂林米粉、蘭州拉面快餐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麥當勞工作時的宋奇
然而,他沒想到這些缺乏餐飲運營管理知識體系的老板,這些人的營業額卻高于自己的店面。顯然他的名牌大學和餐飲集團經驗在這些競爭中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很快店面就經營不下去,員工的工資都快發不起了。
宋奇反省再三,覺得自己的賽道選錯了,餃子這個賽道顯然跑起來慢,當時的重慶小面因為《舌尖上的中國》的傳播形勢大好,孟非的小面火得一塌糊涂。宋奇想重慶小面或許就是下一個當紅的品類,況且2014年的廣州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小面品牌。
于是,宋奇決定放手一搏,6月27號還在賣餃子,6月28日就開始做賣小面,甚至當時倉促的連門頭都沒來得及換,只拉了一條紅色的條幅開始做了小面,并之后取名為“遇見小面”。不久之后,這家小店就做到了6000元/月的坪效,最高33.8次/日的翻臺記錄,成為了重慶小面這一品類的代名詞。
3
不走尋常路,把街邊小面搬進購物中心
把“難登大雅之堂”的小面做成連鎖品牌,宋奇到底有哪些奇招呢?
不做正宗,做本土化、標準化
做地方類小吃,首先必須保證正宗,但宋奇偏不這樣做,就拿我們通常所說的“微辣、中辣、麻辣”,他覺得這些在廣州就必須做調整,調整為當地人喜好的程度,而調整的比例則嚴格按照標準來。
這樣的標準化體現在“廚師暗語”中,比如“油溫6成熱”改成“油溫210度”、“鹽量適中”改成“加入20g鹽”、“略煮即可”改成“煮制30秒”,這些標準化的術語只要略微懂一點的人就能上手。穩定、可標準化便是發展連鎖的可能性。
增加單品,提高客單價
宋奇選擇以小面為圓心,擴大產品結構,比如在購物中心開的店引入無煙燒烤,“小面+燒烤+小吃”,不僅能提升客單價,還能延長營業時間,同時避免了單品店創新率低的劣勢。
最具時尚感的小面館,改變消費者的固有思維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的審美也在跟著升級,而重慶小面一直以來給消費者的印象就該是街邊小店,宋奇為了改變這種給消費者的印象,便把店面開在白領、上班族多的CBD、商業地產中,利用裝修風格干凈、小資的設計,去改變消費者的固有印象,100㎡的店,宋奇就花了30萬來做裝修。
除了裝修,店內員工統一穿著“做好自己這一面”的T恤,讓消費者看到遇見小面“做自己”的品牌形象。
模式成熟后找資本,什么階段拿什么錢
生意火了以后,宋奇覺得這已經不是一個小店了,而是建立了一個商業模式,這就需要利用資本的外力去助推企業的發展了。
隨后,宋奇便在兩年時間內獲得了4次融資,而每輪融資,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遇到了最合適的人,當然這些也是通過策劃的。
第一階段,做視頻吸引融資
2014年9月,一段《我是宋奇,我從這里開始》的視頻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流傳,24小時內轉發1000次,點擊量過萬,這段視頻就是出自宋奇團隊的手里,主要是講其創業歷程的,因為投資人看到了這段視頻找到了宋奇,沒多久宋奇就拿到了200萬天使輪。
第二階段,做宣傳,尋找懂餐飲的資本加入
拿到錢后,宋奇并沒有快速開店,而是繼續在宣傳上砸下重金,一時間網絡上都是類似于《港科大高材生,做一碗最有溫度的小面》的文章席卷網絡,很快宋奇就被天圖資本李康林找到。
宋奇選擇李康林的主要原因,是李康林對整個餐飲行業的深刻認識和其背后的資源。宋奇說這一輪融資讓遇見小面整體發展提速了三年。
第三階段,把潛在敵人變成靠山
很快,宋奇用融來的錢相繼開了四家商超店,并關掉了30平米的起家店。與此同時一個聽起來就令人感到擔憂的消息傳來:“九毛九要進軍小面行業了。”
盡管是四家店,盡管遇見小面在廣州已經小有名氣,但很財大氣粗的九毛九來比,宋奇覺得遇見小面只能算是小學生,如果九毛九做小面勢必會成為遇見小面最大的勁敵。
于是,宋奇主動經人介紹找到了九毛九的創始人管毅宏去尋求聯盟,也是這次主動出擊宋奇把潛在的敵人變成了靠山,背靠九毛九的遇見小面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在經營上都提升了一個level。
第四階段,為了更大的夢尋找投資人
這兩年,和宋奇見過面的投資人算下來至少100位了,但宋奇卻顯得格外小心,因為他深知,再進來的每一個人都不不僅是投資人而是合伙人,一旦有差池企業的發展就會面臨走樣的風險。
直到2016年下半年,他遇到了弘毅投資,一拍即合。
4
小結
創業初期,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定位、品牌、營銷是活下來以后才談的東西。很多人只看到了遇見小面融資,卻忽略了融資背后所做的事情,而這些才是恰恰值得我們咀嚼的事情,這一路上宋奇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創業從來就是一件向死而生的事情。
資本在考察一個項目時看到運營團隊的實力,以及重慶小面這個品類的前景的優勢,綜合考察吸引人們投資,優秀的項目自然被金主看好。遇見小面的成功的例子不僅是品類選擇正確,單品爆款的打造,傳統街邊小店的品牌升級,還包含了運營團隊的背景。
喜家德水餃|吉祥餛飩|泡面達人館
風波莊 | 蛙來噠| 鍋兒匠辣子雞
滿園春餅|星巴克|令狐沖烤魚|楊國福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