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夏天,領“鮮”的火鍋商家,都在爭奪這款食材!



    最近,餐見君到成都尋找好食材,探訪了多個工廠,邂逅了火鍋筍。


    作為火鍋店的“常客”,知道它的人很多,可真正了解的卻不多。鮮筍和保鮮筍中間差了十幾個生產環節,成本也天壤地別。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此行的所看所得,希望能給到老板們一些幫助。(免費食材福利在文末)


     592 期
    文:小倩


    01
    邂逅“鮮筍”


    上周,餐見君一行來到了位于成都郫都區的一個竹筍加工廠,占地約30畝,這是成都吉食道食品的生產基地之一。海底撈、巴奴、蜀大俠、譚鴨血等都是它的客戶。


    餐見君參觀了竹筍的整個生產流程,了解到很多關于筍的知識點。可以說,竹筍從采摘、剝殼、殺青到儲存,最終呈現到食客餐桌,需要經過無數次洗禮。

    比如,好竹筍貴在一個“鮮”字。

    鮮就是跟時間的賽跑。

    竹筍是鮮菜,每個季節都有當季的鮮筍品種。


    鮮筍好吃,生長周期卻很短,時令性很強。一般在破土后3天內(雨水氣候佳的情況下)挖出來,長度在18公分為最佳,過時不采,鮮味便會散去,水分也會大大減少。

    挖出后的筍,風味和口感的下降速度非常快,每12小時就下降一個臺階。

    這是筍的根部失水造成的,因此挖出后時間過長的筍,根部也會越來越老,加工處理時切掉的部分也會越多。

    比如吉食道向巴奴供應的應季鮮筍,當天采摘、裝箱,第二日就全程冷鏈或冰袋空運至中央廚房,貯存的產品如2日內未能使用完就要扔掉。


    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火鍋店一般選擇袋裝的保鮮竹筍,因為鮮筍的運輸條件等要求下來成本太高。

    目前海底撈門店推的筍片、筍花,也是吉食道出品的保鮮筍。經過17道工藝加工處理,在不影響原料特性的前提下,相比鮮筍更易儲存,不受季節限制,隨時可以吃到筍。



    另外,好竹筍還在于口感的“脆嫩”。

    竹筍之所以在火鍋店受食客歡迎,除了鮮,還在于脆嫩的口感。

    不同于人工養殖的大型筍,野生竹筍的生長范圍有局限,產量不大,一般生長在云貴川海拔2000米的高山野竹林,隨時節自然生長。

    破土后,需要由筍農徒步12小時徒手采摘而來,即使是有經驗的青壯年,每天也只能收獲不足100斤的鮮筍。

    雖耗成本、耗時間、耗人力,可野生筍的脆嫩屬性會強于人工種植的筍,營養價值也更高。

    吉食道在云南、四川均建立有采筍基地,就是為了距離野生筍更近。


    好竹筍還需嚴格把控。

    采摘后的竹筍,進行自然加工,3次人工去除老節,只挑選15—25cm的竹筍,才能出來優質上乘的野生筍。

    而一袋保鮮竹筍,卻需要17道工序的加工處理,從半成品到清洗、裝袋、加湯、封口、殺菌、冷卻、裝箱等步驟。在工廠,不止有流水線的機械工作,更有嚴格的品質追溯機制。

    餐見君發現每份竹筍的保鮮膜上,貼有經手員工的名字,責權到人,方便下游檢測員核檢上游產品質量。



    02
    “硫磺添加劑”、“缺乏標準”成行業亂象


    翻看大眾點評,幾乎每家火鍋店的菜單上都有竹筍。

    巴奴更是用筍來打造“領鮮到底”的抓手,打出“一年四季吃鮮筍”的口號。

    比如春天推四川樂山的“熊貓筍”,只有30多天生長周期,大熊貓搶著吃。

    夏天推“龍竹鮮筍”,俗稱可以生吃的“水果筍”,產自云南普洱,又稱“筍中之王”。


    秋天推“馬蹄鮮筍”,生長在閩江中游北岸,平均含水量高達91.75%。


    冬天“鮮冬筍”,冬筍是藏在土里的毛竹筍,味甘肉厚。


    一般上述這些應季鮮筍,售價20多元;而海底撈、譚鴨血、蜀大俠等,都選用的保鮮竹筍,形狀多是筍片或是筍尖,售價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顧客評價多集中在“彈脆、涮麻辣鍋好吃”。


    雖說竹筍是火鍋店的常客,但很少被主推廣。因為市場魚目混雜。

    “竹筍的品種多樣,來源廣泛,質量也就參差不齊。”河南濟源一火鍋店老板表示,很多時候無法精準挑選出優質的筍產品。

    特別是市場上很多聲稱無添加劑,但價格卻很便宜的竹筍,一打開包裝袋,飄來一股怪味。

    這也反映出竹筍供應端存在的弊端。


    硫磺添加劑,成市場普遍現象


    “竹筍最大的痛點就是原料的保水劑,它決定著竹筍的質量。”

    據調查,為了讓竹筍看起來顏色鮮亮,保存時間更久,成本更低,不少商家都會在竹筍的加工過程中做手腳,說白了就是添加硫磺,已經成為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過量或長期食用都會致癌,這也讓很多竹筍愛好者對其望而卻步。

    綠色無硫的竹筍,是消費者的追求,也是整個市場發展的趨勢,自然也是一些餐企的發展契機。

    因首推綠色無硫的生產工藝,吉食道在業內建立了頭部的品牌形象,與巴奴、海底撈、譚鴨血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長期向幾個品牌提供竹筍。


     2 

    缺乏市場標準,創新力不足


    竹筍廠家素質高低不一,品質缺乏統一的市場標準,阻礙了竹筍的進一步發展。

    最關鍵的是,竹筍加工處理的機械化程度低,只有類似于吉食道這樣,投入竹筍市場20多年的企業,才能通過技術實現竹筍的高效、標準化運作。

    對此,成都吉食道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海表示,竹筍現處于有品類無品牌的時代,產品雖歷史悠久,但研發處于初級階段,產品同質化嚴重。

    “大多還是筍片、筍尖、筍絲類產品,并無明顯的創新點。”



    03
    火鍋店怎么選擇合適的竹筍?


    綜上所述,鮮竹筍的成本高,更加考驗品牌后端供應鏈的穩定性,所以,保鮮竹筍更適合大多數的火鍋店。

    為此,林海給我們提供了幾條建議:

    首先,用“四看”

    看筍殼,一般以嫩黃色為佳,因為未完全長出土層或剛長出的竹筍殼常為黃色,其筍肉特別鮮嫩。

    看筍肉,顏色越白則越脆嫩,筍肉黃色者質量次之,綠色的則質量較差。

    看筍節,鮮筍的節與節之間越是緊密,則其肉質也就越為細嫩。

    最看筍體,蔸大尾小的筍肉多殼少,且味道尤為脆甜鮮嫩。


    再者,尋求有實力的供應商

    近期,餐飲業發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知名品牌深陷危機。食品安全還是生命線,餐飲老板選材更要考慮生產端的安全。

    比如海底撈、巴奴都選擇了專供竹筍研發20多年的吉食道,不僅在四川雷波有10萬畝綠色竹筍原料基地,建立工廠投入先進設備,還能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

    特別是海底撈與吉食道合作的箭筍片,薄厚均勻,薄至0.1cm,煮制時間約1分鐘即可食用。因成形改變,面積增大,湯汁附著力變強,所以容易入味,很適合火鍋涮煮。




    最后


    文章所呈現的,只是竹筍的冰山一角,這個平常看似不起眼的食材,也有著很深的學問。

    一款好的食材,需要真正深入原產地、探訪工廠的生產過程,品嘗最終的成品,看門店顧客的反饋。

    總歸,如何把竹筍這一常規產品,做出品質、做出創意,更好的實現引流和銷量雙贏。才能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下,為自己增添一份砝碼。

    今天,餐見君給大家帶來的福利就是吉食道“箭筍片”的試吃機會(海底撈同款),有興趣的讀者可在留言區互動索要。



    福利


    吉食道“箭筍片”

    文末參與留言互動

    可獲得品鑒試用名額




    往期精選


    • 從虧損3年到逆襲300+店,他用一個狠招吊打對手

    • “火鍋+蒸肉”,日翻臺5輪,社區火鍋店將爆發!

    • 賠了3000萬,也賺過上億,他悟出一個經驗

    • 月排隊2000桌,口碑超海底撈、巴奴?

    • 海底撈虧損9億背后,抄底開店300+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txg13333832182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五一”生意火爆,

    現在就要想好引流高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09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7日 21:39
    下一篇 2020年7月18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