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見君第一次來到清貧樂民居火鍋時,就被這樣一副“家” 的場景所吸引,忍不住拍照發圈。 ▲餐見君在成都拍攝的清貧樂門店圖 這家店面積不大,擺放了十幾張桌子,裝修簡約,很“接地氣”,來消費的都是周圍的居民。 這個品牌是“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的兄弟品牌,疫情后剛開業沒多久。最大的亮點是“火鍋+蒸雞、蒸魚”的新吃法。 火鍋架上蒸籠,利用蒸汽蒸熟雞肉和烏魚片,等火鍋沸騰時肉也就熟了,兼具火鍋的香氣,卻又沒有那么重的麻辣刺激。 “吃完蒸菜,可以涮火鍋,很適合家庭聚餐,而且雞、魚很大眾,滿足老人孩子的需求。” 品牌創始人黃天勇說道,這個品牌定位民居火鍋,就是為社區而生,最大的賣點是:實惠。素菜采用自助模式,每人9元隨便吃。 另一方面,雞肉、魚肉容易飽腹,縮短涮火鍋的時間,翻臺率也相應提升。 ▲利用火鍋蒸汽蒸熟烏魚片和雞肉 就目前反饋來說,消費者接受度很高,人均60元左右,門店日翻5輪。在他看來,未來,接地氣的社區火鍋將迎來爆發。 在成都此行采訪中,多位餐飲老板都表示,社區店將是下一個餐飲戰場。香天下創始人朱全說,下半年社區火鍋店將迎來爆發。 追究原因,其實是疫情之下,傳統的“等客上門”正在失效。 前幾年發展起來的優秀餐企,很大程度依賴于國內城市商業中心的快速發展,比如海底撈、西貝等,選址邏輯就是把店開到人流量巨大的商業中心。 占領商業中心這個口岸,“坐地等客”是傳統餐企對流量的共識。只要選址選好了,往往只需要做好產品、服務、衛生,就不愁沒客人。 但是受疫情影響,商場作為流量入口的效用大打折扣。“被關在家” 的這段時間,普遍培養了消費者以“家”為圓心的消費習慣。人們開始習慣白天上班帶便當,晚上下班后,在家附近解決吃飯問題。 而這個習慣的本質是,要求商業“離消費者更近”。 生意恢復情況是最好的佐證。比如蜀大俠、鎮三關等品牌,社區店的生意恢復速度,明顯快于商場店;皇三爺門店依舊出現排隊就餐的現象。 “社區店跑贏了商場店,這是以前想不到的。”李子壩梁山雞的創始人楊艾詳表示,既然等客上門正在失效,那就把店開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去。 另外,從成本分析來說,商場店的高租金、高管理費一直是槽點,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特別是疫情后,加盟費低、投資低的社區項目更受創業者歡迎。 這也是“下沉社區”的話題,被重新提及的原因之一。 清貧樂、皇三爺等下沉社區的火鍋品牌,都不約而同說到:“商場店不斷有新客源,而社區店做的是回頭客生意,所以,提高復購率是重中之重。” 香天下創始人朱全認為,社區火鍋店的客單不宜過低,在100元以上最佳,否則品質難以保證,顧客就不會持續復購。 也有一些老板認為,社區店的產品和客單,要匹配周邊居民的收入,對于大多數小區而言,人均40~80元更有優勢。 一家社區火鍋店老板張軍說道,自家商場店有60多道菜、客單價100元,到了社區開店,就調整到四五十道,客單價也調到70、80元。 其實社區火鍋店做高端還是中低端,主要根據品牌的定位和社區周圍居民的消費力決定。 我們發現,一些生意好的社區火鍋店,通常把引流產品的價格做得很低,比如一袋寬粉2元;或者把優惠菜品做成了燈箱放在路邊,很多人正是因為劃算才進店。 社區火鍋店,開大店還是小店? 朱全認為,社區不適合開大店,因為沒有商場那么大的人流,社區店考驗的不是翻臺率,而是復購率,是做回頭客的生意。 餐見君以為,開大店還是小店,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清貧樂選擇走“小而美”模式,只有十幾張餐桌,以2~3人的消費為主,搭配一些復古懷舊元素,走“家庭溫馨”路線。 而皇三爺火鍋,則是500—800平的大店模式,主要以周邊居民的請客、聚會、團建等需求為主,每桌的人數大概在5~8人,甚至于十幾人。 鎮三關火鍋也是大店模式,瞄準高端消費,門店設置包間,更加注重私密性,同時拓寬大廳公共區域的面積,講究舒適寬敞。 黃天勇認為,門店規模的大小,要根據整個品牌的定位、運營成本、周邊客流情況等綜合分析。比如客流量一般的社區,自然適合開小店,注重氛圍的營造。 社區店用餐的顧客,老人、孩子占比遠高商場店,在細節上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會贏得更多好感。 北京三里屯的一個海底撈社區店,面積不大,但也會特地為孩子劃出一個區域。如果客人中有老人,會把老人安排在離小料臺近的地方,方便老人取用。如果是孕婦,會找個柔軟的靠墊。 “我們會拉一份清單,裝修時要設置親子洗手臺,運營前需要配備寶寶椅、圍嘴、軟墊、靠枕。”山東一家火鍋老板說,門店培訓員工時,也側重關注老孕幼的需求,以此增加復購。 既然社區餐飲的命門是高復購,那就意味著,社區火鍋聚焦的細分品類,一定是被當地絕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就比如川渝地區,在社區做麻辣火鍋比豬肚雞火鍋更有優勢;在廣州,潮汕牛肉火鍋就比川鍋更適合開在社區。 在產品結構和口味上,也考慮當地居民的喜好。比如前面提到的清貧樂民居火鍋,既有成都人喜歡的麻辣涮鍋,又創新添加了蒸雞、蒸魚,讓火鍋變得更高頻。 另外,從性價比的意義上,有料鍋底的火鍋更適合社區。(相關閱讀:“有料鍋底”迎來發展風口,人均40~80成市場主流),比較實惠,更符合大眾消費。
往期精選
賠了3000萬,也賺過上億,他悟出一個經驗
月排隊2000桌,口碑超海底撈、巴奴?
海底撈虧損9億背后,抄底開店300+
扒了1000條差評,這7個方面最易“中槍”
高考營銷季來了,4個超強攻略
去年爆紅至今,蛋餃,你家有么?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