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期做外賣,你必須掌握運營“三部曲”

    文|木貝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疫情至今,原本不太適合做外賣的火鍋,被各大品牌做得風生水起。


    但也有很多中小商家,看著別人每天上千單的訂單,干著急卻沒主意。


    到底要不要做外賣?匆忙上馬合適嗎?從零開始怎么做?


    火鍋餐見》聯合餐盈動力創始人兼CEO凈海鷹,結合當前困境,做了一次線上分享,專門為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外賣毛利為負,還要不要做?




    受疫情影響,不少餐飲商家開通外賣平臺,餓了么平臺也很給力的對部分商家減免傭金,對未開通外賣的商家,推出極速上線功能,商家申請最快一日內就可通過。


    但有了這些優勢政策支撐,商家就應該義無反顧開通外賣嗎?


    還有不少商家覺得,外賣不掙錢,拋去平臺抽點、補貼費、包裝費等一堆費用,當下做外賣,“無接觸”的防疫成本也非常高,算下來還賠錢,索性就不去費這勁兒。


    事實上,商家是否能做外賣,賺與賠,不單單是看毛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算法: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公式圖


    毛利的算法我們都知道,邊際貢獻怎么理解呢?


    譬如一家餐飲門店,一個月銷售收入5w,房租、人工等固定成本3W,食材、水電、包裝等變動成本3W。那么這家門店毛利為-1W,邊際貢獻為2W。


    如果這家餐飲店閉店不做生意,每個月賠掉3W的固定成本,如果開店做生意,邊際貢獻的2W可以貼補到固定成本帶來的損失上,則每個月虧損的是1W。(數據僅為案例說明)



    如果想做外賣,那就不要一味的盯著毛利不放,特殊時期,如果邊際貢獻為正,毛利為負,還是可以彌補固定成本的部分損失。



    邊際貢獻與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關系圖




    了解外賣的業務生態鏈




    疫情期間,餐飲商家要面對的不止是安全送餐的問題,“無接觸”的需求幾乎覆蓋了經營的每個方面。


    一般情況下,外賣業務鏈條包含用戶、商家、平臺、配送,這4大元素環環相扣,服務必不可少。


    可受疫情影響,這4大元素倘若想形成一個生態閉環,相較于傳統的“有接觸”服務,“無接觸”服務就很有必要了。


    詳細看下圖,如果這個業務鏈條商家有能力打通,并且能做到安全,說明當下自己有能力去開通外賣。



    外賣的業務鏈條




    外賣前,先做好定位




    早在2月10日,巴奴官方微信就推出外送服務,首先在鄭州、邯鄲兩個城市試運行。


    眾所周知,巴奴一直傾向于堂食業務,之所以上線外送服務,巴奴方面表示是自救措施之一,處于探索嘗試階段,是否作為永久性的業務板塊,還需要看疫情的具體影響。


    巴奴在外賣模式上的試水可以說相當理性。作為有實體店的餐企,開通外賣前,先把自己的定位摸清,然后先搞“小試水”,杜絕“大躍進”,既不完全依賴線上,又做到了部分線下轉線上。



    那么餐飲商家如果想開通外賣,在定位上要做好3個心理準備:


    第一,是低利潤率。影響利潤低的因素有三,食材成本之外的邊際成本;平臺和配送商的參與;競爭產生的營銷支出。


    第二,不可或缺。外賣擠占部分堂食銷售,市場體量空間巨大,上外賣商家要想清楚,你提供的產品是否具有不可或缺性?就是把自己的外賣產品有一個差異化定位。


    第三,邊際收益。就是效率問題,商家應充分利用生產能力提升門店利潤。不可過度依賴外賣,外賣只是補充,堅持提升堂食銷售是核心要點。




    外賣上線后,運營“三部曲”




    雖然疫情期,平臺有扶持政策,但對新手商家,想要把外賣做起來,其背后要完成“三部曲”。




    基礎篇:線上門店搭建,事無巨細


    商家入駐外賣平臺第一步就是要搭建店鋪,好比給你一個空房間,怎么裝修,擺放什么,用多少錢等都要事無巨細。


    產品上下架、裝修等操作層面的都還好說,涉及到定價、引流產品、爆品等,則需要下一番功夫,結合市場、對比競爭對手去仔細研究。


    譬如巴奴外賣店鋪,除了店名、配送時間、優惠券、產品分類、熱賣、暢銷、人氣單品等信息,還很細心的在店鋪首頁廣告位展示“外賣安心卡”。


    店鋪搭建看似簡單,可外賣平臺上可供用戶選擇的品類、商家太多太多了,隨便一個關鍵詞“火鍋”搜一下,那便有幾十家、上百家,顧客只能通過外賣店鋪來了解,所以外賣店鋪的搭建很瑣碎,也很重要。



    巴奴美團店鋪展示



    營銷篇:酒香也怕巷子深


    餐飲新零售時代,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單一的把外賣店鋪搭建好放到那兒,再好也難讓人發現。


    那么店鋪管理者就要開始策劃一系列的營銷,簡而言之就是做廣告、造流量,可以是一場熱點借勢,也可以是一場整合營銷。


    先說一個營銷上的經典案例:在飲品界隱藏了很多年都沒火的7分甜,打破傳統,將楊枝甘露裝入杯中,因“杯裝甜品開創者”而一舉成名。


    他們一直都有賣楊枝甘露,只是將傳統甜品進行改良,將甜品杯裝作為造勢點進行了營銷。7分甜創始人謝煥城說“如果不是甜品杯裝化,7分甜根本沒有生存的空間。”


    那么放到外賣店鋪上,是一樣的道理,雖然整合營銷不好做,但一定要有營銷做,做好營銷。譬如充分利用外賣平臺的營銷插件:折扣、滿減、滿送、套餐價等等,通過店鋪流動信息、海報圖互動、朋友圈宣傳等擴大營銷范圍。



    某平臺營銷插件示例



    攻心篇:塑造品牌個性,占領消費心智


    產品是生產出來的,品牌是塑造出來的,文化是沉淀出來的。外賣店鋪產品再好,銷量再高,人氣再大,那也就是個“賣產品的”。唯有打造店鋪的品牌和文化,才能做到口口相傳,生生不息。


    呷哺呷哺就在品牌的塑造上,充分的人格化,一人一鍋,這不單單是形態上的表現,更是對在城市打拼的人們心靈的一種慰藉。呷哺呷哺在2014年上市時,就有媒體人說:“這一天,中國人的孤獨感上市了。”


    通過外賣來滲透文化,福狀元粥就表現的很好。當大部分商家在公告欄宣傳各種活動時,福狀元在默默的滲透他們的文化:“用心服務讓顧客滿意101%”的服務理念、以“聚五谷雜糧精華,送八方食客健康”的經營理念。



    福狀元公告展示



    通過對餐飲店是否要做外賣—外賣生態鏈—外賣定位—外賣上線運作4大緯度的梳理,我們對外賣始末有了一個基礎的了解。


    有市場就有競爭,不管您已經在外賣市場中拼殺,還是已經布局了外賣市場,能夠在市場中拓展增量,這才是關鍵。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疫 期 特 別 報 道


     海底撈、巴奴等16個品牌的疫后反思

    直播帶貨的4個必殺技:化身“餐飲界李佳琦”

    ? 堂食調查 | 多少火鍋人在“流血”復工?

    ?“黑馬”鍋底殺出!暗藏火鍋業趨勢

    ?“錯過的火鍋,補不回來了!”
    ?我在火鍋外賣現場,看到了5個“雷區”!
    ?這份“安全復工指南”,覆蓋火鍋店30個細節
    ?10天賣掉3萬份外賣,川渝火鍋人做對了什么?
    ?海底撈開賣“到家小炒”,給火鍋人的4點啟示
    ?盤活9萬顧客,疫期新“流量王”誕生!
    ?蜀大俠創始人:接下來,我們要送快餐了
    ?復工來臨,火鍋店須知的4個破局之道
    ?多地火鍋協會“彈劾”美團……
    ?生存報告 | 6成沒做外賣;3成只能撐1個月
    ?香天下:3個舉措,讓重創的火鍋店活過來!
    ?做火鍋外賣,他日收15萬,卻關了10多家店……
    ?八合里日虧300萬……火鍋業將迎來大洗牌?
    ?巴奴、老鄉雞等大佬們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今日頭條:@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34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13日 22:00
    下一篇 2020年3月13日 22: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