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原
編輯|曹原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日訂單量1500單,外賣同比增長547%。
在這場疫情面前,大龍燚的表現可圈可點,很多人感到不解,擁有近300家門店的大龍燚,同樣存在著現金流不足的問題,甚至更為嚴重,那么它究竟做了什么才能在短時間內涅槃重生?
在《火鍋餐見》與子然設計等聯合主辦的——“3.3餐飲在線日”的直播課上,大龍燚創始人柳鷙為大家“云賦能”,講解“餐飲私域流量,如何玩轉新外賣新零售”,希望幫助餐飲人走出疫情陰影。
疫情帶來了哪些影響?
01
堂食下降93%,營業額下降60%
大龍燚全球目前有近300家門店,在疫情來臨時,所有門店均受到波及,對比2019年成都11家直營門店(含子品牌如在蜀毛肚老火鍋2家),初一到初十的數據,堂食下降了93.58%;實際總營業額下降了60%。
從1月27日起,大龍燚成都9家直營店,以及旗下子品牌2家門店全部閉店停業。隨后,全國各地的大龍燚加盟合作門店也相繼停業。
02
單日1500單,外賣同比增長547%
“本以為外賣只是對堂食的補充,沒想到獨挑大梁也達到不俗的成績,往年2月堂食的營收大概在1000萬左右,而今年2月純依靠外賣也營收700-800萬,同比增長547%!”
這樣的成績出乎了大龍燚的意料,也讓其它餐飲品牌羨慕不已,他們究竟做了什么使得成都地區門店日訂單量1500單?
其實大龍燚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繆,對于火鍋外賣的籌備,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年,其借助成都地區火鍋外送平臺—“來一火”率先推出火鍋外賣,把“在家吃火鍋”的理念灌輸進了消費者腦中。
在2016-2019這4年中,持續拓展火鍋外送業務,并不斷將產品多元化。
從一開始只有多人食用的大鍋,發展到兩人餐小火鍋、火鍋冒菜等產品。
在營銷手段方面,大龍燚的玩法就更多了。除此之外,他們還將一整套已經日漸成熟的模式復制到了加盟店。
同時將產品和服務的迭代升級速度加快。從“無接觸配送”到“全封膜包裝”;從“氮氣鎖鮮技術”到“順豐次日達”,大龍燚將這些前所未見的詞語和服務,傳遞給了消費者。
如何玩轉私域流量
疫情影響下,老百姓全被鎖在了家里,街上沒人,線下門店停止營業,在這一時期單靠廣告來獲取流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而另一方面,員工待崗在家天天玩手機,顧客也同樣在家捧著手機,天時加地利,員工有了時間去開發、利用私域流量,顧客也有了時間最快獲取品牌的一舉一動。
在疫情帶來的特殊消費場景下,私域流量發力勢在必行。
01
店長主動加顧客,分ABC等級運營
在大龍燚第一家門店開始營業時,就動起了私域流量的心思,公司為每位門店經理制定了嚴格的業績考核,要求他們在平時客人就餐時,挨桌詢問用餐體驗,并嘗試添加顧客微信,會員體系有了雛形。
緊接著,大龍燚針對顧客制定了一個考勤卡,平日里都是顧客點評門店,可大龍燚偏要反著來,他們按照復購次數將顧客分為ABC三個等級,統計每位顧客的復購率并分析他們復購的原因,研究消費者心理,到底是因為味道還是服務,或者其它原因,才讓這些顧客再次選擇了大龍燚。
而對于那些沒有復購的顧客,大龍燚也毫不吝嗇地經常發放百萬優惠券,他們的理念就是:既然你不肯來,我就讓利吸引你來,百萬用戶粘性就是這么增長起來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對顧客做問卷調查,讓消費者為門店服務和菜品打分,真實的聲音才會帶來貼心的改變,正是這些措施讓大龍燚在顧客心里保留了一席之地,私域流量池也借此壯大。
02
員工當客服,每天在朋友圈刷屏
每逢中午和晚上臨近飯點,大龍燚就會制作出最新的海報,并配上最新的文案,保證每天不重樣。
他們要求所有員工在飯點前就將海報轉發朋友圈,海報上直接貼出了客服電話和購買二維碼。就拿成都為例,目前大龍燚在成都有上千名員工,他們就充當了上千名客服。
大龍燚對肚子餓的人是友善的,他們節省了顧客找自己的時間,自己就主動往顧客眼前湊。在疫情期間就更不用說了,員工空閑時是積攢私域流量最好的時間,每位員工發揮作用,對于品牌的曝光力就不可估量。
03
親朋好友+社區推廣,活躍群更重要
大龍燚不僅鼓動員工去發展自己的親朋好友,還將推廣做到了很多小區業主群里。
嫌自己的力量不太夠,他們又聯系房地產商、物業等資源,借助他們的力量填充私域流量,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資源的置換和共享。
同時,每個業主群都是活躍群,這與餐企自己去做群有著根本的區別,完全不用擔心活躍群內氣氛。
在疫情期間,小區嚴防人員進出,住戶家里的食材儲備是有限的,吃也不敢多吃,大龍燚剛好提供了剛需,并將產品傳達給每位住戶。
04
將銷售任務分散下去,培養分銷商
05
利用好現有資源
利用好現有的近百萬流量池(包括微博和微信),他們就是大龍燚產品的剛需人群,在疫情期間,大龍燚沒有忽略與微博、微信等粉絲的互動,經常發起各種話題,用上百萬代金券來增加粉絲粘性,提高復購率。
私域流量是品牌力的積攢和體現,在平時就要花精力去研究和發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百萬流量池也要依靠數年的積累和反復的思考。
06
公域和私域做結合,跨界為補充
光靠私域流量是不夠的,公域流量同樣有很多值得鉆研的地方。
“疫情期間,很多平時你花錢都找不到的媒體愿意來給你宣傳,拓展粉絲,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畢竟單量為王,現金流才是最重要的!”柳鷙說。
因此,大龍燚積極和媒體達成合作,例如成都商報、四川日報等,發起了協助外賣,半天送達的活動。同時,借助抖音、直播等平臺宣傳品牌活動。
此外,大龍燚還展現了自己“會玩”的特點,他們與網紅花店、健身房、啤酒、牛奶等品牌開展跨界合作,博人眼球的同時置換了雙方流量,達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07
回歸產品本身
不論是公域流量還是私域流量,餐企首先要做的,就是回歸產品本身,嚴抓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為此,大龍燚率先采用塑封膜、氮氣包裝等,并且與順豐物流展開合作,要實現讓用戶吃得舒心,吃得放心,這才是餐飲企業玩轉新零售的根本。
疫情后的啟示
大龍燚創始人柳鷙說:“我們不要等疫情來了再反思,在平時就要不斷思考”。正是這種對于現狀和未來的反思和思考,讓大龍燚有了今天的發展。
柳鷙說,往年二月份是方便食品的淡季,因為春節期間大家不會去吃這些東西。而今年,大龍燚在方便食品上做到了1300多萬的銷售額,比往年銷量翻了五六倍。
這樣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大龍燚的超前思維,在方便食品的布局上比海底撈要早很多。其次,便是大龍燚把事情做到了更精細化,拓展全產業鏈產品。
在疫情前,大龍燚對于產品的布局已經達到了80%的程度,正是這次疫情,對產品的出現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方法只是暫時的,思想才能歷久彌新。相比于學習大龍燚自救的方法,餐飲人更應學習的,是大龍燚超前的預見性和居安思危的風險意識,這些才是支撐大龍燚不斷成長的基石。
統籌|語嫣 編輯丨曹原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疫 期 特 別 報 道
?蜀大俠創始人:接下來,我們要送快餐了
?復工來臨,火鍋店須知的4個破局之道
?多地火鍋協會“彈劾”美團……
?生存報告 | 6成沒做外賣;3成只能撐1個月
?香天下朱全:3個舉措,讓重創的火鍋店活過來!
?做火鍋外賣,他日收15萬,卻關了10多家店……
?八合里日虧300萬……火鍋業將迎來大洗牌?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今日頭條:@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