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餐飲必問供應鏈?這個誤區讓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

    作者  |  孜析

    來源  |  餐飲投融界( ID : canyintrj )


    近日,網絡曝出一段視頻,是合肥一家加工廠使用過期食品制作劣質料理包以及外賣商家使用劣質料理包配送外賣的過程。該廠負責人聲稱,他們日產40萬份料理包,一半是用來做外賣,僅僅在華東地區月銷量就能達300萬份。該事件在網絡上瞬間引起了高度關注,餓了么也在第一時間宣布下線所有使用該料理包的商家。


    通過這一事件,老生常談的餐飲食品安全問題再一次被擺在了眼前。作為一家餐飲供應企業,該料理包生產商將不合格的產品輸送到各個商家,無疑是在外賣行業“埋雷”,如今被引爆,在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禍及了眾多商家。




    在業內人士看來,餐飲企業的供應鏈攥在他人手中,難免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不僅能夠減少各種中間費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而且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安全性。在當下餐飲投資領域,不少資本方在盡調過程中會非常重視餐飲企業是否有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如果有,即使其它方面有所欠缺,也可能會因此而獲得加分。與之相應的,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執著于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海底撈的左膀右臂


    提到餐飲企業建立供應鏈,相信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海底撈,以及旗下的頤海和蜀海。


    頤海國際為海底撈旗下專注于火鍋調味料市場的供應商企業,是中國第二大火鍋調味料生產商,約占6.8%的市場份額。頤海國際在2015年底獲得了第一筆來自厚生投資、景林投資和云峰投資共計3473萬美元的投資。


    由于火鍋底料企業的產品是工業化生產的標品、長尾效應少、經營相對穩定,并且上市門檻低,因此海底撈早在2016年就將頤海國際包裝赴港上市,前幾家投資機構也因此在區區幾個月之后,獲得了1.14倍的賬面回報。




    蜀海供應鏈是由海底撈控股的綜合性第三方供應鏈服務平臺,服務的下游餐飲品類有火鍋、中式快餐、中式正餐、燒烤等。目前,蜀海供應鏈基于海底撈的服務理念,延伸出多個服務餐飲企業的業務模塊,包括商品提供、信息服務、倉儲配送、研發加工、供應鏈金融等。


    在融資方面,永輝超市在2015年7月增資蜀海1000萬人民幣,持有其18.75%股份,共同運作餐飲業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這項投資,也延伸了永輝已有的中央廚房業務,助其擴展至全國。


    海底撈整個發展過程中,頤海和蜀海就像是它的左膀右臂,也是其在商業模式上的一次成功探索。因為其在行業中的巨大影響力,不少餐飲企業也爭相效仿,試圖建立屬于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然而,作為一家餐飲企業,真的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供應系統嗎?在這個問題上,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認為要從餐飲企業定位、中等規模陷阱和供應鏈市場成熟度三個角度來綜合考量是否去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1 

    餐飲企業定位


    餐飲市場有著龐大的顧客人群,一個餐飲企業,顯然無法同時滿足各種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就必須進行市場細分。進軍細分餐飲市場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企業的定位,而這事關后面一系列的經營發展問題,當然也包括是否要建立自己供應鏈的問題。


    在卿永看來:


    “如果一家企業定位食品企業,就應該在供應鏈端有所側重;如果定位自己是一家品牌管理型企業,就應該在品牌端做重;如果定位自己是一家餐飲公司,就應該在運營和門店端做重。只有集中優勢力量去塑造屬于自己的競爭壁壘,才能確保競爭對手無法超越。當短期成本效益和長期經營發展博弈,餐飲企業就要放棄一部分誘惑。”




    餐飲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成本領先戰略、經營差異化戰略和品牌定位戰略,是所有餐飲企業尤其是中小規模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要想不在競爭大潮中默默無聞的逝去,就必須要為自己企業精準定位,并且進行適度的架構優化,控制經營鏈條的復雜性,降低復雜度驅動的成本。


    所以,在明確了餐飲企業的定位之后,不難發現,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并不一定是一條必選之路。


     2 

    中等規模陷阱


    當前,中國的餐飲行業規模巨大,發展速度也十分喜人,但是真正能算得上頭部品牌的屈指可數,更多的是一些處在中等規模的餐飲企業,而往往就是這部分企業容易陷入中等規模陷阱,對于建立供應鏈系統尤為向往。


    所謂的中等規模陷阱,指的是那些由小規模餐飲企業發展為中等規模之后,往往進入發展瓶頸期,既無法在市場專注、經營活力方面與小規模餐飲企業競爭,也無法在品牌價值、規模效應上與大型餐飲企業競爭,陷入進退兩難。在這個階段,它們十分熱衷于尋找新的規模增長點,供應鏈系統便被視為“救命稻草”。




    在這一點上,卿永認為:


    “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往往會讓餐飲企業走向重資產之路,當餐飲企業的增速放緩后,成本壓力將會增大,利潤被攤薄等問題就更加嚴峻,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沉重枷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應用,一些傳統的供應鏈企業將業務經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這給廣大中小型規模的餐飲企業接入第三方供應鏈系統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成本方面也會隨之下降。因此,作為餐飲企業,要想擺脫中等規模陷阱,就不應該再一味地去謀求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而是將注意力聚焦到選擇和管理供應商的能力提升上,接入專業成熟的第三方供應鏈企業,提高庫存周轉率,走輕資產之路。


     3 

    市場成熟度


    近年來,中國餐飲行業的飛速發展,消費者和監管部門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強,從源頭保證食材的品質與安全讓餐飲企業對供應鏈的需求愈加強勁。也正是因為瞄準了餐飲供應鏈市場的無限商機,不少資本紛紛涌入餐飲供應鏈領域,選擇看好的企業進行重金押注,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整個行業的完善和發展。


    卿永介紹,當前,餐飲采購市場份額將近萬億人民幣,已經涌現了新希望六和、正大食品、大成、蜀海這樣的行業巨頭,B2B供應鏈服務領域也出現了美菜等在資本市場經歷多輪融資的佼佼者。隨著分工不斷精細化,重度垂直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包括出現了像味遠紅芳這樣的幫助中餐標準化的定制復合調味料供應商,以及孔匠這樣的去中間商的商廚定制平臺。



    由此可見,在中國的餐飲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和成熟的第三方供應鏈企業,它們能夠立足餐飲企業的各自需求,保證口味的獨特性和統一性。此時,對于一些餐飲企業而言,就完全沒有必要再去投資重金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引入第三方供應鏈系統,能夠節省大量的經營成本,將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其它方面,以此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是最具“性價比”的做法。


    總結


    隨著中國的餐飲企業逐漸向連鎖化、品牌化、標準化方向運營發展,供應鏈系統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直觀,在各方的關注下,勢必也將成長起一批符合現代餐飲發展管理需求的供應鏈品牌。而至于廣大餐飲企業,是否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系統,顯然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這就需要所有的餐飲人針對自己的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評估再做決定。


    同樣,這也啟示了資本方在投資餐飲企業的時候,要實際考量被投資餐飲企業建立供應鏈系統的必要性有多大,畢竟,資金的合理利用帶來的回報效果也大不相同,如果將重金盲目拋向供應鏈系統,很可能會落個血本無歸的下場。



    – END –


    關注公眾號,回復「報告」免費獲取

    《2018年10月中國食品與餐飲行業投融資報告》完整版



    更多精彩內容查看:


    兩位投資大咖現身說法:做到這三點,資本才會青睞你!

    對話馮衛東:投資企業前,對人的判斷和考察應該放在第一位

    馮衛東:餐飲投資“有路可退”,黃金時代才剛剛到來

    報告 | 弘毅10.26億收購新辣道,美菜網完成超50億元融資,10月餐飲行業有這些大事

    一年開店180000家,新茶飲市場有多大?

    干貨 | 餐飲行業投資機遇解讀

    把錢投給P2P,不如投給這個正在爆發的行業 | 報告


     ↓ 點擊閱讀原文,做更懂餐飲的投資人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91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2日 09:00
    下一篇 2018年11月22日 09: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