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
我的老家,有一種小吃,從小到大,我們當地人都叫它油饃饃,將面粉揉成團,發酵后,用筷子挑到油鍋里,屬于油炸食品,算是地方特色小吃,也是我們鎮上生命力最強的美食,從我記事起,它的美味一直延續到現在,每次我回老家,都必去鎮上買油饃饃吃,這一吃就是三十多年!
在我們鎮上,做油饃饃的攤點有好幾個,但最出名,生意最好的是位于中學下面的橋頭上那家,是老兩口在經營,任何時候回家,都可以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幾乎每次都固定只吃他們家,有好幾次,我都告訴那位婆婆,希望她們能把油饃饃炸小一點,一口一個的感覺應該是最好的,但都被他們無視了。
最開始,油饃饃是按個數賣,也就是幾毛錢一個,因此,面對婆婆的拒絕,我能理解和體諒,畢竟,他們在街上賣了幾十年,如果突然讓油饃饃變了大小,那應該會挨罵的,再加上他們已經做了幾十年,挑面團的手藝已經有了習慣性,所以也不太可能為我一個人故意做小,于是也就沒有怎么在意這個事情。
后來,油饃饃改為論斤賣,也就是多少錢一斤,我發現這個改變后,又第一時間給婆婆建議,讓他們把油饃饃的個頭縮小一點,一方面個是我覺得小一點會更好吃,另一方面,我也覺得這是市場需要,因為以前缺衣少食的年代,收入也不高,大家吃東西,希望是越扎實越好,所以買油饃饃是希望個頭越大越好,但現在家家戶戶都不缺吃的,大家更多時候是把油饃饃當小吃來消費,精致一點,從味道和口感上會更好!
但遺憾的是,婆婆還是沒聽我的,即便是我反復告訴婆婆,說這是大的市場消費趨勢,和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決定的,她們也沒聽,我每次去買,還是以前的大小和做法,這個我也沒太在意,結果呢?這次表弟結婚,當我再次回到老家,再次打算去購買油饃饃時,最少有五個生活在鎮上的親朋給我推薦另外一家油饃饃。
推薦的理由有好幾個,比如有人說新的這一家更好吃,有人說新的這一家分量更足,有人說新的這家態度更好,但其中有一個方面,是大家都異口同聲提到的,那就是新的這家個頭更小,吃起來更巴適,帶著好奇心,我去了這家新的油饃饃攤點,在一個電線桿下面,距離老的那個油饃饃攤點,只有不到20米的距離。
第一天我去時,這家攤點正在收拾,因為所準備的面團已經全部賣光了,第二天是給表弟迎親,我天剛亮就出門了,結果正好看到兩個攤點都在營業中,于是特意去了新的這家攤點,發現個頭確實要比老攤點小一些,我買了5元錢的來吃,老實說,在味道上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因為個頭小,幾乎兩口一個,吃起來很舒服。
當天下午六點,我又特意去了這兩個攤點所在的地方,發現新的攤點又快賣光了,而老的攤點則還剩下不少,到晚上接近八點,我再次路過這里,發現新的攤點已經變成了一個宵夜拍檔,而老的攤點上,那位大爺還在攤位上等客,爐火確實已經關了,但攤檔上的不銹鋼盆子里,還剩下一小盆油饃饃,在等待買家。
于是我又特意問了好幾個生活在鎮上的親朋好友,這家新檔口是什么時候支起來的?我以前回來就沒發現,他們說這一家其實也開了很多年,以前只是不在這里,而是在另外一條街上,搬到現在的位置也已經好幾年,開始生意并不好,完全趕不上老的那個攤點,但慢慢的這家油饃饃的新檔口,已經成為鎮上生意最好的油饃饃賣家了!
一方面,我檢討自己居然以前沒發現這個新檔口,這可能和我自己的消費習慣有關,一旦我認定一個東西,那就盯著吃,幾乎忽略其他商家,這讓我在前幾年完全忽略掉這家檔口,但同時,這其實也算是老店的獨特優勢,但另一方面,引起我好奇和興趣的是:這個新檔口,憑啥在這么短短兩三年時間里,逆襲一家老店?
通過對街坊鄰居的調研和現場的實際考察,我腦袋里出現了六個字,那就是“窮則變、變則通”,這里的“窮”,當然不是指貧窮,而是指“窮途”,對于新檔口來說,到一家生意很好的老檔口旁邊做生意,所面臨的經營壓力很大,如果不求變,那結果幾乎是注定的,就是“窮途”,所以,職能求變。
怎么變呢?大家幾乎都提到的,顯形的變化,恰好和我先后幾次給老攤點給出的意見一樣,那就是:把油饃饃的個頭變小了!如果說按個頭賣,把個頭做小還有什么風險的話,那么在論斤賣的情況下,把個頭做小,對于聲譽來說,不會有任何負面影響,但因此帶來的食物口感和消費感受上的差別,則非常大!
拿我自己來說,吃了一次新攤點的油饃饃,恰好是我喜歡的小個頭后,我相信,以后我再回老家,應該不會再去老攤點,而直接去新攤點了,如果我算是一個油饃饃的忠實消費者的話,那很遺憾的是:新攤點成功的把我這個消費者轉化為他的用戶了!由這一個點發散開去,可以發現,當順應市場做出一些改變后,可以帶來的效果是多么顯著。
這其實恰好也給市場上各類老店的沒落和新店的崛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樣本,美食領域雖然有“認老資格”的傳統,但這里的“老”并不代表一層不變,而是應該在保持原有優勢情況下,順應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而做出調整,否則,有被那些新入局的人給取代的潛在風險,所以,老資格不能“頑固不化”的認死理。
同時,對于新入局的商家來說,這也意味著是一種希望,也就是說,并非前面有了老字號就沒我們新手什么機會了!在餐飲行業,很多老店會死在“冥頑不化”上面,他們躺在以前的經驗和習慣上,不愿意改變,那就給了新入局者一個機會:一個通過順應新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而逆襲的市場機會!
“窮則變,變則通”這六個字,有點像“馬后炮”,很多時候都要在事情已經走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才來總結,然后才恍然大悟的說“早知道就好了”,但現實中各類案例,一再證明,我們如果真的認同“窮則變,變則通”這六個字,那么完全可以提前思考“如何變”,尤其是在前面有老字號和生意好的品牌頭部商家時,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變”來實現“通”!
后來居上的唯一路徑,就是比前行者更懂得——變通!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