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傳奇
海底撈即將上市,據悉,海底撈明年計劃新開600家門店,結合今年新開的200多家店,海底撈門店數量將突破1000家,整體營收也將進入1000億俱樂部,成為中國餐飲遙遙領先的老大。
海底撈對于餐飲企業的引領意義重大,火鍋品類出了一個海底撈,其他的火鍋企業會受怎樣的影響?該怎樣借海底撈東風快速發展?
1
火鍋品類的繁榮
海底撈的上市,資本市場的良好表現,其意義和價值巨大:
1、催生火鍋品類的繁榮;
首當其沖,將吸引主流資本。特別是明年600家店的發展速度,將極大的推動火鍋品類的主流,吸引更多的人進入到火鍋類目創業。
據我個人判斷,麻辣將是未來最大紅利,除此是與麻辣相對立的清淡味型,這個清淡味型不是傳統意義上清淡的粵菜、淮揚菜,而是日料和海鮮。
2、吸引資本對餐飲的關注;
餐飲一直處于邊緣化狀態,海底撈的良好表現,將吸引資本重新審視餐飲,特別是跟火鍋類似的餐飲。
3、鞭策餐飲老板轉型為企業家;
做餐飲這種傳統行業,也能做成這種狀態和水平?海底撈的市值,無疑將會堅定餐飲老板打造品牌、企業化經營的決心。
2
火鍋品類的大機會
按照商業規律,在這么繁榮的品類里,將能誕生若干個100億級品牌。
強者越強,后來者能夠借到的勢也就更大:
1、老大已深入人心,第二品牌價值巨大;
在一個日漸成熟的品類,最終會實現2匹馬賽跑的局面。海底撈已深入人心,但第二品牌、第三品牌在哪里了?
這是個巨大的戰略機會!海底撈的市值越高,這個價值就越大,這是我們能夠借到的最大的勢。特別是海底撈目前的估值已經不低,進入也相對不劃算,資本有投資第二品牌的需求。
但作為業內人士,我們都搞不清楚誰是第二品牌。
你說這個戰略機會大不大?
2、正宗尚未被占據,重慶火鍋有大機會;
海底撈作為火鍋第一品牌,但難以改變的一個事實是——它不是重慶火鍋,雖然是成都火鍋,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做了很多改良。特別是隨著規模的增大,為了進入更多區域,就必然要在味型上作出更多調整。其規模越大,離正宗越遠。
這意味著,重慶火鍋機會巨大。
但尷尬的是,成都火鍋逐漸竊取重慶火鍋的心智資源,很多顧客經常混淆,搞不清楚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的區別,往往認為都差不多。這是海底撈樂意看見的。
3、引領火鍋消費升級,實現高端側翼。
比海底撈更貴的火鍋有很多,有的生意也不錯,這意味著在這個方面機會也很大。最近湊湊的表現可圈可點。
4、分化火鍋,開創新品類。
比如串串火鍋,它最大程度上借到了火鍋的勢,這種品類創新,具有極大的戰略價值。
3
誰是第二品牌?
是巴奴嗎?
可能是,可能也不是。
之所以說可能是,是因為放眼目前的火鍋品牌,巴奴的基礎最好,最有機會成為老二。
它在鄭州、無錫等地取得領先地位,在北京也站住了腳跟,模式得到了市場驗證,運營能力也很強大,供應鏈扎實,兵強馬壯,最能進入大資本的法眼,特別是在海底撈上市的當下,具有及其重要的戰略機遇——海底撈的市值越高,巴奴能夠借到的勢就越大,品牌價值也就越大。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巴奴現在有10個億的現金,趁勝追擊,開出200家店,二三年把企業做到100個億,這個品牌將是一個什么概念了?它不是第二,誰是第二?
之所以說不是,是因為從杜總宣稱不差錢(不是不差錢,而是差大錢,老板可能不同意通過稀釋股權來贏得時間窗口),并成立投資公司投資各種各樣的品牌(把錢投在那個品牌上,有投在巴奴上的價值大?),包括隔三岔五更換的品牌訴求(特別是最近無厘頭的“越懂火鍋,越愛毛肚”)可以看出,巴奴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千載難逢的勢,還有很多的彎路要走。
當然,這不是什么彎路,而是一條更快通往第二位置的捷徑。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黑馬殺出來,巴奴依然機會巨大,畢竟對手都太弱。
只不過,杜總似乎不太愿意當老大。
4 誰能占據正宗?
對于火鍋吃貨來講,海底撈不正宗,所以正宗最有價值。這也是近年區域性火鍋品牌屢次受到巨大沖擊的根源:它們生意好不好,取決于川渝火鍋經營的好不好,小龍坎等川渝當紅品牌一開過來,生意就受到影響,雖然小龍坎下去了,但電臺巷、譚鴨血又登上舞臺······
但遺憾的是,重慶火鍋都陷入高度同質化的泥潭,雖然每隔幾年都有連鎖品牌出現,但有很多誘惑和挑戰制肘著企業,常常走著走著就按耐不住了。整體來講,要跨越以下幾關:
1、定位關:如何起勢?
滿大街都是火鍋店,大家講味道,覺得火鍋店都差不多,如何尋找差異化,從而快速起勢?
2、模式關:做直營還是做加盟?
在重慶做火鍋,短期來講,確實是做加盟賺錢更快,做直營,前期投入大,經營壓力也大:
因為幾乎所有火鍋老板的經營邏輯都是低價做生意,排隊,通過加盟賺錢,你做直營,為了支撐運營成本,就必須要適度高價,但通常面臨的問題就是你好不容易把生意做好了,其它低價競爭的品牌就開過來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防不勝防。
這也是品類原產地面臨的共性問題。
3、價格關:敢不敢適度高價?
大家都在低價競爭,你敢不敢不低價競爭?如果不低價競爭,你靠什么做生意?
乾礦老火鍋是這方面的典型,在16年的時候,重慶直營門店就達到了15家,取得了事實上的領導地位,其以毛肚為特色,主打的水牛毛肚158元一份,這個客單價在重慶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開連鎖店的情況下。
但由于沒有及時把這個領導地位在心智中建立起來,類似大虎、渝宗這樣的低價品牌一貼過來,亂拳打死老師傅,生意就受到影響,遺憾的錯過最佳戰略機會。
4、運營關:如何完成組織化運營?
海底撈能夠取得目前的成績,與其組織化運營能力息息相關。畢竟對于目前的餐飲來講,執行力至關重要,運營效率的提升,能夠確保好的顧客體驗。
重慶最主流的餐飲品類火鍋一直打價格戰,火鍋又多以加盟為主,企業普遍都沒有規模效應,所以整個市場是缺乏優秀的餐飲人才的(成都火鍋近年發展的比重慶好,就是因為成都餐飲人才比重慶多)。
如何完成由一家店到連鎖店的進化?這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5、資金關:發展的錢從哪里來?
開店發展,實現組織化運營,打造強大的系統能力,需要錢,錢從哪里來?這些錢怎么來?來了怎么用?
在競爭這么激烈的品類原產地,指望通過門店的造血能力來發展,不太現實,這也是大家做著做著紛紛干起了加盟的主要原因。
在重慶,目前周師兄逐漸找到了感覺,冒了出來,頗有王者氣象。但根據其發展的邏輯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堅信,重慶火鍋到了爆發的關鍵時刻。
5
高端怎么側翼?
這么龐大的火鍋市場,就算海底撈明年新開600家店,依然機會無限,這意味著高端側翼并非最佳戰略選擇,這會放棄掉很大一部分市場,所以在這里就不重點展開來講。
值得討論的是湊湊這個品牌,從其表現來看,確實可圈可點。但作為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品牌,最大的問題將會是來自企業內部的挑戰:
1、老板的精力放在那里?
呷哺作為主體,孵化出湊湊,湊湊作為一個全新的項目,又是一個超越海底撈的價格,雖然同樣是火鍋,但不論在門店選址、日常運營、品牌打造等各個方面,都脫離了企業以往的經驗,相當于二次創業。
這就意味著湊湊必將有一個很長的摸索期,那么問題就來了,前期開的這些店,如果達不到預期,那么這個項目還發不發展?怎么發展?誰來負責發展?決策人在這個上面投入了多少精力?
老板的精力投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
2、高管的精力放在哪里?
既然要摸索,投入產出比就不高,績效也不會很好,甚至要面臨持續虧損的風險,那么問題就來了,高管做其它項目輕車熟路,個人能賺更多的錢,也不用背負虧損的風險,那他們為何要把精力放在湊湊的摸索上了?吃力不討好還沒錢賺,太苦逼了!
所以大家就看到了一個現象:呷哺把湊湊的很多元素直接搬了過去,湊湊成為呷哺的升級實驗店。
3、多品牌如何協同?
呷哺在市場上剛找到感覺,以前一直是有規模無勢能,企業雖然賺了不少錢,但作為第一個上市的火鍋,為何沒有海底撈這樣的影響力?如果湊湊摸索成功了,未來2個品牌如何發展?重點發展哪一個?
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所以我們往往寧愿新項目失敗,最怕新項目成功,因為這會導致創始人的膨脹,出現越來越多的新項目,分散有限的資源。海底撈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績,與一心一意做火鍋息息相關。
從戰略上,我個人更看好呷哺,它的機會更大。
6
品類如何分化?
火鍋品類的分化,方式有很多,但川渝火鍋已經定義了火鍋,麻辣就等同于火鍋,所以最大的機會,還是在麻辣火鍋的基礎上去分化火鍋,最好不要去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味型,除非這個新品類經過市場的驗證。
當然這不是說不可以做其它類型的火鍋,只是說這個相對小眾,能夠把握到的需求有限。
目前的品類分化,串串火鍋更有生命力,就是因為它根植于麻辣火鍋的流行,而潮汕牛肉火鍋之所以風尚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它關聯最主流的川渝火鍋還不夠徹底。
比如目前潮汕牛肉火鍋的第一品牌左庭右院,它在上海這個高勢能市場起勢,風靡上海灘,所到之處在各大商場人氣都排名前三,特別是商場的招商部門,它們把火鍋分類為川渝麻辣火鍋和其它火鍋,所以在招商的過程中,只要招了一個麻辣火鍋,就不再招其它麻辣火鍋,而是想招一個流行的潮汕牛肉火鍋。
左庭右院完全有機會推動品類的持續流行,在渠道和品牌上去關聯海底撈(這么多火鍋,唯有潮汕牛肉火鍋敢跟海底撈在一起,能夠進主流購物中心的牛肉火鍋,唯有左庭右院),劍指火鍋第二品牌。
遺憾的是企業在這方面缺乏投入,整個品類沒落了,顧客逐漸失去了新鮮感,對這個品類沒興趣了。
本文由劉傳奇原創并授權發布
▼
劉傳奇,《餐飲定位周刊》創始人 & 不二餐飲定位創始人。
服務60多個企業,年產值超300億。10年特勞特定位理論研究,曾服務武當山、長江三峽、中國勁酒、良品鋪子、東風康明斯、中康廚具、火焰山電器、青蛙水泵、小寵寵物藥、康顏集團等品牌,積累跨行業經驗。
針對創業型企業的特點,總結出《反向戰略》的品牌戰略觀。目前服務老鄉雞快餐、聚點串吧、左庭右院鮮牛肉火鍋、五星橋肥牛火鍋、久宴天目湖大魚頭、陳鴨腸重慶老火鍋、豬飯飯等品牌。
-END-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閱讀:
《家電巨頭長虹進軍餐飲,開機器人餐廳!》
《馬云又開100平新式快餐店,還賣水果和零食!》
《不進一線城市,專做燜菜,兩年開出近200家店!》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