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餐飲行業,在這幾年獲得了超越過去幾十年的關注度,各類人才也瘋狂涌入餐飲行業,導致這個行業在這兩年獲得了超速發展,其他城市暫且不論,單就我所在的成都而言,就涌現了一大批做得非常好的新興優秀餐飲企業,給成都的餐飲行業也帶來很多新氣象。
但是,面對餐飲行業的飛速發展,不得不同時承認的一個現實是:餐飲行業的人才匱乏,尤其是中層管理人員(以店長為核心代表)的嚴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餐飲行業繼續前進和發展的重要阻力,我一直以來都堅定不移的認為四川的餐飲應該發展的遠遠比現在好,但為什么除了海底撈之外,沒有出現更多的全國知名性餐飲品牌呢?
有朋友可能認為是因為四川缺乏張勇,吳國平和賈國龍那樣高瞻遠矚的老板,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就我身邊的一些餐飲老板而言,不管是格局和眼光,還是魄力和勇氣,都不比這三個人差,但是大家都沒有做出與這三個人相提并論的成績,原因不在他們自身,而在缺乏這三個企業的團隊支撐。
因此,根據我這幾年的經驗,我偏執的認為,現在餐飲行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中層管理人員的嚴重匱乏,這不是哪一個餐飲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餐飲行業所面臨的巨大阻力,基于這樣的認知,我也同時認為,餐飲行業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培訓機構,來為我們這個行業培訓真正有用的中層管理人才,前景一定可觀。
前天,引領成都烤羊肉串的小董給我來電話,問我是否愿意去聽一堂課,我問什么課,他說是海底撈在簡陽的一堂內部培訓課,我幾乎沒有考慮就立即表示愿意,并希望能多爭取一個名額,我私心是將我們豪蝦傳的總經理肖春也一起叫上,去一探究竟。
為什么如此急切的答應?平心而論,對于海底撈我心里有很多疑問,恰如成都很多餐飲同行所詬病其味道一樣,我也認為海底撈的味道在成都的火鍋行業沒什么競爭力,但越是如此,我就越是好奇和佩服:如果能把一個好味道做出好生意是正常的話,那么把一個味道并不出彩的餐飲品牌,做成全國標桿,這背后一定有其他訣竅。
大家說到海底撈,都是說他們服務好,這成為海底撈稱霸全國餐飲行業的獨家利器,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于:幾乎所有的餐飲老板都知道服務的重要性,也都應該會愿意給客人盡可能好的服務,但為什么唯獨海底撈可以長年累月的做的如此之好,而其他很多模仿和學習的人卻畫虎不類反成犬呢?
我認為,背后一定是有一套強大的管理體系,以及一個龐大的管理團隊,否則的話,海底撈全國的門店不可能,在這么多年的時間,一直可以做排頭兵和行業標桿,而這些背后的東西,則幾乎沒有途徑去獲知,雖然市面上有一些關于海底撈的書,比如那本《海底撈你學不會》,但通篇看下來,總感覺還是太空。
我一直很希望了解海底撈如此牛叉的背后原因,曾經甚至想過像其他很多同行一樣,跑到海底撈去臥底打工,無非也就是想一探究竟,沒想到的是這次小董的邀請,讓我有了這樣一個了解的機會,因此,第一時間就答應前往,并且內心充滿期待:內心想看看到底是名不副實,還是名副其實。
這次在簡陽做內部培訓的是“微海咨詢”,這是海底撈以前人力資源部們的精英,獨立出來成立的隸屬于海底撈的子公司,主要負責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為海底撈全國的門店負責人員招募和培訓,這占據了他們絕大多數的工作量和精力;另一方面,則是幾個人的小團隊,把海底撈的經驗總結成課件,拿出來給餐飲同行做培訓。
這次派回來的是兩個老師:何老師和他的徒弟吳老師,吳老師就是簡陽本地人,而何老師是云南人,在海底撈從服務員做到現在的培訓老師,也是今年五月才臨時抽調到這個公司,來負責這個項目的啟動與實施,用何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在完全自負盈虧的情況下,他們這也算是一次從零開始的創業。
我一直比較排斥出去聽課,這次如果不是因為我一直對“海底撈”背后的東西感興趣的話,我也應該不會來簡陽,因此,即便是來簡陽,心里其實還是一如既往的帶著懷疑態度:我害怕自己會失望,如果發現海底撈的分享,如果也是像外面的很多課程一樣,來不來就搞些過于理論的東西,那我這趟就白來了。
結果昨晚就提前來到簡陽,為的是今天一早不要遲到,原本是八點半的課程,結果我們七點就起床了,等我們吃完酒店的早餐,到達培訓地時,連老師都還么有來,嘿嘿,后來見到昨晚深夜兩點過才回到簡陽的兩位老師,第一印象就很有好感:兩位謙卑的創業者感覺。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交談,這兩人明顯不是那種“專業的講師”,我心里石頭稍微落地,內心來說,我特別擔心講課的是成天到處講課而沒有實戰經驗的人,而何老師和吳老師(年齡都比較小)則比較明顯的能感覺到他們曾經一定是做過服務工作,當然,后來的交流證實了這一點。
為此,我對微海咨詢多了一分期待。
因為是第一次聽這樣的內部培訓會,所以對于課程要如何開展,我心里完全沒概念,我發現這兩位老師也有點意外,后來聊天得知,他們這次回來做培訓,是老大的安排,相當于“政治任務”,也就是所管轄的綜合體的內部餐飲企業老板和管理人員做一個分享。
結果,正因為這個原因,原本約定八點半就開始的課程,很多學員都沒有到齊,課程真正是八點五十才開始,考慮到今天的現實狀況,何老師臨時決定改變培訓方式,不按自己準備的課件來講,而是想了解一下現場這些內部商家有什么問題,想解決什么問題,這讓我有很好的第一印象:說明老師具備超強的林場應變能力。
具體方法是:先讓現場各位商家按照出生年月分成三組,然后由三組人馬各自討論,并提交出五個最想要了解的問題,最后,根據三組問題的共同性,總結出大家最想了解的共同問題,最后形成這兩天培訓的主題,然后再根據海底撈的實際操作流程,來一一做解答。
這種授課形式也讓我第二次覺得意外,同時感覺很負責任,就好比我帶著目標來聽課一樣,現場每個商家應該也都有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與老師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講之外,這種基于大家的需要而重新設計演講內容,很明顯,這一方面可以體現老師胸有成竹的實力,也體現他對學員的充分尊重。
受限于時間,上午在搜羅出大家的意見后,沒有開始回答大家的問題,而是先介紹了海底撈自己的企業文化,以及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基本工作,比如他們的企業理念是追求顧客和員工兩個滿意度,比如海底撈內部的激勵體系,并以具體的例子,講一些具體的激勵措施。
上午“縮水”的講解,已經讓我對何老師產生很大的好感,開始覺得有點不虛此行,原因在于:他所講解的這些東西,背后都有海底撈的實際例子作為佐證和講解,這種理論結合實操的課程,會讓聽者產生很強的代入感,覺得它們不是空的,而是可以拿回家就可以用,當然,上午只是這種感覺,下午得到驗證。
下午兩點半,課程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里,我徹底被何老師所分享的內容所吸引,而且深深的覺得這次來簡陽,簡直就是撿到寶貝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的想要繼續聽下去的感覺,而且不自覺的開始記筆記,記得最后我的手機直接缺電停機了。
那么何老師說的什么呢?其實就圍繞一個問題,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員工不好管理”的問題,這也是上午大家集中想要了解的問題,三個小組都同時提到現在餐飲行業員工非常不好管理的問題,諸如夜不歸宿呀,諸如偷奸耍滑呀,諸如積極性不敢呀,諸如負能量爆棚呀等問題。
何老師的觀點很簡單:在“管理”員工之前,需要先“管理”好自己,也就是在員工管理之前,其實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合格的情況下,就不存在員工管理的什么難題,然后為了證明他這個理論,就以各種他以前在做管理時所做的各種實際例子作為證據,加以說明和佐證。
同時,在闡述這些論點和論據時,又旁引出其他很多與員工問題相關的知識,比如關于團隊的執行力問題,就細分成三個方面,首先是方案要可被執行;其次是溝通要到位,這里面就包含說清楚和聽明白兩個方面;最后才是做到與否的問題,讓人對執行力的理解,立即通透明了。
比如管理者對團隊成員的情感層級問題,我們一般理解的無非也就是合適與不合適,但是何老師將這個以“接受”為中間標準,向上和向下延生出12個層級,從最高等級的感恩,到最底層級的憎恨,同樣讓人眼界打開,仔細一想確實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并深感認同。
比如涉及到具體的店內日常管理,我們平時所理解的管理,可能是就拿個制度出來,然后讓員工遵照制度執行即可,但何老師將具體的管理從低到高分為紀律管理,行為管理,情緒管理,目標管理和夢想管理,然后不同等級的員工,需要有不同的管理內容,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現實中很多管理都是無效管理的原因。
當然,我最受啟發的是對員工工作行為的評價,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就是員工做好了,給予表揚和獎勵;員工做錯了給予批評和懲罰,何老師厲害的地方在于,針對表揚、獎勵、批評和懲罰這四個方面,每一方面都有非常詳細的具體步驟,以及為何要這么做的理由,比如懲罰一定不能只懲罰當事人,而要有連帶責任人,大家知道原因么?
相類似與我們平時所理解的管理完全不一樣,或者說遠遠高于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東西,今天下午聽了滿滿一腦袋,過程中多次不由自主的感慨,這才是真正的實戰課程呀,因為它除了啟迪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思維之外,更主要的是我們拿回去立即就可以用,而且知道怎么規避里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平心而論,我很有沒有覺得學習本身有如此大的收獲,當然,順理成章的就是對海底撈徹底拜服,因為何老師所分享的這些東西,都是海底撈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方法,這些方法一點也不高深,都是非常簡單,一聽就懂的東西,也可以輕易的拿回去執行,但沒有人說破這一層的話,可能就鉆入死胡同。
課程結束后,其他商家都回去繼續經營晚上的生意,吳老師也回家去陪父母吃完飯,何老師則交給小董和我們來作陪,這對我們來說,真是求之不得的機會,呵呵,大家最后直接到海底撈吃火鍋,一邊吃一邊繼續交談關于餐飲日常管理中的一些問題。
小董在向何老師請教關于多門店的績效考評問題,他已經有三家店,各店生意都不一樣,但是員工都付出很多,甚至那些業績差的店員工付出更多,但在每個月底的績效考評時,可能收入很不理想,因此想找到一個好的解決辦法,聽著他們的交流,我則想著另外的事情:
以何老師今天這樣的課程,我不僅徹底認同海底撈確實名副其實,而且,對他們這個團隊獨立出來,愿意把海底撈里面這些實實在在的經驗拿出來分享,感到由衷的佩服,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愛思考和總結的餐飲人,但自己瞎琢磨與直接聽取別人的成功經驗相比,還是顯得層級偏低,效果偏慢。
進而,我認為微海咨詢是在做一件對餐飲行業功德無量的事情,恰如我開篇所言一樣,現在餐飲行業最缺的是中層管理人才,而微海咨詢的這些課程,就恰好是最適合拿來培訓各個餐飲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只要稍微用心一點,絕對會起到非常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通過何老師得知,他們目前這個團隊才成立不久,而且課件也還不成熟,同樣處于一個創業階段,還需要不停的完善課程,那些經驗性的東西,需要歸納總結,然后提煉精簡,才能形成有價值的課件,目前他們還沒有到處去講課的計劃,或者說有這個計劃,也暫時沒有組件市場隊伍團隊。
我強烈建議他們把成都作為一個重要的市場來考慮,成都的餐飲在全國如此赫赫有名,而且成都有很多擁有抱負的老板,以海底撈這樣優質的管理培訓課程,這些老板只要聽一次,一定會像我一樣,迫不及待的想掏錢聽第二次課,并且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管理人員都送過來好好聽課。
遺憾的是以何老師為首的微海咨詢這個團隊,目前才幾個人,而且都是餐飲實戰型人員,而不是市場型人才,所以在如何推廣自己的課件上,他們暫時還沒有很好的思路,甚至,我從何老師的言辭中,看出他們的猶豫:嘿嘿,以海底撈這樣的團隊,如果到外面去舔著臉推銷課程,老實說,有點掉身份。
因此,我強烈建議何老師他們團隊去和那些渠道和平臺方合作,現在全國有很多專注于餐飲行業的自媒體渠道和平臺,他們海底撈團隊不用考慮市場,就把自己最擅長的課件給完善了,爭取以課程的實戰品質取勝,剩下的市場,就交給那些合作的渠道和平臺去解決即可。
畢竟,現在各類平臺最希望合作的,就是優質的內容方,而微海咨詢,不管是團隊背景,經驗價值,還是這個團隊成員的實戰身份,都是各類渠道和平臺最渴望合作的理想對象,何老師表示認同,說過段時間要去掌柜攻略的勺子課堂,分享餐廳緊急事件的應急處理方案這門課,真是太棒了。
如果從海底撈獨立出來的微海咨詢里面的培訓老師,都有何老師這樣的水平,或者說,海底撈里面的中層管理,全都是何老師這樣的人,那海底撈以前的牛逼就是實至名歸,而且以后一定會更牛逼,任何一個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擁有人才就擁有一切可能。
而海底撈作為國內知名度最高,行業地位也最高的餐飲標桿企業,已經由單純的餐飲企業,走向集團化發展的道路,很多原來的內部部門都開始獨立出去,最出名的是海底撈的調料公司,因為它們獨立出去后直接上市了;而作為原來人力資源部門獨立出來的微海咨詢,我覺得前景也是不可估量。
縱觀國內的培訓市場,真正有能力把餐飲的中層管理人員培訓好的機構,除了西貝,海底撈和外婆家這幾家之外,其他人我真不看好,道理很簡單,這不是一個依靠砸錢就能做好的事情,因為它需要非常扎實的餐飲基本功,否則說出來的理論就不落地,聽者上課全打瞌睡,也就失去價值。
我曾經是一個對各類培訓非常排斥和反感的人,現在慢慢的也開始轉變,心態變得更開放,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希望能有所長進和提升,當然,這僅限于有真材實料的分享和培訓,對于那些拿著一套理論到處招搖撞騙的所謂專家,同樣是嗤之以鼻,難以接受。
真心替四川出了海底撈這樣牛逼的餐飲企業而覺得自豪,衷心祝福從海底撈獨立出來的微海咨詢團隊,能緊追海底撈的步伐,成為國內餐飲行業培訓界的“海底撈”,這個市場,太需要務實的培訓機構和可操作的課程了,餐飲中層管理人才的大面積出現,才可能讓中國的餐飲行業,再次獲得突飛猛進。
最后,希望能重點考慮我們成都的餐飲市場!早點過來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哈!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