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蝦傳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我們一直與大眾點評處于一個隔離狀態:他既不給我們以任何幫助,我們也不主動與大眾點評產生任何關聯,甚至,主動回避與他們的接觸,以至于身邊很多做餐飲的朋友想不通,無數次來問我:你對微博和微信用戶做到了有言必回,怎么大眾點評上的評論從來不看到回應?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從2010年到2015年,我們豪蝦傳發展的所有過程都與大眾點評無關,確實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我們主動回避了與大眾點評的一切接觸,從商業上來看,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從品牌建設角度,這甚至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們就這么愚蠢的一直堅持下來,直到2015年下半年才開始打開心結。 從始至終,大眾點評都是專注于餐飲行業,擁有國內最全面的餐飲點評系統和數據,從影響力來看,確實雄霸全國,我在開豪蝦傳之前就知道大眾點評的存在,甚至當時還通過大眾點評來選擇外地的餐廳,那么,為什么我們要主動回避這個平臺?背后打底與什么深層次的原因,朋友們可能非常好奇,這也是今晚這篇日志的主題。 2010年之前,大眾點評在北上廣地區已經非常受歡迎,成為當地消費者選擇餐廳的首選評價平臺,十分牛氣,很多餐飲商家都挖空心思想與大眾點評合作,我記得北京的黃哥,當時來成都找我們學了龍蝦烹飪技術后回到北京開店,和大眾點評合作,繳納了上萬元的廣告宣傳費來做開業的營銷宣傳,當時,它是毫無疑問的首選。 2010年是豪蝦傳創建的第二年,也是這一年我才正式把豪蝦傳當成一個餐廳來經營,并從湖北把二哥照過來,就在這個時候,大眾點評也開始進入成都市場,雖然它在北上廣地區非常受歡迎,能直接左右餐飲的生意,但對于成都市場來說,大眾點評是一個全新的東西,以前有人上傳商家資料,但基本處于沒人管的狀態,直到組建成都公司和團隊,才像個分公司的樣子。 大家如果回憶一下就應該知道,2010年還有一件非常火爆的事情,那就是團購網站的瘋狂崛起,最開始大眾點評沒有加入團購,直到團購實在太火爆,大眾點評也忍不住殺進來,成為當時的主要業務板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和大眾點評的一線工作人員在接觸中出現很嚴重的摩擦,最終導致我們全面抵制和回避大眾點評。 當時全國是千團大戰,各種層出不窮的團購網站都在針對餐飲做團購活動,我們豪蝦傳當時在成都并不知名,我也不認識任何媒體的朋友,不懂得如何宣傳,導致店內生意并不好,尤其是進入2011年,各大團購網站血拼情況下,我們豪蝦傳也不可避免的參加了好幾個團購活動,并給出了符合對方意愿的團購折扣。 其他團購網站的業務人員上門來找我們商談合作時,基本都很客氣,盡量以促成合作為原則,但遺憾的是,大眾點評的業務人員不這樣,他們不進電話里很強勢,到了現場以后更是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一是直接讓我們做團購,二是讓我們必須給出遠遠低于別人的折扣價上團購,以讓他們賺取足夠的中間利差。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既然是已經選擇做團購,給誰合作不是合作呢?你大眾點評人多,我何樂而不為呢,因此,我們并不排斥團購,也愿意參加,以吸引更多的目標客人,為此我們少賺,甚至不賺錢都無所謂,圖個人氣嘛,但如果讓我們虧本賺吆喝,老實說,這完全不符合我的做事風格,已經超出我的做事原則和底線,這我肯定會評估其投入回報比。 當時正是我創業之開始,雖然生意不好,但我對龍蝦擁有絕對的付出和情感,你都沒吃過我們的龍蝦,憑啥說我們一定會有很多差評?開始我不明白什么意思,結果第三批人來找我,拿著我們大眾點評上的一些差評給我看,我才猛然醒悟,并開始憤怒:他看著我們不打算合作,居然就在幾天之內給我們“增加”了好幾條差評,而且,無一例外全是參加其他平臺的團購帶來的差評。 這讓我非常反感,我能接受一切真實的消費意見和投訴,但如果想用伎倆和手腕來污蔑我們,以達到讓我們就范之目的,就立即激起我的不爽和反抗之心,我發自內心厭惡這種行為,在我眼里,有這種行為的人純粹狗屎不如,因此我直接簡單粗暴的拒絕了業務人員,當時一個號稱經理的人,甚至直接威脅我考慮后果,我直接把他掃地出門,讓他滾蛋。 我早就知道點評,并且注冊了賬號,也知道他們在大眾點評的影響力很大,他們進入成都的第一批業務人員估計也是據此以為牛逼,來到成都后從來都是居高臨下的與商家談判,口氣都很大,來不來就說合作了要如何如何,而又在成都拿不出一個成功的案例;更主要的是有意無意的帶威脅的口氣讓餐飲老板害怕:如果不合作可能會有什么負面后果。 如果再遇到品行本來很糟糕的人,那就很可能借此在外面吃拿卡要,各種威逼利誘,很多老板也都是被他們這樣弄的掏錢買安心,但我非常反感這樣的行為,不僅不答應他們的條件,并決定進行投訴,我當時通過網絡和電話兩個方式投訴,結果再一次讓我非常失望和憤怒的是:我所有的投訴都有去無回,石存大海。 這讓我更為憤怒,開始我只是很反感那部分品行低劣的業務人員,認為他們可能只是害群之馬,仗著背后的平臺在外面干些不要臉的勾當,結果呢?我前后長達十多天的投訴,都沒有任何處理意見,讓我直接遷怒于大眾點評網站: 你既然讓我們消費者去點評各類餐飲企業,號稱讓大家聽到真實的意見,并且作為網站的最大賣點,可是呢?自己都不尊重“消費者”的意見,把消費者的意見和投訴當放屁,完全置之不理,那我理所當然的就認為這是一家夸夸其談,只做表面功夫的公司,進而覺得:有這樣不重視消費者的平臺,也就難怪有如此品行低劣的員工。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決定斷絕與大眾點評的往來,從此以后不再上大眾點評,不管那上面有什么關于豪蝦傳評論和信息,我都一概忽略,用以前手機號碼注冊的賬號直接注銷,不再登陸,以后接到電話只要對方說是大眾點評的員工,我直接掛電話,不聽對方任何言語,因為腦袋里只要聽到大眾點評四個字,就會想到當初那幾個業務員的丑惡嘴臉。 這就是當初我們主動隔絕與大眾點評聯系的主要原因,現在回頭來看,一方面的原因是大眾點評進入成都的第一批線下業務員素質太糟糕,品性太差,再加上我投訴無門,導致我連人帶公司一起拉入黑名單;另一方面也和我自己的性格有關,對于品性低劣之人,我堅決不愿意與之為伍,寧愿不要生意,也不會委曲求全的對渣滓笑臉相迎。 盡管中間很多次有好吃嘴給我反應,讓我去大眾點評看一看我們的評論(當時我們只有撫琴),我一概拒絕,一直到去年,新結識到幾位大眾點評的員工,才知道大眾點評進入成都后,已經換過幾批人馬,甚至連上面的領導都已經更換了好幾批,說我厭惡的那些人早就被踢出公司,現在他們幾乎完全是新人,然后我們才開始再次嘗試性接觸。 但即使如此,因為腦袋里根深蒂固之影響,我也幾乎沒有上大眾點評,只是交代店內的店長去登陸,與客人做互動,針對客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互動解釋,我自己一時還難以接受使用大眾點評,深害怕上去以后看到他們和幾年前一樣,還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再一次失望? 后來我與一些業務人員接觸多了,基本確定大眾點評第一批員工確實不在了,但問題不在這里,而在于:大眾點評的人員更換太頻繁了,往往是開始來找我們商談合作,我們答應也配合了,結果過兩個月這個人就不在這個部門,甚至根本就不在大眾點評公司了,以至于到現在我們都還有1萬元的營銷費放那兒:不知道該找人對接。 放假后,我放棄以前對大眾點評的成見,找回另外一個賬號,重新來開始研究和學習大眾點評里面的各種規矩和游戲規則,翻看我們幾個分店的留言,心里有些后悔:即便是我對大眾點評的某些工作人員有意見,甚至對大眾點評也沒好感,但那些吃我們龍蝦的好吃嘴沒有錯,他們的留言我們一直置之不理,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如果幾年前我們豪蝦傳和大眾點評之間沒有這種隔閡,那么我同時使用新浪微博和大眾點評的話,效果會不會更好,豪蝦傳的發展會不會更順暢?這當然只是一個馬后炮的假設,就這個問題我專門咨詢了北京的郞哥,他專門研究新媒體,讓我不要對這些網絡平臺太充滿期待,即便是現在,各個平臺里面仍然有很多品性低劣的渣滓,并給我舉了一個例子: 北京有一家餐廳,通過給錢找人推廣的方式,依靠幾個號稱在某平臺里面非常有資源的員工把生意做起來,當他們生意穩定后,覺得可以不用繼續花大價錢營銷宣傳,而更愿意花錢做內部團隊構建和發展時,發現已經無法擺脫那幾個人和背后的平臺,剛剛一結束合作,負面評價就立即就每天增加十多條,一看就是搞鬼,但沒辦法,最終迫于無奈選擇繼續“合作”。 朗格提醒我說有一種情況很普遍:有些人僅僅收錢給別人做了宣傳和推廣,如果別人做不起來那是別人的問題,與他無關;可是一旦別人生意好起來,那就把所有的功勞歸結于自身,人品好的無非也就吹吹牛滿足一下自我虛榮心,增加點臉面;可是遇到品性低劣的人,那就麻煩了,你膽敢不繼續給他們“合作”,整你沒商量,而且全是下黑手,朝你軟肋上下手! 但我內心深處,仍然對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品性低劣的人非常反感,這簡直是生理性的,完全不受控制,平時我一旦發現一個人品性有問題,我將盡量減少與之接觸,能躲多遠就躲多遠,越少有交集越好,同時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覺得那些擁有好平臺,卻不懂得珍惜的人,實在是腦子缺根筋,何該處處不受人待見: 假設擁有一個很好的平臺(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平臺),聰明人是借平臺來積攢自己的人脈關系,給平臺帶來好處的同時,給自己積累起后面可能終身受益的人脈關系;一般人至少應該做到位平臺創收的同時不得罪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被人背后謾罵和吐口水;笨蛋和傻瓜則會用平臺盡是看敗壞自己人品的事情,到處得罪人,斷自己后路。 遺憾的是,現在聰明人太少,自以為是的笨蛋太多,他們仗著背后的平臺優勢,在外面接觸商家時,腦袋里想的只是怎么完成自己的業績,嘴里全是翻來覆去的套話,根本沒有有的放矢的去針對商家的真實需求做設計和考量,要么坑蒙拐騙的去讓那些不懂行的老板迷迷糊糊交錢,結果弄的全是幾乎沒用的東西;要么就耍手段,背后搞鬼去整人害人以逼人就范。 這類人無法獲得老板的認同和信任,他們難以有長久的業務關系,所以在一切以業績為考量標準的那些平臺和企業里,他們總是最容易因為業務的不可持續而被淘汰,一旦被上一個單位趕出門,到下一個單位,他們才發現當初自己錯的多么離譜,因為當初那些他服務過的老板,沒一個會拿朋友對他,只會對他投以鄙夷之目光。 如果有人足夠聰明和能干,能首先站在客戶角度,愿意真心實意的去替我們這些老板考慮,為我們做一個真實有效的評估,以先交朋友為原則,一切據實以告:自己平臺沒用就介紹其他有用的平臺;自己平臺有用就設計有效的合作模式,這樣做的話,一定可以和很多客戶成為朋友,他們會忽略你背后的平臺,而只認同你這個人:你到哪兒都會業務不斷。 其他行業我不太清楚,但餐飲行業來說,單就我們身邊來說,就有很多有這類需求的老板,他們非常想要宣傳,也舍得花錢,但他們找不到信任的人來給他們規劃和安排,害怕上當受騙,花冤枉錢,如果有一個人能真心實意的替我們考慮,我相信,光是我身邊就不下20個老板會把他當真正的朋友,以后的營銷宣傳全包給他。 但現實的情況是:找上門的各平臺業務人員,眼睛里只有自己的業績,不厭其煩的拿著名單給各個老板打電話,完全不管適合不適合,甚至經常出現連我們做什么產品都不知道,居然也敢上門來談業務,說給我們做宣傳,你連我們賣什么,目標客人在哪里都不知道,請問,你宣傳我們什么呢? 現在我內心來說,經過朗哥點撥,已經把以前的那些不忿全部丟掉,不僅是大眾點評,與其他所有的平臺都冰釋前嫌,能做到這樣,可能也是因為幾年過去了,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得更成熟,懂得拿起和放下的區別,以后確實丟棄情感因素,完全奉行“拿來”主義:有用就拿來用,沒用就算了。 至于對人嘛,我不打算改了,對于品性低劣的人,還是一如既往奉行不結交,不接觸的原則,畢竟,我這么努力的創業圖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和家人過的更好,可以多與那些讓自己開心和舒服的人相處么?如果成天與那些讓自己惡心和難受的人打交道,就算是能因此賺錢又有什么意思呢!
按理說,大眾點評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可以體諒我們的這些考慮,盡量讓我們不要因為合作而某受損失為好,但非常遺憾的是,前后三批來找我的工作人員,一個比一個自以為牛逼,人品一個比一個糟糕,尤其是當我明確表示做團購很可能帶來更多的負面評價和反面效果后,工作人員不僅不替我們考慮,反而半帶威脅性質的說我們不做團購也有很多差評。
不僅如此,我內心深處,還暗自在賭一口氣:我寧愿豪蝦傳做不起來,徹底從餐飲市場敗掉,也不會來靠你大眾點評做生意,你牛逼就自己牛逼去,在我這里你狗屁都不是,我就算以后做起來,也堅決不會與你大眾點評有半毛錢的關系,因為一想到那幾個員工心里就犯惡心,最終,我確實是有4年多時間完全隔絕了大眾點評,最終靠新浪微博獲得發展機會。
歸結起來一句話,朗哥讓我心態平和,奉行“拿來心態”即可:對我有用的那就按照正常的商業規則合作,拿來為我所用;對我沒用的,也就禮貌拒絕,不要因為某部分人的惡劣而否定平臺,也沒必要因為某部分人的品性好而覺得平臺好,人是人,平臺是平臺,應該嚴格區分,公平看待。所以他讓我不要后悔前面這些年與大眾點評的隔絕,不一定是壞事。
繼江蘇十三香,湖北油燜大蝦,湖南口味蝦之后,第四個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龍蝦味型,純正的川派麻辣味道,曾經專屬于成都豪蝦傳龍蝦館,他們借這個味道成功撬開成都的龍蝦消費市場,引出四川吃龍蝦的熱潮;現在創始人面向全國推廣四川鹵煮味道,爭取讓全國喜愛龍蝦的消費者,品嘗到地道四川風味的麻辣小龍蝦!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