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283期
2020年3月18日 | 農歷二月廿五| 星期三 為了進一步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和水平,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實際困難,市發改委會同市商務局等25個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10條措施都是企業復工復產所急所需,從“食、住、用、行”4個方面為企業提供復工服務保障,在“食”方面,相關部門在首都之窗公布并更新本市具有“點對點”配送能力的食材供應配送企業、蔬菜直通車企業名單,為企業提供常規配送或應急采購服務。分批推薦公布提供餐品外送服務的餐飲門店和具備資質的集體用餐配送企業名單,幫助企業精準對接餐飲服務單位,目前已組織100余家餐飲企業2700余個餐廳推廣團餐預訂,發布了64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名單和聯系方式。同時搭建食材采購、團體訂餐在線服務平臺,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高效對接服務。(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2 隨著疫情陸續得到控制,餐飲業迎來復蘇曙光。近日,江西、安徽、吉林和江蘇等多地下發倡議書號召領導干部帶頭“下館子”消費。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發放消費券來促進消費,其中江蘇南京發放了3.18億元,浙江寧波發放了1億元,而濟南則推出了2000萬元的文旅消費券。此外,河北、遼寧等地也表示將發放消費補貼。(來源:職業餐飲網) 3 近日,中央調研組來安徽調研指導服務業等各行業全面復工復產情況,現場體驗餐飲業開業經營情況。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宋國權陪同調研,并在罍街自費品嘗合肥小吃。(來源:金臺資訊)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4 隨著疫情的好轉,復工復產、堂食恢復營業的餐飲店越來越多。據美團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餐飲業復工率已經超過55%。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餐飲企業都能很好地遵守要求做好防疫防控工作。但,依然還有一些餐企忽視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徘徊在“紅線”的邊緣,不少餐企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各地政策不同,以下這10種行為,餐飲店千萬要注意,一著不慎,不是被罰款就是被關店。 1、親戚在自己飯店聚餐,被批評教育。 2、未獲堂食業務許可,允許顧客店內面對面吃飯,被當場停業。 3、夜間偷偷營業,擅自開堂食,無錫多家餐廳被直接關停。 4、未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且提供店內聚餐,疫情防控不力。 5、允許堂食,卻未落實復工防控措施。 6、沒有準備任何防疫物資。 7、員工工作時未戴口罩或半戴口罩,被停業整改。 8、顧客未按1.5米“間距線”取餐,店內員工未晨檢被要求整改。 9、消毒登記不到位,索證索票不健全被叫停。 10、拒不執行防疫政策,把提醒當“耳邊風”。 (來源:職業餐飲網) 5 近日,甘肅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下發《關于全面恢復餐飲企業復工營業的緊急通知》,明確指出,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在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的基礎上,從即日起全面恢復堂食就餐。(來源:人民日報) 6 7 盡管餐企已紛紛復工,但消費者的信心依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堂食情況不容樂觀。因為疫情,帶飯族和團餐族逐漸興起。有需求就有供給,沒有了堂食,亟需現金流的餐企也紛紛開辟外賣、團餐業務進行自救。 1、團餐式外賣興起。 2、年輕人回歸廚房。 3、半成品銷量上漲。 4、方便食品大熱。 5、全渠道矩陣引爆線上。 盡管疫情對餐飲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長期來看,餐飲消費的需求不會發生變化。疫情過后,消費者仍然會延續高頻的餐飲消費,活下來的餐飲企業,產品架構、業務邏輯或將因此全面進化,也將獲得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來源:億歐網) 8 近日,互聯網烘焙品牌“熊貓不走蛋糕”(以下簡稱:熊貓不走)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投資,投資方為IDG資本。本輪融資資金將繼續重點用于新城市拓展及人才體系的搭建。據悉,2019年11月,熊貓不走還曾獲得來自頭頭是道基金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此次融資已是該團隊在半年內完成的第二輪融資。此前,創業邦曾多次報道的“熊貓不走”成立于2017年,主要以“線上下單+倉庫配送”模式,為消費者提供生日蛋糕購買和儀式感配送服務。(來源:創業邦) 03.17晨報 |北京發布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 03.16晨報 |北京市商務局公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 03.13晨報 |美團發布《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疫前…… 【餐有料?寄語】 團結一心,戰勝疫情!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END- 你有料,我來報 關注每日餐飲資訊,做最有深度的餐飲人 歡迎投稿 每日更新
點個在看,鼓勵鼓勵我唄!
???
原創文章,作者:餐有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