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Mall還是社區?先想想自己要做全國連鎖還是百年老店

    2016年,中國Shopping Mall數量已逾600,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購物中心最多的國家,而目前中國Shopping Mall中近60%的店鋪為餐廳,這似乎又是一個“大勢不可違”。

    也因此,近來餐飲業中“未來餐廳都要進Mall”的論調甚囂塵上,購物中心在餐飲業中的地位和優勢的確不容小覷:自帶流量、消費體驗好、大幅節省顧客時間……

    但事實上,適合進Mall的餐廳只有一部分,在分散程度奇高的中國餐飲市場中,這類餐廳所占的比例也沒有多高。

    另外一套盛行的說法“在中國不可能做百年老店”、“未來餐飲不是連鎖就是被連鎖”等判斷,也過于武斷。

    這些根據表層數據和現象急于得出的判斷,流于膚淺,既不符合實際,更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對待餐飲業產業鏈上的任何一個環節,只有堅持、深入地剖析每個具體策略背后的普遍商業邏輯,才能創造價值。

    而一家餐廳究竟應該進Mall還是進社區,取決于自身的定位和經營戰略:是做強做大、全國連鎖還是做小而精的百年老店。

    進Mall餐廳的策略:快速擴張、釋放品牌勢能、收割利潤

    進Mall餐廳除了品類、調性等基礎因素符合Mall的定位外,幾乎無一例外的具有利用加盟、資本等工具以期迅速擴張的共性。筷玩思維認為,這種品牌定位和經營戰略,才是決定一家餐廳進駐購物中心的關鍵。

    有餐飲業BAT之稱的外婆家,進入品牌擴張期后的選址抉擇恰巧說明了這點。

    Mall天生適應連鎖品牌快速擴張的需求。

    外婆家成名后,不少小區物業看中了其強大的品牌效應,紛紛向外婆家拋出橄欖枝,盡管開出了免租等誘人條件,但外婆家仍毅然決然的選擇掏錢進駐租金昂貴的Shopping Mall。

    外婆家一直將經營目標鎖定在居家用餐上,主打的也是朋友、家庭聚餐兩個客群,定位與小區餐飲高度契合,但外婆家為何還是舍棄小區而選擇了綜合體呢?

    其實恰恰是因為外婆家的家常菜和連鎖品牌定位,讓其無法在經營過程中通過高售價攫取高利潤。連鎖餐飲尤其是中餐,毛利遠低于商務餐企,唯有借助規模化優勢、提高翻臺率兩個手段拉升整體盈利。

    而整個白天小區猶如空城,午餐消費客流極低,只有等到晚上主力消費人群下班后,消費才有可能增加。

    綜合體自帶流量的特性,卻很好的解決了外婆家對高翻臺率的需求,實現低利潤產品的高收益。

    諸如外婆家這樣的跨區域、大型連鎖餐企而言,Shopping Mall還有三點不可替代的優勢:

    1)、地標性,有利于跨區域連鎖

    Shopping Mall是集約型消費生態,通常在當地具備無可比擬的地標屬性,影響力、輻射區域遠超過單店,降低選址失誤成本和時間成本。

    2)、事半功倍的本地推廣

    Mall建成后往往會進行本地推廣,這與品牌自身的推廣相輔相成,雙方可以互相借力、資源互補。

    3)、享受綠色通道,縮減開店周期

    入駐Mall,門店手續由商場代理,還能走工商局的快速通道,可以大幅縮減開店周期。而街邊店的審批手續短則數周、長則數月。這對需要一年拓店數十家的品牌來說,很難接受。

    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容易擴張”。某知名餐企高層告訴筷玩思維記者:“如果連鎖品牌處于勢能釋放期,要迅速拓店,除了進Mall也沒有太多選擇。”

    融資餐企進Mall的背后:快進快出、收割利潤

    獲得融資的連鎖品牌更是如此,如最近剛因為融資1150萬美金火了一把的西少爺,不僅有余量過冬,還許下了“全球開店10000家”的宏愿。

    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弘毅資本的算盤是:催促西少爺能在兩三年時間內迅速拓店幾百家,將其推上市后套現走人。

    這也是西少爺從最初五道口的路邊攤模式,轉型進入Mall等大型綜合體的原因所在。當然,在這個極端案例中作為融資方的西少爺,冷暖自知。

    筷玩思維認為,西少爺的策略是利用資本、加盟工具等迅速擴張,在品牌過時之前迅速釋放勢能,提前收割利潤。

    大意味著俗、多意味著容易過時,餐飲潮流變化如此之快,要么不跟潮流,要么就只能快進快出。探索藍海市場,就要不斷試錯,迅速調轉航道,緊咬市場紅利。

    因為,餐飲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老板和管理層的綜合素質相對較低,適應變化的能力較弱,要求他們既輕車熟路又善于變化是一種奢求,掙創新的錢和掙細水長流的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百年老店與社區相得益彰:深耕細作、創造壁壘、緩慢釋放勢能

    中國餐飲業尤其是大陸餐飲業中,有一個很引發共鳴的說法:中國不可能誕生百年老店,在中國做餐飲,要么做大要么做死。該結論最終幾乎統統指向了中國特殊的房地產市場。

    這其中較有代表性的論據是:香港佐敦糖水店“佳佳甜品”獲得了米其林街頭小吃推介后,房東隨即要求加租120%。最終,因為高昂的房租,這家被三代人經營的店只好搬家。

    不僅是知名餐廳,商超的小型門店也會遭遇這種情況。某市商超中的一家飯館開業一年后,日營業額超4000元、翻臺率達10次,成為商超內的人氣餐館。老板暗下決心,要做成一家百年老店。

    但去年11月合同快要到期時,商超卻要求重簽合同,抬高了房租。

    舊約是9萬的入場費,每月租金17000元,管理費3500元,每年租金漲幅10%。新約要求再交10萬入場費,租金在現基礎上再漲12%,管理費3500元。

    其理由簡潔明了“你家生意好。”老板的百年老店之夢就這么破碎了。

    在百年老店、料理世家輩出的日本,很多餐廳連房帶地都屬于餐廳所有。所以餐廳完全可以靠口碑存活、手藝爺傳兒、兒傳孫代代相傳。

    但筷玩思維認為,在中國做百年老店是有希望的,不能全部將中國百年老店難產問題不負責任地歸結為“房地產”這個客觀原因。

    原因還可以進一步降解、分析,其中最緊要的具體因素有二:一是選址和房租、二是廚師團隊的穩定性。

    漲價最瘋狂的房東通常就是Mall和商超,所以開百年老店不能進Mall。雖然日本有房產政策、土地私人所有等客觀優勢。但決定日本百年老店存續的本質卻是:這些店最初大都只服務于周圍的居民,聚攬口碑,背靠著經年累月積累的精純技藝。

    中國社區人口密集、人群固定,如果可以靠菜品締造核心壁壘和品牌,很容易聚攬口碑,更重要的是社區店房東漲價時,不會像商超老板那樣“沖動”。

    某知名餐飲品牌老板也認為,在高端住宅區開一家米其林級別的社區餐廳“很有市場”,目前這塊高端市場仍處于空白。

    “追求深耕細作,追求極致,創造壁壘,獲得高額的溢價,緩慢釋放品牌勢能,就有可能打造出百年老店。”這與進Mall餐廳的定位、方法論恰巧相反。

    大廚研發出的餐品雖然很容易被偷師,但大廚們極強的職人精神、制作菜品的精湛廚藝卻很難復制和標準化。

    可這又引發了業界的另一個擔心:如果想要開一家米其林摘星餐廳,門店對廚師的依賴會大大提升。行政主廚若被挖角,將導致餐品質量青黃不接,這是一顆隨時可能爆破的“炸彈”。

    但串亭居酒屋創始人丁一認為,這就需要老板會“看人”,水木客旗下品牌The Smokeyard的負責人就是前米其林三星餐廳的行政主廚。

    丁一給了這位行政總廚合伙人待遇,而且讓其在餐廳中占大股。“不光要給這些大廚更好的物質待遇,還要給他們歸屬感、尊重。”

    “這是關于餐飲企業終極形態之爭,”丁一認為,目前行業中過多宣揚標準化、連鎖經營的好處,大有這才是中國餐飲業唯一正道之勢。

    “大家可能只看到了連鎖品牌行得通的例子,卻無意識地忽略了另一種可能性。”

    結語

    餐企進Mall還是進社區店的選擇,在底層延伸出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餐飲經營之道,盡管中國餐飲業對“百年老店”這一業態還處于觀望階段。

    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未來餐廳肯定會面臨一個抉擇:

    1)、追求極致,創造壁壘,獲得高額的溢價,慢慢釋放品牌勢能,打造百年老店。深耕紅海市場,經營傳統品類,就要靠超越同行的運營效率掙錢:同樣的房租、定價,別人虧錢我盈利。

    2)、利用資本或加盟的工具,迅速擴張,在品牌過時之前迅速釋放勢能,提前收割利潤。探索藍海市場,經營創新品類和模式,不斷試錯、迅速掉頭、永遠享受第一批市場紅利。

    餐企究竟是進Mall還是進社區店,歸根到底,是餐廳的定位所致,而且熱錢和細水長流的錢只能二選一,中庸之道再也行不通了。

    綁定筷玩思維深度合作,助力客戶迅速打進餐飲產業鏈并進入VC和消費者射程。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系:蘇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86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月10日 07:42
    下一篇 2017年1月10日 13: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