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多月的煎熬,疫情控制終于有了轉機。這一個月,受到沖擊最大的就是餐飲行業。餐飲企業損失慘重。現在, 全國各地的一些餐飲企業逐步開始恢復營業,但堂食依然增長乏力!
很多餐飲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如何快速增加銷售收入,度過難關?
首先,餐飲的堂食恢復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是幾個月時間,因為疫情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面消失,消費者不能大量涌入到店里堂食;
其次,既便消失,很長一段時間,消費者心理也還心有余悸,他們也會減少頻次,寧愿選擇外賣或外帶,也不會堂食!
在這種情況下,專注于餐飲15年,曾服務于海底撈、小肥羊、金百萬等知名餐飲企業的外賣新零售專家裴成輝,在由餐飲創業家、餐創學堂、東方美食等18家知名機構發起的《聯合戰疫,互助公益大講堂》中,給出了5條非常有價值的建議,不但能幫餐飲商家度過疫情難關,而且可以幫餐飲商家打下堅實的的基礎,在疫情后再次騰飛。
裴成輝一共給出了5條建議:
第一條就是:打造完美的產品體系,引爆外賣單量。
大家都知道,疫情來臨,堂食瞬間沒有了顧客,只能依靠外賣。這種情況下,餐飲企業每天要支付高昂的人工成本、房租成本,面臨了現金流斷流的風險,企業會關店倒閉。如果按傳統的外賣方法,買流量,流量又特別貴。這個時候怎么辦?只能靠優化外賣產品體系,讓產品成為最大的流量入口。降低流量成本,企業才能通過外賣賺到錢,彌補現金流短缺的困境。如何讓產品成為最大的流量入口?裴成輝老師設計了《打造梯度產品體系模型》,把產品分為爆品、誘客產品、流量入口產品、新零售產品等12種,每種產品起不同的作用,威力巨大。本次公益大講堂的另一個嘉賓,小熊粥鋪創始人莫桓權,學習了裴老師的打造產品體系的方法,推出了《6款能增加免疫力的養生粥》,大獲成功,兩款粥品成為引流產品,2款成為利潤產品,2款成為流量入口產品。小熊粥鋪的店鋪,在疫情中,不但沒有虧損,還保持了略微贏利。小熊粥鋪莫總就是在去年聽了裴老師的課程,從做炒飯轉變到了開粥鋪,在半年時間內就開了52家店,粥鋪的外賣9999+,很多店超過了曼玲粥鋪的單量。
第二個建議是:疫情過后,走食會火。2019年本來就是走食的元年,年輕人喜歡買了。連走連吃。疫情后,消費者不敢進店,可以買走食,邊走邊吃。
第三個建議就是:抓緊時間籌劃外帶食品,外帶會火。同樣的原理,消費者不敢進店消費,就開一個窗口,消費者點了單,直接帶走。可以減少危險,而且減少服務成本。
紫光園就在每一家門店門口,都開了一個外帶的檔口,老北京小吃,燒雞、鹵牛肉等,外帶的居然占到的流水的四分之一。
第四個建議就是:無人智能柜。
金百萬就是用了這個柜子,這個柜子是第三方提供的。和顧客完全沒有接觸,這符合現在政府現在倡導的。顧客在樓上寫字樓,用小程序點了餐,四五分鐘走下樓,輸入密碼,或掃二碼,就可以從柜子中取出自己的美食。還節約了點外賣的配送費。一個柜子,從11:30到14:30,翻“柜”率高達21.3次。疫情后,這種柜子會火。
第五個建議就是新零售產品會火。外賣店可以找很多新零售的產品,豐富自己的產品體系。利用大數據和私域流量,可以不受外賣平臺抽成的“殘酷剝削”,利用小程序、服務號、社群,就可以迅速拉高單量,掙到十足的利潤。裴成輝老師認為,外賣新零售是外賣的升維,可以不戰而勝,而且是繼外賣之后的最大的風口和紅利。裴老師2006年開始做餐飲品牌,先后服務了海底撈、小肥羊等知名餐飲企業,2012年,開始研究外賣,幫助金百萬把外賣做到了年銷7.8億,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至于具體如何搭建外賣產品體系,引爆流量,以及如何打造餐飲新零售,可以參加裴成輝老師的線上及線下課程。
掃描下面二維碼,進入課程:
添加助教微信,可領取免費課程:
1
END
1
長
按
關
注
關注公眾號,課程入口
聽裴老師視頻課程,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