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姐不等位”在年末悄悄的關門了,曾經火遍上海的網紅店鼻祖,現所有門店全部關閉,“文藝范”、“排長隊”等詞已不再是其標簽,一家需要排著長隊等位的餐廳再也不需要等位,這回是真的回歸品牌建立時“不等位”的初心。
其實,在這競爭激勵的餐飲市場,除了“趙小姐不等位”,不少早已倒閉,或已門可羅雀,往日的排隊盛況已是往昔。
前段時間,發現各上海大商圈中,曾經需要排隊長達兩三個小時以上的“網紅”喜茶,現在長隊已經“消失”,門店前境界線變短,遠沒有剛開業時那么瘋狂,為維持現有排隊現象,店內服務員將動作放慢,以制造短暫的排隊現象。
網紅鼻祖的倒閉引發深思,先就近幾年網紅倒閉的餐廳做一個盤點,那些年一夜爆紅的“網紅餐廳”,到底問題出現在了那里?是否該警惕一夜爆紅而帶來的短暫“快感”?
1
網紅餐廳倒閉“記錄”
1、“趙小姐不等位”
今年年底關閉所有門店,原來的7家門店火爆上海餐飲界,現關閉所有門店,某點評平臺上早已顯示歇業/關閉,曾經的網紅餐廳的鼻祖,排隊盛況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房產中介、泰國菜餐廳與海南菜餐廳。
門店早已關門歇業
2、“吃完咸的吃點甜的”
傳言說因“不等位”門口等位的人太多了,所以餐廳老板就在隔壁開了家甜點店,不過味道不被人們所認同,早已消失在殘酷的餐飲競爭中。
3、“高跟鞋73小時下午茶”
“趙小姐”熱衷于賣高跟鞋,創立了一個“高跟鞋73”的高跟鞋品牌,常曝光在大眾視野,曾搭售的“高跟鞋73小時下午茶”悄消失在上海市食客的眼中。
4、徹思叔叔
2013年火遍上海的蛋糕界網紅,從排隊四個半小時到門店倒閉,猶如過山車般刺激,或許眾多模仿者跟風,產品單一等 “死因”淡出消費者視野,留下的是深深嘆息。
再火爆,也會消失…
5、瑞可爺爺的店
這個曾經被“康熙來了”推薦的蛋糕品牌,一來到上海便引起排隊熱潮,但因被爆山寨日本品牌,歡迎度大大下降,后面因眾多跟風者,競爭激烈,慢慢消失在北京上海的餐飲市場中。
6、瑞蜜可烏云冰淇淋
曾經帶著“自拍必備”、“韓國國民十大甜品”光環的烏云冰淇淋,排隊時間長達一個小時,因為眾多抄襲者的跟風,早已消失在大眾視野中,某點評平臺顯示早已關門歇業。
曾經的網紅早已沒落
7、Farine面包店
當年有“上海第一法棍”的面包店,因使用過期面粉造成消費者身體不適,最后關門停業,拖欠工資,老板潛逃,善于炒作的網紅面包店,現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8、很高興遇見你
這個由“國民岳父”韓寒投資的餐廳,文藝的裝修,創意的菜式,吸引無數文青踏破門檻,后因拖欠員工工資、無證經營食品安全問題等問題,蘇州、西安、杭州等地餐廳接連關門,上海多家門店暫停營業,遠沒有當初的盛況,遭遇討債風波。
9、黃太吉
黃太吉的營銷神話至今無人能夠超越,最美煎餅老板娘、開炮車送煎餅等營銷噱頭,一度成為餐飲界的網紅,逃不過煎餅難吃、價格貴被消費者的詬病,現階段已經關閉半數門店,再不如當初的火爆。
10、雕爺牛腩(北京愛琴海店)
“互聯網餐飲”的鼻祖,玩轉互聯網營銷,天價配方、明星造勢、資源嫁接,一度讓傳統餐飲感到危機感,但當前期營銷熱度退散,難逃“難吃”“價格貴”的詬病。曾經不接受預定的餐廳,現在上桌率不滿三分之一,北京愛琴海店早已暫停營業。
11、水貨
水貨餐廳自誕生之日就成為餐飲界的網紅,“全國首創美式無餐具餐廳”噱頭博的不少眼光,開創8個月加盟52家門店的記錄,但因其供應鏈問題,導致產品品質層次不齊,加上產品單一,易于復制,現只有零星的門店存活下來,官網已經停止加盟。
12、小豬豬燒烤
與水貨同屬57度湘集團旗下的餐廳,繼水貨關店不久也選擇關門,官方給予業績不佳而導致商場淘汰,剩下的門店已再無剛開業是那么火爆。
13、便所主題餐廳
前兩年大火的“便所主題餐廳”,剛一推出便火遍大江南北,引得不少跟風,著實刷新了消費者的三觀,但當體驗感與新鮮感一過,不會形成復購,消費者只會覺得體驗一次足矣,現在相關餐廳早已小時在大眾視野中。
14、仰望的包角布
曾是煎餅果子中的愛馬仕,消費者為之瘋狂排隊一小時花20元買個煎餅果子,但味道一般,但消費者失去新鮮感后,排隊現象已蕩然無存,有些門店早已關門停業。
排隊熱度下降
上述盤點了近幾年餐飲界中火爆一時的網紅,或許它們還沒有倒閉,但現階段已經在走下坡路,未來發展狀況誰也不能預知,還能堅持多久….
也許文中還有沒有提到的餐廳,但網紅餐廳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大排長龍,一夜爆紅,捧得越高,卻摔得越慘,分析它們走向末路的原因,也許會得到新的結論。
2
什么驅使網紅餐廳走向末路?
“趙小姐不等位”作為餐飲網紅界的鼻祖,帶動起排隊等位,網紅效應拉動人氣,曾經風光一時的餐廳,有名人、有浪漫的愛情故事、有熱衷的粉絲排隊,還有特色的鹽焗菜式,常年在某點評平臺上流量前三名,但因最后一家門店的關門,末日狂歡終究還是結束了。
一年紅利,兩年穩定發展,三年就撐不下去,“趙小姐不等位”就是很好的例子,那么這些網紅爆紅后衰敗的原因就是什么?
01
創始人決定餐廳走向
“趙小姐不等位”餐廳的倒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內部出現了問題,而掌舵者基因致使餐廳走向沒落原因之一。
先來分析兩位餐飲老板,作為外行人進駐餐飲,餐廳老板是前萌芽主編趙長天的兒子那多,作為一位天馬行空、浪漫主義的作家遇上一位“半個娛樂圈”的時尚女性趙若虹,碰撞出浪漫的愛情火花。
餐廳回歸不等位的初心
開店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妻子簡單一句“如果能夠擁有一家自己不用等位的餐廳”的話,便在結婚紀念日將餐廳作為禮物送給妻子,不過餐廳最終還是回歸本來的初心。
網紅餐飲的老板,大多都是跨界餐飲人,他們共同的特征就是:
1、 擅長營銷
餐飲市場每一天都在改變,商超體的增多,消費水平的提高,但也預示著餐飲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近幾年跨界餐飲人越來越多,他們往往有著比傳統餐飲老板更多的奇思妙想,以火爆的方式將品牌迅速打響。
當傳統餐飲行業被“網紅經濟”嚴重影響的時候,傳統餐飲老板都干著急,但有趣的是,“網紅餐飲”門店很快業績開始下滑。因為注重營銷,往往會忽視餐飲經營的核心。
1)情懷基因>產品基因
這家帶著“愛情”故事餐廳,因為跨界的浪漫文藝基因,半個娛樂圈,夫妻兩人都十分擅長包裝炒作,很快在餐飲界中火爆起來,吸引文青定點打卡,并一鼓作氣開6家門店,如今最后一家門店的關閉,其實基因決定著餐廳走向失敗。
靈魂豬油菜飯,靈魂呢?
這些“網紅”餐廳大多都是情懷講的比產品好,往往借助名人效應,情懷感染,引起年輕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卻因忽視產品對于品牌影響,難以形成復購,餐廳必定會走向倒閉、關店的道路。
2)過分營銷
“互聯網營銷”的鼻祖雕爺牛腩,跨界思維把營銷方式玩出不同花樣,當品牌在聚光燈下閃閃發光的時候,沒有幾個消費者記住產品,逃離不了難吃、價格貴的通病。
曾經蛋糕界網紅徹思叔叔擅長利用饑餓營銷,每人限購一個,大排長隊是其最大的廣告,但其品種單一、眾多跟風對手,還是逃不過失敗的收場。
長隊早已不是其最大的廣告
他們餐廳老板基因是擅長營銷,開業初期利用第三方平臺或是名人效應將品牌宣傳出去,開業初期引發火爆場面,但網紅店難以養成消費者的忠誠度,失去新鮮感后品牌便快速陷入頹勢。
3)開餐廳只是玩票?
開店是存在紅利期的,一般奶茶店是三個月,中式餐飲一般維持一年,當“趙小姐不等位”餐廳紅時期迅速擴店,生意開始下滑立刻轉戰、關閉門店,就像股市峰值時拋出,快速收回現金流。
開餐廳本身就是老板的副業,老板趙若虹接受采訪時曾說過,其重心一直在“高跟鞋73小時”的高跟鞋品牌上,餐廳管理早已交由那多管理。那么試問一個天馬行空的作家,能夠將一家餐廳經營好么?
曾經的水貨、很高興遇見你等餐廳,當一夜爆紅后,迅速吸引資本進入,迅速擴店開放加盟。
這些餐飲老板或許存在玩票性質,賺取加盟費、吸引資本的投資,收獲一把快錢。試問半路出家的團隊與不專注的老板能夠將餐廳經營好么。
2、缺乏系統運營的能力
這些網紅餐飲的老板大多外行進入餐飲,本身對于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不夠了解,只考慮短期的發展,沒有宏觀考慮未來趨勢,就會出現以下問題:
1) 產品比較弱
就拿“趙小姐不等位”為例,打著文藝標簽的餐廳,卻因菜難吃、分量少、服務差而被為“愛情故事”買單消費者所詬病。
產品好看是好看,口味卻差強人意
2) 供應鏈拖垮品牌
曾經火爆的手抓海鮮的水貨火爆餐飲界,就因為供應鏈拖垮整個品牌,像海鮮、小龍蝦等品種十分依靠供應鏈,因為迅速開放品牌加盟的水貨,特別是加盟店,供應鏈無法統一,產品品質層次不齊,消費者并不會為品質差而買單,品牌走向沒落是必然的結果。
3) 運營系統差
由韓寒投資的“很高興遇見你”,曾經被稱為“上海最文藝的餐廳”,忽如一夜“文藝風”吹來,加盟門店幾乎開遍全國,但因拖欠工資等問題,多家加盟門店已經倒閉,現存的門店排隊盛況已是過去式。
品牌遭遇討債風波
基礎的產品與服務,甚至是管理模式沒有摸索清楚,運營系統還未穩定,就將品牌推出去,大肆擴店,雖說僅僅是加盟門店遭遇問題,遭走上討薪道路,但品牌終究收到影響。
02
競爭激烈及成本壓力加速品牌沒落
餐廳經營失敗大多是內部原因而走向失敗,而外部原因加速品牌的衰落,而外部原因大多也是影響大眾餐飲的原因,那么接下來就簡單討論一下“網紅”外部死因。
1、品牌跟風,缺乏差異化
餐飲市場之所以競爭激烈,先有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競爭,后有品類與品類之間的競爭,加之餐飲之間抄襲激烈,這都是加劇競爭激烈的原因。
消費者對于“流行”非常敏感,當流量明星穿的衣服穿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不過多久某寶就會出現同款,大街上就會有人遭遇可怕的“撞衫”。流行火爆會使得消費者跟風,餐飲界也是如此。
當“徹思叔叔”芝士蛋糕火遍上海,利用饑餓營銷等方式成為網紅,但后為什么倒閉了呢?
到底哪個才是正牌?
拋開口味,產品單一等問題,抄襲跟風是致命的原因,一下市場上就出現“撤思叔叔”、“撤思爺爺”,消費者就喪失新鮮感視覺疲勞,加上口味一般、產品結構單一且易于復制的品類,導致品牌走向沒落。
2、外在成本壓力
餐飲行業看似入行門檻最低,但只有趟過這條“河”的餐飲人才知道,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這不僅僅是是“網紅”面臨的問題,同樣也是傳統餐飲的心病,房租、食材、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導致經濟壓力變大,而客流完全不能撐起生意。
商場餐飲門口等位再瘋狂,也只能夠是賺回成本,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最慘的是大面積的虧損。某餐飲進駐商場現門店關閉兩個月,裝修加虧損2千萬以上,商場本身運營成本很高,必須周末人氣客流,加上非工作日都客朋滿座才能維持盈利。
小結:
第一代網紅最后一家門店的關閉,并不代表不會再出現下一個“網紅”,但餐飲行業一定需警惕上訴現象的出現,規避掉任何能夠使餐廳走向失敗原因。
餐廳有名氣還得產品過硬、服務夠好、環境舒適,爆紅只是起勢,最終還得抓住餐飲的本質。
本文由胡茵煐原創并授權發布
▼
胡茵煐,眾郝創意咨詢 ChongHowe 副總經理,中國首批餐飲O2O理論實踐者,專注餐飲全案營銷,多年餐飲線上線下營銷經驗,曾服務西貝莜面村、新加坡同樂餐飲集團、四川吳銘餐飲集團、耶里夏麗餐飲集團、湖南食在不一樣、陳記順和、潮牛海記、九龍珠餐飲、伊佳林開心夢工場等品牌。(微信公眾號<眾郝創意咨詢:ichonghowe>)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