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各行各業都進入了“ICU”狀態,餐飲業作為百業之王受損最為嚴重!
每個餐飲品牌推送“暫停營業”、“歇業公告”彈窗的背后,實則都隱藏著從業人員落空的期望與焦灼的面孔。
進入4月中旬,隨著國內疫情明朗,全國各地的復工基本完成,餐飲行業備受壓抑的消費熱情有望出現報復性增長,預計4月底有望恢復至去年12月份80%的水平。
可是究竟哪個業態能率先打開局面?成為餐飲創業者首選項目呢?
也許,擁有14年餐飲運營經驗的點心品牌“包原味”最有發言權,憑借專注廣式點心品類,輕模式運營,一個單店月入最高可達43萬元。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吃、小喝無負擔,
廣式點心成復工后“心頭好” !
盡管有人說,疫情明朗后餐飲行業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但一個扎心的事實擺在面前,經歷了持續性的經濟重創后,顧客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珍惜自己手上的現金流。
大吃大喝會被Pass,小吃小喝、剛需產品將會成為主流,這也是為什么在復工后廣式點心會成為顧客首選吃喝的主要原因。
中國點心歷史源遠流長,到如今已發展成全天候、男女老少都適宜的美食品類,所以你會看到蔡瀾點心開到哪里哪里生意火爆,百年老店陶陶居可以日翻臺10次……
尤其是在華南地區,廣式點心儼然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態度”。
即便在疫情期間,出于是小吃、小喝模式的特點,“包原味”屬剛需生意,受到的波及最小,實現了現金流的有效運轉。
月入43萬, 主打廣式點心,
14年包原味云招商吸引合伙人!
十四年深耕老廣味道,8000㎡生產工廠,標準化程度高
對于想要做連鎖的創業者來說,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出品不穩定,因為沒有顧客喜歡去一家餐品參差不齊的餐廳。
而包原味始于2006年,深耕廣式點心14載,始終堅持傳統點心手工制作的匠心傳承,為出品穩定,在標準化建設上不遺余力。
配有8000㎡中央智慧生產工廠,90%的產品自主生產,標準化程度高,食品安全得以保證的同時,確保地道的粵點風味;另有全年恒溫恒濕,10萬級無塵車間,確保產品品質;全球領先的日本鎖鮮預包裝生產線,在行業領先;專業的供應鏈,便捷迅速,直接新鮮供應到店,門店只需要復熱就可以使用,大大地節省了時間和人工。
品類豐富,“叉燒包”為爆品大單品,單店月收43萬
在持續創新的問題上,包原味一直走在最前端,從原有的點心到包子、小吃、糕點,逐漸擴大經營品類,尤其是爆款大單品“叉燒包”最受歡迎。
拿廣州西華路店舉例,2010年4月開業,現在每個月盈利最高可達43萬,江南西店2013年8月開業,每月盈利35萬,妥妥的吸金王。
可堂食、可外賣、可外帶,食用場景廣泛
一場疫情不僅對經濟形成了重創,也重構了消費場景。
疫情之下,堂食被禁止,外賣、外帶的生意卻不受影響,因此只能滿足單一消費場景的項目,將會最先出局。
從品類來說,包原味包子、點心一類產品屬于剛需性產品,即便人們再勒緊褲腰帶生活,在家里可以做任何菜品,仍然解決不了主食和點心的需求,所以應用場景是衡量一個項目好壞最直接的評判標準。
合伙人模式高效控制成本
首先作為小型餐飲,包原味無論是在店面、食材、人力上的投入都要比大型餐飲少很多,而且產品具有廣譜性,受眾也更為廣泛,只要控制好口味和服務這兩個方面,想生意不好都難。
其次,和其它加盟連鎖只生不養模式不同,包原味采取合伙人模式,利益共同體,平穩發展,是包原味14年深耕餐飲行業的核心優勢。
據悉,包原味將在4月17日召開5G云招商會,屆時將有2019年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達沃斯論壇全球杰出青年社區成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成員、道合國際餐飲集團董事長陳俊彬先生與大家分享他對行業的獨到認知跟趨勢的把握,也便于對包原味項目感興趣的朋友作進一步了解,敬請期待!
(文中數據的最終解釋權歸包原味所有)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