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停業的第32天,我沒撐住把店關了……”

    文丨職業餐飲網 旖旎

    如果從武漢封城的那一天算起,很多餐廳已經停業32天了,錯過了春節旺季,又錯過了情人節黃金期,但疫情的拐點依舊沒有到來。

    雖然,有的地方餐飲已經吹響復工號角,但大部分依舊停業、關閉堂食。

    一天天望穿秋水般等待,卻不知疫情何時才能結束,開業的沒有顧客又怕感染,不開業的沒有營收。賬上的錢快沒了,房租快付不起了,員工工資也馬上發不出來了。

    有個火鍋店老板說,“雖然我知道扛過去也許就是春天,但我還是選擇關了堅守三年的餐廳,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啊,心疼!”

    到了生死抉擇的路口,關店還是堅持,餐飲人,你怎么選?

    “開業時間一再被推遲,熬不住了,我把店關了”

    “一個月的時間里,無心過年,每停工一天都是一場噩夢。”

    對于大連的餐飲老板于海洋來說,他沒想到他的海鮮餐廳像曇花一現一樣凋零了。

    武漢疫情暴發,病毒源頭被懷疑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開始對海鮮等食材一并抵制, 主打海鮮的餐廳遭到了很大的打擊。

    過年前他曾屯了大量食材,疫情后沒有一個顧客光顧,預訂的200多桌年夜飯全部被退掉了。

    “每天的虧損在2萬元左右。海鮮不像蔬菜那樣可以拿出去賣,放久了,一旦不能食用,只能扔了。”于海洋說。

    食材扔了就扔了,除了自己外還有15名員工咋辦?

    按照原計劃是初三正常營業,但沒想到疫情蔓延的速度那么快,武漢宣布封城后,全國各地餐飲都陸續關門。即便開著門,也沒人來逛街吃飯了。

    為了保證餐廳員工的安全,他決定再次延長休業時間,等過了正月十五再正式復工,他還在群里通知員工保護好自己,儲備干糧。

    因為房東也要還貸,還有一家老小,讓房東減免租金他也張不開口,房租加員工工資,壓得他喘不過氣。

    就像是旺順閣董事長張雅青曾說,“僅人工及租金這兩部分的投入,就能占據餐飲企業30%-50%的成本。比如人力成本占營收的30%,坪效至少要達到2500元每平米才能持平,沒有營收怎么熬”。

    營收為0,不裁員,不減薪,熬了一個月了,于海洋決定徹底關門了,這一次關了就意味著疫情以后也不會再開業,他要對自己的餐飲夢說再見了!

    “關了3家店,現如今只能斷尾求生了”

    疫情下,小餐飲們熬不住被洗牌,連鎖餐企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很多餐飲直營品牌因為資產過重負荷不起,關閉了一些位置不好營收較低的店,為的是斷尾求生。

    “我在上海開了10家火鍋店,每一家都是自己裝修、選址、運營的,疫情之前一位難求,本想再開10家,結果疫情之下,火鍋外賣人手不夠,算下來外賣賺得還不夠人員和房租呢,忍痛關了3家,實在是支撐不住了 ”上海餐飲老板吳亮生說。

    企業想保全所有羽翼當然是人之常情,但這個過程的前提是,能不能給自己保留“東山再起”的血液,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沒錢也不借,借錢也是要還的,開到哪天是哪天”

    西貝莜、老鄉雞等大餐企都說日子難熬過三個月,紛紛向銀行借錢救急,大餐企能夠憑借自身實力拿到銀行貸款來緩解現金流壓力,那中小餐企怎么辦?

    前幾天,在采訪大連蓉客牛雜火鍋的馬智良馬總的時候,我曾問,“如果熬不住了會借錢嗎?”

    他的回答很樸實,“我們就四五個店,不算大,還能挺一挺,也就三個月吧,三個月挺不過去就黃攤子了,借款我們不考慮了,因為借了還得還啊,疫情過去以后不知道生意能不能反彈,還不上怎么辦”。

    對于很多小餐企,借錢不但央求無門,還不知道未來是否有還錢的能力。

    飲鴆止渴確實能讓餐廳生存一陣子,但是如果疫情不結束,一直這樣沒有顧客,門店開著,員工工資發著,房租給著,內耗之下借錢只能是一個無底洞,越陷越深。

    “今年本來想再開15家店,但現在活下來最重要”

    對于很多餐飲直營連鎖品牌來說,壓力更是與日俱增,難過的2019挨過去了,2020正想著如何多開幾家店,壯大品牌規模和影響力,占據品類上的賽道,但新冠肺炎打破了所有美好計劃。

    作為北京大眾點評必吃榜唯一上榜的貴州餐廳貴鳳凰,目前北京已有5家門店,今年本打算是快速發展的一年,卻受疫情影響打破了原來的計劃。

    “我們原本有5家新店準備節后開業,新簽約門店有11家,待加盟商700多家。預計年底前開到20家店,但受疫情影響計劃暫時擱淺 ”貴鳳凰創始人陶婷婷說。

    成都一路春風餐飲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拓店不成,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原本計劃2020年大展拳腳,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自己的規劃。想著春節多掙點錢,來年開展新項目,所以春節前備了很多貨,萬萬沒想到……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公司的現金基本變成了庫存,店里完全沒了營業流水,我們連2月底的房租都交不起了。

    目前的自救途徑只有外賣,但每天的流水,只能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也要挺住!挺住!只有挺住了,才能活下來,活下來才看得見希望,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鄒相立說。

    “朋友圈賣完菜又來做外賣,能活一天是一天”

    上百桌年夜飯被退訂以后,餐飲老板們在朋友圈“擺攤”賣菜,積壓的庫存不能砸手里賣出去一點就能少賠一點。

    解決完了庫存,餐飲老板們也不敢閑著,又開始想出路賺錢,堂食關閉,只能從外賣下手了。能有一單是一單,不做一分錢沒有,做了,也許還能少賺點。

    就這樣,無論是以前沒開外賣的小餐館,還是傳統老字號、五星級大酒店都開始做起家常菜外賣了。

    “一葷兩素25元,兩葷兩素30元……”,在餓了么平臺上,五星級紹興天馬大酒店推出系列外賣套餐,都是家常菜,量大實惠。

    放下“身段”做外賣的五星級大酒店越來越多,誰曾想到在家里能點到希爾頓大廚做的皮蛋豆腐、辣炒土豆絲呢。

    不能提供堂食,小餐飲阿強小海鮮也推出了海鮮半成品訂單外賣服務:

    “我是18日才開始做海鮮半成品加工的,現在每天預訂量還可以。往年春節期間人氣很旺,但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一直沒有開業,現在只能做外賣了,單量還可以”。阿強說。

    外賣成了很多餐館唯一的救命稻草,無論成功與否餐飲老板們都在搏一搏。

    “ 賣房賣車,也要堅持到春暖花開!”

    前兩天,潮汕八合里海記牛肉火鍋老板“賣車賣物業”也要支撐下去的新聞,在朋友圈刷屏了。

    在疫情爆發以后,像八合里海記林海平這樣的餐飲老板不在少數,每天徹夜難眠的想方案,即使傾家蕩產也要與疫情一博生死,因為他們真的想熬到最后,等到春暖花開。

    眉州東坡的王剛也是這樣,在疫情之初就出臺了一個百日作戰計劃,從防控病毒、援助疫區、自救方案、到損失評估,每天都在想方法想策略,便民菜站,網絡直播,再到強化自身外賣渠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用盡全力,保住他的員工,保住他的店。

    “我們不能一遇到疫情就關店,這樣你連一個應對的預防預案都不會做了,越是在這種危險時期,我們越是要戰斗在一線 ” 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說。

    目前,眉州東坡在全國的100多家門店,除去疫情特別嚴重的醫院、居民樓附近,其他地方能營業的均處于營業狀態。

    職業餐飲網總結:

    疫情之下,餐飲眾生皆苦,但卻各有各的抉擇,各有各的堅持!

    目前的暫時放棄,是為了疫情后的重頭再來。

    如今的咬牙堅持,更是希望馬上迎來春暖花開。

    一個月過去了,餐飲人應該感謝一下這段時間苦苦支撐的自己。

    無論選擇的結果是什么,待疫情過去以后,即使陣痛猶在,也希望你能重新出發。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餐飲戰“疫”專題
    撐不住了!突發疫情為餐飲業的舊商業模式敲響了警鐘!
    損失2億!23年老牌餐企:“別哭別鬧別恐慌,大不了從頭再來!”
    一個餐飲老板疫情下的“囧途”日記:高速流浪15天,墓地求生
    30家知名餐企大廚變主播,疫情下餐飲迎來“直播”新機遇?
    “復市2天后,我又把餐廳關了……”
    疫情下中小餐飲的10大機會與趨勢
    “挺住!扛過去就是春天!”上百位餐飲老板接力發聲!
    “虧了5億,但賣房賣車也要讓餐廳員工有飯吃!”
    昨天,“撐不過3個月”的西貝獲1.2億貸款!
    “17年前,我們是這樣熬過非典的!”6個老牌餐企回顧戰“疫”之路!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59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3日 20:15
    下一篇 2020年2月23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