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人要向成功的餐企學什么?這有6個思路

    編者按

    步入2019,越來越多的餐飲人抱怨:餐飲不好做了。

    為了能在“寒冬”中存活,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除了看書、游學找出路,還會從各大餐飲媒體發布的文章中學習方法和思路。然而,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有的餐廳用了扭虧為盈,有的則毫無起色。到底是方法有問題?還是餐廳有問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培倫,通過對《職業餐飲網》公眾號文章及評論的分析,提供了6個餐飲人該如何從公眾號文章中學習方法的思路。希望餐飲人看完這篇文章,可以有所啟發。

    文丨沈培倫

    《職業餐飲網》每天推陳出新的頭條及貨真價實的干貨內容,贏得了眾多讀者的青睞和認可,但是每個人受成長經歷、文化水平、職業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同樣的文章就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收獲。

    如何從這類餐飲內容平臺收獲更多有用的東西?讀者需要做哪些調整和提升?我給大家做一下分析。

    只有完整的行業經歷和人生體驗,我們才能悟透作者寫作的初衷

    就拿8月17號的頭條《賣酒給未成年人,餐廳被砸爛!》來說,沒有行業經歷和人生體驗的讀者只會片面的認識到以后不能再賣給未成年人酒了,會惹上麻煩。

    真正有行業經歷和人生體驗的讀者能夠悟透作者的目的是在警示餐飲人要掙合理的錢,拿該拿的錢。不能見人就接,給錢就要,見錢就收。做人要有自己的行為邊界,餐飲經營也要有自己的范疇。

    雖然賣酒給未成年人是法律規定的紅線我們不能碰,但還有法律沒有規定的灰色地帶,那你也敢碰嗎?那錢,你也敢掙嗎?

    我想,可能有部分人認為那是法律沒有規定的領域,這個錢不掙白不掙,反正不違法。

    但是,作為餐企經營除了受法律約束之外,我們更會受到道德和社會輿論的譴責!當一家餐企僥幸逃得過法律的制裁,又怎能逃得過因果報應。世人都不信因果,但是因果放過誰?

    方法和技巧不能照搬照抄,
    換個時間和空間它可能就沒有價值和作用了

    請大家再次回憶一下8月15日的《餐廳沒人氣,很可能是你不會裝》這篇文章,作者給我們解決餐廳沒人氣的方法就是假裝,當假裝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我們就成真的了!

    這只是餐飲經營突破的一個點或者一條線,不是一個體系。在我們各項工作都安排妥當的情況下,在多數顧客有從眾消費心理的條件下,可以按照文章中的方案去操作。

    反之,我們的基本工作還沒有做好。員工沒培養、管理沒體系、產品沒標準,就立馬套用作者的方案,這樣會死的更快!這些基本的工作就是大樓的地基,這是根本!沒有這個根本,學的越多倒的就越快!

    其次,所有其它同行的解決方案都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需要因地制宜!任何一個成功方案都是針對那個特定的市場、特定的群體,整合自己的資源推出的更有針對性的經營活動。因此,我們要結合自己餐企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工作中千絲萬縷的問題!

    學習工具和方法只能治標,
    學習成功餐廳的思維方式才能治本

    拿來主義只能緩解我們的處境,但不會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問題。

    這就好比四處求醫問藥的老板們,從平臺的文章中學習了很多的工具和方法,就是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于是開始懷疑這個平臺!對這個平臺說三道四。不是作者的實力不行,也不是平臺辦的不行。是我們的學習方法不對!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造血功能,輸入再多的血,他的生命都會岌岌可危。他的問題都會層出不窮。

    餐飲媒體平臺就相當于輸入我們身體的新鮮血液,目的是激活我們的造血功能,不是靠《職業餐飲網》這類平臺上這點現有的血液來維持生命。

    平臺給廣大讀者、粉絲分享的真理和干貨其實就像農村需要水源引水的壓水機,每次壓水之前我們都要把一瓢水倒進去,才能把水引上來。我們從平臺文章中學到的任何知識和技能都是那一瓢引水的水源。如果我們只用那一瓢水源來解渴,那么肯定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這個水源來引出更多的水,才能滿足我們正常的生活需要。

    只讓員工改變,
    餐飲老板卻忽視了自己的成長

    一家餐企要想突破要想改變,首先老板要做出調整和改變。

    如果餐廳是一棵大樹,老板就是大樹的根。根不變,一切都是徒勞。與其讓員工學習海底撈的員工,不如老板學習海底撈的老板張勇。

    海底撈員工超凡脫俗的行為就是老板張勇對待火鍋事業的態度和理念的表現是老板在海底撈復制出了千千萬萬個張勇!張勇便是海底撈的根!海底撈的員工再優秀,也離不開老板的培養和造就。

    老板有多牛,員工才有多優秀!老板有多優秀,企業就有多成功!這就是古話常說的強將手下無弱兵。

    因此,我們在仰慕海底撈而一味讓員工改變時,是不是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精進?哪些地方需要提升?

    改變別人進入地獄,改變自己進入天堂。我是一切因,一切是我心。當我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時候,才是成長的開始。

    開餐廳要擺正學習心態,
    千萬不要在員工和顧客身上耍小聰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店的成功與失敗都不是偶然。

    餐廳的生意好壞涉及到方方面面,當你抓住千載難逢的市場機會時、你是否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如果沒有,那你是否擁有獨一無二的產品?如果還沒有,那你是否擁有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團隊?如果這些都沒有,這時的機會對于有準備的人來講是翻身的機會,但是對于沒有準備的人來講就是災難。

    這些準備都沒有的前提下,看幾篇文章,學幾個方法是救不了你的,任何靈丹妙藥也救不了你!

    有很多店,都是無法“醫治”的死店,更不可能通過一個經營方法一個營銷措施,讓你的店立刻枯木逢春起死回生。

    其次,餐企的品牌和口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餐飲人腳踏實地的去經營而不是投機取巧走捷徑。開餐廳做生意都應該讓顧客優先獲益。一個餐廳如果他的產品不能讓顧客獲益,那么這個企業一定不會長久,一個老板如果員工在他那里得不到基本的物質滿足,那么員工一定會揚長而去!凡是在員工身上算計的,在顧客面前耍小聰明的企業沒有一個長遠的!因為這個世界誰都不傻!

    工具性文章和理念性文章同樣重要

    理念是我們經營餐飲的根本思想,也是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觀念。

    經營理念,決定了我們的餐企能做多大,產品理念決定了我們的收入能有多高,用人理念決定了我們的路能走多遠!我們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會有當下什么樣的結果!

    只要理念正確,我們就能夠及時取長補短,修正自身的企業問題。如果我們理念不正確,那么再好的工具和方案都無法落地。

    平臺上刊登的文章有時會是市井小店標新立異的經營理念,有些讀者可能會認為更接地氣更實用;有時可能登載的是一線餐飲巨頭的產品結構調整訊息。

    無論是哪種經濟實體,平臺的動作調整都反應了某個區域某個市場的行業走向。尤其是國內餐飲巨頭經營理念的升級和調整,都是對未來市場的一種預測和反映,這是一個風向標。盡管平臺身處一線城市,距離我們四線城市還有段距離!但我們餐飲人必須要做到先知先覺、未雨綢繆才能高枕無憂!

    總結:

    《職業餐飲網》這類平臺提供給我們的知識和技能不可能解決所有餐企的所有問題,因為每家餐企都不一樣。方法是固態的,現實卻是動態的。只有我們依靠自身的行業經歷和人生體驗,學習建立方法的思維,才能在當下生出最有用的方法。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推薦閱

    如何在點菜環節增加營收?服務員一定要學會這10個話術!

    餐廳該如何表達你家菜“好吃”?這四個技巧了解一下

    控制后廚成本有高招!一位老廚師長十幾年經驗總結出這3招,實踐有效!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77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6日 21:00
    下一篇 2019年8月26日 21: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