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攤賣茶飲日售3000杯 41年前的飲品傳奇

    地攤經濟走紅的背后,不僅是經濟恢復的助推,也不單是人間煙火的體現,還有50、60、70、80幾代人兒時的記憶,往昔的美好。

    在奶茶、水果茶當道的今天,飲品擺攤是否可以有新創意?

    讓我們從大碗茶、薄荷水講起……

    日售3000杯的北京大碗茶

    大碗茶風靡于解放時期的北京,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特有成茶,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加蓋上玻璃等待過路口渴的行人。

    改革開放后,大碗茶搖身一變,成為一個了創業致富的傳奇項目。

    1979年,北京各街道開始興辦集體生產服務事業,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服務群眾,解決待業青年的就業問題。

    北京市宣武區大柵欄街道辦事處干部尹盛喜東拼西湊弄1000塊錢,買了6把茶壺,7斤茶葉和100個藍邊大花碗,再加上幾張桌子和幾把小板凳…… 1979年6月,“青年茶社”就這么開張了。

    “大碗茶,兩分錢一碗,既解渴,又爽口……”這個吆喝景象,成了大柵欄一景兒。開張第一天,2分錢一碗,尹盛喜的“青年茶社”賣了60.08塊錢,合計3000多碗!

    隨著尹盛喜的大碗茶開張,全北京也紛紛涌現出多家相似的茶攤。有報道稱,1979年夏季,北京一些熱鬧的街頭重新出現了很多茶攤,一些青年在那里滿腔熱情地賣大碗茶,供汗流浹背的過往行人去暑解渴。從早到晚,顧客絡繹不絕。

    2020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中再次提到大碗茶在改革開放初期,解決就業問題的往事。

    同樣是6月,41年后地攤經濟開始復蘇、崛起,這是歷史的輪回還是時代的巧合?多年后,或許在眾多擺攤人中會再出一個尹盛喜,一個傳奇大碗茶。

    薄荷水 老四川的時尚記憶

    茶飲攤,絕不僅僅是現在的產物,早在民國前全國各地皆有各自特色的飲品攤。

    在四川,薄荷水是當地老一輩人中經濟實惠,又帶點時尚感的夏日飲品。一個板凳,一把茶壺,幾個玻璃杯,就是薄荷水攤的全部家當。或顧客來時倒滿,或用一個玻璃蓋蓋上,顧客來時即飲。

    這一“風景”,直至上個世紀90年代,仍在四川的電影院或文化館等門口盛行,一杯水的價格在5分-8分之間。不過,此時“蓋茶”不再是薄荷浸泡,開始出現了糖精、色素之物。

    細算下來,這也算是最早期的“調制飲品”。

    涼茶 從防病健身到時尚潮流的變遷

    涼茶”既不涼、也不是茶”。它是廣東、香港、澳門地區民間常用復方或單味土產草藥煎熬而成的飲料。2006年5月20日,涼茶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記載,涼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306年。

    相傳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嶺南,由于當時瘴癘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藥,他所遺下的醫學專著以及后世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其配方、術語世代相傳。

    而在廣東地區,涼茶攤、涼茶鋪隨處可見,成為廣東的獨特風景。但又因其口味的局限,多年來,未普及全國。

    2005年后,“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汶川大地震捐款2億,以及口味本身的大眾化改良,讓這個傳統飲品走向全國。2017年,王老吉進軍現調茶飲業,開出王老吉1828,讓涼茶躋身“時尚行列”。

    涼茶從最初的防病健身,到如今的潮流茶飲,算是一段完美的“蛻變”佳話。

    90年代后 甜品攤當道

    90年代后,飲品攤上的產品開始出現變化。涼茶、薄荷水、大碗茶不能再滿足“腰包鼓起來”的消費者們的需求。

    取而代之的則是甜蜜、豐盛的各種甜品。

    90年代中、末期,飲品攤的品類主要以酸梅湯、綠豆湯為主,而此時奶茶攤、果汁攤則開始采用起了冷飲機,以解決冰塊緊缺帶來的煩惱。

    而后,湖北的糊米酒、川渝的冰粉、廣西的燒仙草、福建的四果湯、臺灣的刨冰,則以特色小吃的身份開始與傳統飲品攤們開始了市場爭奪、

    而他們的出現,也在多年后,為奶茶甜品化、杯裝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在上海擺攤多年的“血糯米奶茶”,則給全國數千家,各門派的“阿姨奶茶”們創造了商機無限。

    2000年左右,鮮榨果汁、鮮榨谷物汁的概念開始風靡。一臺榨汁機開啟了數萬人的創業路程,無論是當年的芒果冰沙、還是花生、玉米汁,或是如今的各類水果茶,都有榨汁機、冰沙機們的參與。

    在榨汁飲品中,有一門技術為“壓榨”。橙子、甘蔗為這類鮮榨飲品最多的原料,橙汁一般在景區出現較多,5-10元一瓶。而甘蔗汁則在縣城、四線城市最受歡迎。

    這一時期,完全可以看作是新茶飲“最初的形態”。

    2020年 步入“攤位秀”時代

    2020年,隨著“人間煙火”的重啟,奶茶擺攤成為了最熱話題。從小桌椅到移動車,民間擺攤人開始“”八仙過海”。

    一個小推車,將隱藏的面板打開,拿出儲藏的原料或半成品,一個移動飲品攤就成了。為了吸引消費者注意,用干冰冒冷氣,制造仙氣飄飄的感覺。

    小推車不夠用,那就來個三輪車或者電動篷車,經濟實用,或大氣時尚。讓你在街頭巷尾隨意穿梭。

    如果你覺得這些都不上檔次,那就開著保時捷去賣奶茶吧。賺不賺錢不重要,主要交個朋友。

    賣涼茶、賣水果茶、賣奶蓋茶你都覺得不夠潮,那就來個COSPLAY,擺攤賣“孟婆湯”吧。回頭率百分百。

    按此推算,王婆西瓜汁、馬可波羅冰淇淋、葛洪涼茶、賈寶玉酸梅湯也將如期而至。

    再回到41年前,尹盛喜開大碗茶攤做的一份市場觀察:那時的天安門周邊除了有幾處照相攤外,沒有其他商業。天安門廣場天天游人如織,渴了累了連個喝水的地方都沒有。看到這個情況,尹盛喜想到要是在這兒能擺個茶水攤,準能火!

    大碗茶攤的火爆有改革開放政策的助推,但本質還是切合了需求。

    擺攤也好,開店也罷,皆為商業,將需求與“眼球”結合,才能完成一場精彩的“攤位秀”。

    6月6日—6月12日

    / / / / /

    打造飲品行業最全原料平臺

    直播活動

    爆款體驗

    免費索樣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三月 制圖|單純審核|木果果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753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9日 18:30
    下一篇 2020年6月9日 20: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