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京味包子鋪火遍匈牙利,還開在人家最美的教堂邊上,簡直堪稱包子屆的Hermès啊~
蒸餃10塊一只,包子30塊一個,一碗面要150……
想吃的人卻排到了教堂門前,不明真相的朋友以為排錯隊伍,跟旁邊哥們兒打招呼:“嗨,這邊是進教堂的隊伍嗎?”
“不,我買包子……”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
這家包子鋪叫“BaoBao”,濃郁的中國風讓99.9%的人都以為是中國設計師的手筆。
可其實設計師Eszter Laki,是土生土長的匈牙利姑娘。
齊肩短發,白皮膚藍眼睛,活力滿分的90后外國妞兒,怎么看都不像,會跟中國包子打上交道。
可幾次遠東旅行改變了她的命運。
第一次在街巷吃到包子,姑娘還分不清包子、餃子、饅頭,但卻一下迷上了它。
熱乎松香的面皮,多汁飽滿的肉餡……簡直是上帝賜予早晨最好的禮物!
但傳統包子鋪都是沿街小店,狹小臟亂。
憑什么這么好吃的食物只能存在街角?
Ester決定要親自設計,超越LV,比肩愛馬仕!
說做就做,回到匈牙利Ester已經想好包子鋪的名字,就用包子的漢語發音——“BaoBao”。
Ester將logo設計成印章,紅色的使用一下子便有東方風情。
選址則定在了圣·伊斯特萬大教堂旁邊——歐洲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街上咖啡廳、甜品店和酒吧交替,典型歐式街景,開一家中國風的包子鋪顯得瘋狂。
但Eszter卻堅持認為,只有加上包子鋪,這條街才是完整的。
這個匈牙利姑娘心中,包子本就是高大上的食物,包子鋪自然也要逼格滿滿!
從門口進去
蘆葦編織的席子墻,懸掛的編織吊燈
充滿了東方風情
營造出質樸的中國氛圍
燈光下
中國紅和地上銅錢造型的圖案
讓食客進入熙熙攘攘的市井民巷情景中
木桌竹屜,好不熱鬧
還有隨處可見的漢字
無一不彰顯著中國的傳統氣息
讓食客一下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古國
常來的甚至能流利寫下蒸、煎…
▲收銀臺
▲廚房
開放式的廚房設計
也經常吸引食客圍觀
揉面、和餡、上籠、出爐
每一步都清清楚楚
原來中國包子是這樣做出來的
這樣的驚嘆時常發生
Eszter將細節渲染到餐廳的各個角落
店鋪的logo鮮明的刻印在蒸籠上
特制的歐式醬油瓶
在這里竟一點兒也不突兀
而為了保持這種東方風情
在BaoBao,刀叉都不被提供
唯一允許使用的餐具便是筷子
要想在BaoBao吃飯
學會用筷子是必要條件
可設計吸引人進來吃
而真正能否留下食客
還是要憑味道說話
如何才能做出地道的包子呢?
Eszter為此專門設計了手工印章
古色古香的中國印章
一出現就受到了食客的喜歡
但這可是非賣品
在顧客享受完美食后
店員都會給顧客一個單子
填寫滿意度和建議改進的地方
填寫完后,會向顧客
贈送蓋有店鋪印章的便簽
中國游客的意見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在一次次改良中
包子越來越有老胡同的味道
店里打工的北京丫頭成了試吃員
甚至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地道!”
這些細節點滴促成了BaoBao的成功
在一堆豪華的咖啡館、酒吧中
這家包子鋪卻成了最有逼格的存在
哪怕要等上50分鐘食客仍絡繹不絕
風靡了整個匈牙利
隨著包子的成功
BaoBao也不再局限于包子鋪
更多的中式餐點出現在了菜單上
除了蒸餃、春卷
甚至還有蘭州風味的牛肉面
接下來,BaoBao甚至打算推出麻婆豆腐
這道菜被他們認為最能代表中國
在做出正宗京味包子后
調爺也很期待匈牙利廚房里
做出正宗四川味兒來
補課時間
今天餐謀長?為大家分享一個視頻
《願望》
▼
請不要介意這是一個廣告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全球設計網 編輯/俊亦
轉載請注明出處
……
這里不是媒體,也不是平臺,
其實就是一個聊餐飲的地方,
當然,我們也聊點其它的,但一定是有營養的。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
《餐謀長?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版權/加群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