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650 年歐洲第一家咖啡館(位于英國牛津)開業距今,咖啡館文化已有 365 年的歷史。而咖啡館成為歐洲市民日常的聚會場所則是 17 世紀后期的事了。
最開始,喝咖啡是貴族的專利。教會喝咖啡是為了禱告時能更集中精力,皇室一族喝咖啡,用現在的話來說叫 zhuangbility。而普通市民對咖啡則一無所知。
中國的咖啡館文化尚處于兒童期。
很多人純粹為了追求某種狀態而開咖啡館。
這本來沒錯,可大多數人因為盲目地追求那種狀態,而忽略了對咖啡本身的鉆研學習,也忽略了店鋪的經營之道。
于是,就在你每天上班的路上,不經意間就會有新的咖啡館誕生。
同時,在你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不經意間就會有熬不下去的咖啡館關門大吉。
不過,今天給各位介紹 10 家非常值得一去的咖啡館,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久經考驗,口口相傳~
你可以不去,但不許不知道~
四只貓咖啡館位于巴塞羅那蒙特斯街上,在西班牙語中,“四只貓”就是三五個人的意思。1899 年,17 歲的畢加索在這家咖啡館里舉辦了他的第一次展覽。
咖啡館大廳今日仍掛著畢加索當年個展時的復制品畫作,內部的陳設與裝潢讓人仿佛回到巴塞羅那的黃金年代。
而如今四只貓餐廳最重要的資產,竟是這些文人雅士很久以前在此喝咖啡時留下的草稿及涂鴉。
這是一家名字聽起來都十分浪漫的咖啡館。
它位于巴黎左岸,以古羅馬女神 Flore 為名。
1865 年開始營業,因經常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于世。據說畢加索、薩特、托洛斯基和周恩來都在那里喝過咖啡。
花神咖啡館曾見證了歷史上很多重要時刻,它是“存在主義”的啟蒙地,是超現實主義的誕生地,還經常出現在徐志摩的散文中。
聽說這里的咖啡價格也很讓人驚喜,喝上一杯,再來份甜點,大概幾百塊吧!所以我決定,等我有錢了,我再去
玻蔻咖啡館誕生于 1686 年,是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館。 沒有咖啡就不能寫作的大文豪巴爾扎克曾經常在此出沒。 拿破侖當年因無法支付咖啡錢而留下一頂帽子做抵押,如今那頂帽子就在進門左手邊懸掛著,很有歷史感。
不過,店內的裝飾太過奢侈,讓普通人有種難以親近的感覺。
位于西班牙廣場前的安提柯咖啡館創建于 1760 年,是羅馬最古老的咖啡館。
因為咖啡館的第一任主人是個希臘人,所以也有人叫它古希臘咖啡館。
大理石桌面,帶靠墊的椅子,身著燕尾服的服務員,以及數不清的鏡子….無處不流露出古典與優雅。
感覺上圖中這神情嚴肅的服務生有點像溫特沃斯·米勒對不對?就是那位在《越獄》中扮演邁克爾·斯科菲爾德的冷峻帥哥
但也有人說像他在劇中的哥哥——多米尼克·珀塞爾飾演的林肯。
金杯咖啡館始建于 1946 年,坐落在羅馬的地標“萬神殿”附近,是一家幾乎所有來此地的人都會去的咖啡館。
只需聽店名就知道這是家實力派咖啡館。因為“金杯咖啡”指的就是經過大多數人品鑒后獲得一致好評的擁有最佳萃取率和最佳濃度的咖啡。
不管是游客、普通商人,還是政治家、名流,金杯咖啡館都是在羅馬品嘗意式濃縮和卡布奇諾最好的地方之一。
幾百年來,咖啡館成為與音樂、華爾茲并列的維也納“三寶”。
中央咖啡館位于奧地利維也納一區 Herrengasse 街 17 號,比鄰宏偉的菲爾斯特宮。這家開業于 1860 年的中央咖啡館有講不完的故事。
走進中央咖啡館,迎面就是阿登伯格的塑像,他坐在椅子上,手放在咖啡桌上。他曾在這家咖啡館寫作,后來遇到施尼茨勒,得到賞識,走上文壇。
今天人們對他的作品都不太熟悉,卻大多知道一句廣告語——“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說的就是阿登伯格與中央咖啡館的關系。
如果世上有些文藝腔調的咖啡館,愿意在門口樹一塊小黑板,寫上一句文藝腔調的名言,那么阿登伯格堪稱始作俑者。
他曾經寫下這樣的詩句:
“你如果心情憂郁,不管是為了什么,去咖啡館!
你所得僅僅四百克郎,卻愿意豪放地花五百,去咖啡館!
你仇視周圍,蔑視左右的人們,但又不能缺少他們,去咖啡館!”
Odeon 咖啡館位于蘇黎世湖邊。數十年來,這里是各國知識分子經常光顧的地方。流亡的作家、畫家和音樂家都把 Odeon 作為自己的第二個家。
包括克勞斯·曼、貝尼托· 墨索里尼、斯蒂芬·茨威格、詹姆斯·喬伊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列寧等一眾社會文化名流都曾是這里的常客。
據說,達達主義就發祥于此。
位于西雅圖派克市場 1912 號的 " 第一家星巴克 " 建于 1971 年,是全世界喜歡星巴克咖啡的人們到了西雅圖必定會去的地方。
因為星巴克原本是賣咖啡豆的,所以店面裝修得像倉庫一樣,最早也并沒有桌椅可供休息。
但還是有很多游客來到這里,寧愿站著品嘗,也要在這里點上一杯咖啡,試圖尋找到星巴克咖啡最初的味道。
星巴克門口的玻璃櫥窗前,經常有街頭藝人抱著吉他深情演奏。
來的人每天都不一樣,演奏的風格也不同。
要是哪天能湊去聽個現場版,再用蹩腳的英語跟他們交談幾句,呵呵呵~~~
位于上海徐匯區的魯馬滋咖啡館,店面小巧,裝修簡約、舒適,進到店里的人往往有種相互之間的熟絡感。
Rumors 是印尼語,譯為“朋友家”,也恰恰概括了這家小店給人的感覺。
這家咖啡館采用法蘭絨沖泡咖啡,能萃取出咖啡所有特性,并把各種優秀特性完美結合表現出來。
在魯馬滋安靜的欣賞一杯杯手沖咖啡的誕生,無所事事地消磨上一個下午,這是任何街頭美式不能媲美的享受!
在日本北海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星野度假村 Tomamu,以美麗的云海景觀聞名中外。這里有一個被稱為距離天國最近的咖啡館,它便是云海 Terrace。
在這里,顧客可以俯視山下,漫天云海觸手可及。
在人間待久了,偶爾去云上喝杯咖啡,體驗一番夢游仙境般的感受,真是幸福啊。
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