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當勞與肯德基現磨咖啡的區別,與星巴克相比潛力巨大

    餐飲不離家,在人流這么旺的地段呆著,在你多吃點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多喝點;在你想吃才來的基礎上,當然希望你想喝的時候也能來。通過引入價格更高的飲品——現磨咖啡,自然可以提升ARPU(人均消費額)或者吸引更多客流。

    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是個老品牌(1993年就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成立了),在2010年的時候開始在國內大力擴張;而肯德基意識到咖啡這個舶來飲品在中國逐漸被人接受以及對于連鎖的重要性,在2014年底和2015年初,才開始大力升級以前的咖啡品質推出現磨咖啡。

    產品和定位來說,兩者的區別大

    麥咖啡有單獨的門面或者柜臺及品牌在運營,麥咖啡目前都屬于麥當勞餐廳中的“店中店”,有獨立的點餐柜臺、配備專門的咖啡師、有較高檔的咖啡機,還配備甜品等,并提供更為舒適的沙發座椅。而肯德基的現磨咖啡就是在原有柜臺銷售,并未設立獨立的售賣柜臺和座位區。

    肯德基一般提供6種左右的咖啡產品,價格最便宜的美式咖啡10元/杯,而最貴的產品是19元的摩卡。這個價格不僅遠低于星巴克和Costa Coffee位于30元左右的均價;而且也低于麥當勞的咖啡價格,麥當勞里的麥咖啡最便宜的小杯卡布奇諾為12元,大部分中杯產品集中在13至19元,大杯則在20多元。

    從咖啡的推廣效果來看(利用語義分析找出在麥當勞及肯德基中可能消費了咖啡用戶的概率),消費咖啡用戶的概率變化與幾次大事件吻合得很好。從下面的圖表可以看到:

    2010年麥當勞力推麥咖啡之后,消費咖啡的比例明顯上升,但是在兩年后,這個比例持續下滑五年之后,2014年底及2015年初,肯德基跟進大力推廣現磨咖啡(去吃肯德基的同學們都會留意到,北上廣深的肯德基門店都會問一句要不要咖啡或者往套餐里免費送咖啡),消費咖啡的比例也是明顯上升,目前基本上與麥當勞的比例追平。

    從咖啡拉動人均消費額的效果來看,使用的指標是:咖啡用戶消費額/平均消費額-1)x100%。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于一般用戶的人均消費額。

    在麥咖啡推廣以后, 這個趨勢更加明顯,估計咖啡的作用更多不在于推高人均消費額,而是在于吸引更多的客流。但是在2014年之后,在麥當勞中,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卻出現高于一般消費者的趨勢,而且這個premium還在逐步拉升。難度麥當勞的消費者已經完全認可咖啡,在買漢堡的同時補上一杯咖啡?

    肯德基之前一直沒有主打主推咖啡,只是在小范圍嘗試,所以在大力推廣現磨咖啡之前,咖啡用戶的人均消費額低于普通用戶,甚至這個差額比麥當勞的還大。而且隨著2014年底及2015年初主推現磨咖啡之后,這個差額進一步擴大,估計和大力做活動促銷引來不少客流有關系。

    肯德基和麥當勞咖啡與星巴克及Costa的區別及優勢

    論品質及環境: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不過,有時候星巴克實在太擠了,而麥當勞提供了咖啡區+快餐區的雙倍面積,讓人感覺很舒服。

    論價格:星巴克/Costa>麥當勞>肯德基

    論覆蓋:肯德基和麥當勞完勝

    論交叉銷售的機會:肯德基和麥當勞更有機會在銷售早中午餐的時候,順便銷售一杯咖啡,畢竟很少有人專門去買星巴克或者Costa的正餐。但是面臨的挑戰是,中國人是否已經養成習慣在吃正餐的時候來一杯咖啡?從麥當勞目前發展的曲線來看,它或許正在實現;而肯德基今年才剛剛開始,推廣力度很但效果未知,一切都在路上。

    來源:知乎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524.html

    (0)
    上一篇 2015年6月26日 18:49
    下一篇 2015年6月27日 07:3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