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O2O第三分戰場:點菜,將開戰!

    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


    餐謀長導讀:團購,餐飲O2O第一分戰場;外賣,餐飲O2O第二分戰場;點菜或將成為餐飲O2O第三分戰場。第三分戰場參戰隊伍有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口碑、美味不用等、悠先點菜、二維火、微菜單、麥豆米、客如云、點單寶等,各有側重。



    前記


    點評,完成了讓用戶和餐廳對互聯網的“信任(信息)”階段;


    團購,完成了讓用戶和餐廳在互聯網的“消費(交易)”階段;


    外賣,完成了讓用戶和互聯網對餐廳的“參與(增量)”階段;


    點菜,或將開啟讓移動互聯網對餐廳的“改變(系統)”階段;


    預訂、食材供應鏈、CRM、ERP、品牌、廣告…………


    正文


    從餐飲O2O的發展歷程來看,點評來得太早,進入市場相對溫和;直到2010年之后,團購、外賣才先后卷入千團大戰、外賣廝殺當中,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餐飲O2O戰場,拼的是VC的資金支持、商戶的資源積累、創始人的魄力開創、團隊的執行效力和整體的戰略格局。


    戰爭,在戰后才會被知道其意義。團購,成了餐飲O2O的第一分戰場;外賣,成了餐飲O2O的第二分戰場;點菜或將成為餐飲O2O第三分戰場。


    餐飲O2O第三分戰場參戰的“隊伍”有“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口碑”、“美味不用等”、“悠先點菜”、“二維火”、“微菜單”、“麥豆米”、“客如云”、“點單寶”等,只是各有側重。


    大眾點評的點菜業務,億歐網此前報道過,大眾點評自成立以來,已在餐廳推薦、預約預訂、支付結賬、會員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方面布局;投資美味不用等兼顧排隊定位等布局,投資多個ERP公司為了改善餐廳系統,投資鏈農為了改善餐廳食材供應鏈,用閃惠顛覆團購,點菜取代套餐,投資邁外迪布局WIFI。


    其創始人張濤曾言,大眾點評扮演的是一個推動整合的角色,讓訂單數據至少能夠互通,降低商戶的轉型成本;只要在每個環節里稍微幫助商戶改善一點點,累積起來,就是難以想象的巨大收益,對商家、對大眾點評、對整個行業都是百利而無一害。他嘗試“用一臺Android系統的收銀機去替換那些通常只能做一件事情的收銀機”。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組織和后臺系統初步融合,產品逐步探索差異化。其將干嘉偉負責的到店餐飲事業群列為產品第一重要的位置,而到店餐飲事業群的具體業務包括餐飲團購、閃惠、預訂、點菜和餐飲廣告。在其產品探索差異化方面,點評點餐業務希望可以持續發力,期望藉由業務滲透到更多決策后行為,積累數據,未來精準營銷到菜品+強化商戶掌握;并加快北京和上海兩城市的覆蓋速度,培養用戶習慣,可在搜索時篩選點菜。


    “點評+美團”后的第一個戰略布局推出“點菜”功能,形成“預訂+閃惠+點菜”等的服務閉環。


    這無疑刺激了同在BAT三大互聯網巨頭體系里的百度糯米和口碑,目前兩者對于點菜處于開始布局階段,前者采取的措施為投資并購,后者采取的措施為開放型平臺。


    這里有一個“點菜”功能在餐飲O2O戰略的窗口期問題,麥豆米創始人胡洪預測,大概僅有6-12個月的時間。


    難道就沒有以點菜為切入點,將系統植入餐廳內部的“有眼光”的玩家嗎?他們后期形成數據,影響其菜品和會員的營銷方式,試圖突破并解決消費者選、點菜的痛點,影響其消費后的決策行為。


    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早在去年,美團就做過一個叫“美團餐廳”的項目,其類似“悠先點菜”“微菜單”模式,即采取點菜輕模式,當時項目由干嘉偉負責,但由于C端和B端的壓力項目未繼續下去。


    美團圍繞團購多布局“T”字型戰略,大眾點評則通過投資石川科技、天財商龍、上海智龍、廣州黑馬、食為天信息等餐飲管理軟件公司,試圖借力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閉環。但國內的餐飲軟件市場多形成“地頭蛇”之勢,系統難標準不說,其實際多為生產商而非經銷商,實際與餐廳接觸的地推人員是中間的經銷商公司,他們代理的軟件公司并非只有一家,一般談一個商戶時會帶足高、中、低檔產品,達到出單必成的效果,但這三檔產品未必是同一生產商家。所以,經銷商只負責銷售產品,不負責普及產品和平臺的連接知識。


    美味不用等從排隊切入,后引入點菜,是點菜市場除大眾點評有強大的商戶資源外的一個特例。


    2013年4月,美味不用等成立,它的功能包括排隊等位、餐位預訂、移動全能POS、大數據等功,提供給用戶智能用餐體驗,提高餐廳到店率、餐位利用率,為餐廳多平臺引流,提高經營管理效率,為餐廳實現增收。其于于2013年10月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融資;2014年8月獲得經緯中國和信天創投投資的A輪數百萬美元;于2015年1月完成天圖資本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2000萬美元B輪融資;于2015年10月完成由大眾點評網、百度、中信資本、天圖資本、經緯中國投資的約1億美元融資。


    其創始人及CEO謝新法表示,美味不用等估值近20億元,源于開放和市場占有率。其開放合作態度代表,引入互聯網巨頭流量,為餐飲商家與移動用戶連接服務,將餐飲商家二維碼和CRM系統連通,與眾多餐飲軟件商、外賣公司等數據打通,實現智能化全套餐飲解決方案,用互聯網思維重構餐飲業生態,優化傳統生活模式。


    除此之外,大嘴巴和悠先點菜都發展的不是很順利。


    2013年7月,自助點菜應用“大嘴巴”成立,它是國內最早做點菜的平臺,創始團隊是原阿里巴巴COO李琪。在2014年5月,大眾點評投資大嘴巴5000萬元,但后期“大嘴巴”因在北京市場難拓展、未找到盈利點、資金鏈斷裂等因素撤離北京退回上海。


    彼時“大嘴巴”的模式為對接傳統餐飲管理軟件的API接口,實現線上和線下結合,調試完成一家餐飲需要5-7天的時間,而全國層次不齊的餐飲管理軟件達到2.5萬家,對接每一個餐飲的API接口有很大難度,線上和線下可以打通但是復制起來很慢,而且是依附在第三方的軟件上對接。


    2013年9月,總部在杭州的點菜平臺悠先點菜(當時因為注冊問題暫叫“優先點菜”)成立,先后獲得滴滴打車天使投資人王剛和原阿里資本、甘其食天使投資人李甲虎等人的金額為8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紀源資本(GGV)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2015年7月獲得騰訊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元。


    同時服務于B端和C端的悠先點菜只做點菜不做預訂,其平臺上商戶類似淘寶賣家的輕模式;在發展方向上,悠先點菜要做平臺,受技術及模式影響,還需克服用戶違約、空號等問題。在發展過程中,曾面臨全面大洗牌從頭再來的經歷。彼時其創始人侯峰曾對億歐網表示,悠先點菜未來將逐步實現悠先點菜在點菜社交屬性上的預想;逐漸積累用戶的使用數據,將用戶飲食信息以菜品維度相組織,為商家和用戶推薦近距離、被點頻次高的菜品;第三方面,悠先點菜可以根據其92%的在線付款率、54%的提前點菜率為商家提供菜品采購參考并參與到其食材供應鏈的環節。


    但問題來了。


    用戶提前在手機點菜或支付后,到店仍需要和服務員對接,類似團購的驗證碼對接,服務員需要第二次輸入后到餐飲的管理軟件到達后廚。如此操作不夠便捷。


    一個平臺從業者給我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不能打通線上和線下那么餐廳就要同時并用兩套系統,一套是線上的服務于手機點菜的用戶,一套是線下的服務于不用手機點菜的用戶,用手機點菜的用戶服務員需要二次輸入到達后廚,如果點的菜售罄或者上菜時間慢,就又存在退菜換菜等問題,每天的財務要對兩個系統的賬,還有其他補差價、添彩等問題都無法通過一個輕模式的APP可以完成,不僅僅無法幫助商戶精準化營銷降低人力成本,反而降低了餐廳的效率,擾亂了餐廳的正常運營。


    那如何做是一個較為行之有效的方式呢?


    目前,餐飲信息化已有雛形,多數餐飲商家都有自己的收銀管理軟件,這是餐廳的核心系統,類似人的“心臟”的作用。


    是否可以通過這個核心系統將傳統的手工點菜方式演變成點菜寶直接分類打印到后廚提高餐飲的運營效率,商家會愿意為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買單。


    據了解,大眾點評目前正在與天財商龍的孵化項目吾享網絡等合作平臺做占據餐廳“心臟”的事情。一般餐廳會采用多個團購、外賣平臺進行營銷和提高增量,但點菜管理系統一般只用一套,因為如果要換的話需要一定的成本和培訓成本,尤其是對于連鎖餐廳而言。這意味著如果誰能占據了餐飲該套系統的位置,即可享有話語權,當然,這需要技術和產品絕對過關。


    如果在餐廳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升級,用一臺安卓電腦替代原來的PC收銀系統、收銀小票,后廚無線連接電腦,直接按主食、熱菜、涼菜等進行分類打印是否可行?


    對于做這件事的平臺,有強大的UGC模式和量級的商家資源的平臺有覺得的優勢,美團和大眾點評是準備將餐廳的線下消費全數搬到線上;百度糯米和口碑呢?美味不用等、悠先點菜、二維火、微菜單、麥豆米、客如云、點單寶等其他獨立玩家又將以何種姿態存活?


    后記


    文章發出后收到的經典反饋分享給大家:


    微菜單創始人魏巍表示作者最后以疑問收尾,但對點餐市場認識非常到位。需要補充幾點:堂食點餐場景極其復雜,完全不同于團購外賣排隊,如果照搬模式顯然是行不通的,這里有幾個問題:客人已經到店,堂食點餐的屬性是平臺還是工具?如果是工具,平臺基因如何能做好?提前點餐需要到店驗證串碼,本質上還是團購,和店內點餐有什么關系?餐飲系統多如牛毛餐廳不愿輕易改變,教育成本如此之高,是直接顛覆還是先做連接?在團購增長乏力,外賣泡沫四溢的今天,越來越多目光轉向堂食,但這是個絕對存量市場,不僅要應對從B到C的消費習慣全面改變,還要同時具備傳統餐飲經驗和互聯網思維并打通任督二脈,重要的是,堂食是幾千年來餐廳的絕對戰場和生存命脈,空有熊熊的改造烈火沒有無私的犧牲精神怎么俘獲餐飲業者閉關自守的心?點餐是餐飲的根基和未來,一點兒也不簡單。


    石川科技CEO徐光爭告訴我,石川科技已完成O2O點菜閉環產品的開發,現開始在推廣,研發產品叫達店通,以點菜為切入點。包括線下自助點菜和線上APP點菜閉環。重點是,其不做線上點菜,而是為第三方平臺點菜落地提供通路。目前已在上海和大眾點評合作試點。


    客如云創始人彭雷同我講,客如云就是在做軟硬一體,云端結合的升級商家端信息化底層架構的產品。以上文章中提及的問題,現在客如云的OnPOS都已解決,因為其將商家的收銀系統已完成更換,這才是未來最大的機會,不僅局限在收銀,還有預訂,排隊,外賣,會員系統,供應鏈系統等的商家全業務saas化解決最完整的方案。目前,商家端全部升級后,消費者可以遠程實時預訂,遠程排隊拿號,餐廳物理布局圖上訂位,點菜,看到菜品銷售情況和估清情況,下單直接到廚房,吃晚飯手機查看賬單并結賬,手機打印發票。


    業內人士留言評論稱,大眾點評想做的Android機,其實客如云早就在推了,只是,點評已經有C端的優勢,進入B端推廣相對容易;至于做與店內餐飲系統的對接,技術沒有問題,13年由企業已經在做了,唯獨地推成本高,這是最大的問題點菜平臺出巨頭外發展最大的問題。

    相關閱讀:大眾點評再推O2O新招:在線點菜

    大眾點評與美團宣布合并后,大眾點評仍在加速餐飲O2O(線上到線下)布局,進一步完善餐飲消費體驗閉環。


    近日,不少大眾點評用戶發現,App里面在一些餐廳出現“點菜”鏈接,進入后可以隨時隨地選擇菜品,并在線點菜、下單、完成支付。據了解,這是圍繞“閃惠+”戰略推出的重量級產品,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將線下消費搬到了線上。“閃惠”讓用戶可以在線買單。目前, 大眾點評在餐飲O2O行業率先提供餐廳推薦、預約預訂、排隊等位、點菜下單和支付結賬的全套解決方案。


    截至11月4日,點菜產品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已經覆蓋全國近6000家商戶。“我現在可以提前點菜,縮短等待時間。選擇困難癥爆發的時候,也可以參考圖片、點贊數來點菜。”上海用戶汪小姐說。一餐廳的服務員說,使用“點菜”功能的顧客,點菜時間一般比其他顧客縮短四分之三的時間。


    大眾點評介紹,開通點菜功能的餐廳,整體看來,下單數量有20%的提升,菜品的用戶推薦數增加了10倍。


    公開數據顯示,到今年10月,餐飲品類的“閃惠”交易額已經超過團購。行業人士認為,從整個O2O行業來看,“閃惠”顛覆了代金券,而“點菜”則將顛覆“團購套餐”,進而徹底顛覆團購這種與消費決策和體驗路徑都相違背的模式。這不僅讓用戶的消費場景更加順暢,也讓商戶的營銷更加精準和更具自主權,提升餐廳的運營效率。


    10月8日,大眾點評和美團正式合并,中國O2O領域最大的公司浮出水面。


    分析人士認為,合并前,大眾點評和美團各有側重,點評側重用戶消費決策入口和到店支付,美團則側重團購。合并后的新公司,在餐飲領域必須打造閉環服務,將到店之后的一系列消費體驗環節搬到線上,將是新公司在未來的戰略重心之一。


    “大眾點評近兩年頻繁投資布局餐飲ERP(企業資源計劃)廠商,并在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上加大投入,未來點菜直接和ERP系統徹底打通,加上現有的閃惠支付,將實現技術直連,實現了天然的技術排他性門檻。”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美團、大眾點評正式合并!以后點菜咋整?

    美團和大眾點評聯合發布聲明,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將成為中國O2O領域的領先平臺。新公司將實施Co-CEO制度,美團CEO王興和大眾點評CEO張濤將同時擔任聯席CEO和聯席董事長,重大決策將在聯席CEO和董事會層面完成。


    兩家公司 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包括高頻到店業務,同時將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推動行業升級。

    大眾點評CEO張濤表示:“過去這些年兩家公司有競爭也有差異化,幫助1000萬商家服務好10億消費者,是兩個團隊共同的追求,合作是大勢所趨,是兩個團隊的共同選擇。


    O2O行業前景無比巨大,合作后大家將會發揮各自優勢,加快產品創新、深化服務和行業拓展的步伐,給消費者和商家創造更多價值,促進O2O生態圈的建設,促進行業發展。”



    美團CEO王興表示:“非常高興能跟大眾點評合作,這讓我們能在O2O領域有更多的精力給消費者和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有更多精力開辟新業務和進行產品創新。合作符合雙方團隊以及投資人的期望,合作后將產生化學反應,我對共同開創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本交易得到阿里巴巴、騰訊、紅杉等雙方股東的大力支持,華興資本擔任本次交易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




    交易細節


    另有消息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的交易細節:


    1、美團、大眾點評現有股東將權益注入新組建的境外公司(仍采取VIE架構),比例大致為7:4。這個架構意味著大眾點評暫時擱置了拆VIE回A股的計劃。但鑒于在A股上市的諸多優勢,美團、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美大”選擇A股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不過,根據《商業周刊/中文版》獲悉的合并條款,這個比例接近5:5,而非7:4。


    2、與此前滴滴快的、58趕集的合并類似,美團和點評合并后將采取聯席CEO的人事制度。不過,可以想見,由于美團份額大,創始人王興也更加強勢,兩個CEO的制度設計將是一個過渡方案,很快大眾點評原有團隊將從新公司中慢慢退出,最終由美團接管。


    3、合并后大眾點評的業務重點是低頻、高客單價業務,如婚慶、會展等,不再參與高頻、低客單價領域的價格戰、補貼戰。這也是投資人希望看到的結果。


    4、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公司,紅杉資本將成為最大股東,比阿里巴巴和騰訊所占的股份都要多。而華興資本是此次合并的財務顧問。

    對于兩家的合并,網友們并不是太感冒,只是關心今后團購時是否還有優惠。但截止目前美團和大眾點評方面似乎還未對此做出回應,從慣例來看,今后優惠還是會有,但不會像以前那么瘋狂了。就像之前的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

    ▲我們每天不一定是原創,但是一定是最有“營養”的。
    餐謀長聊餐飲營銷學習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來源:億歐網,
    由餐謀長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餐飲品牌營銷 | 第一學習平臺
    《餐謀長聊餐飲》


    有興趣聊餐飲品牌營銷可加我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780.html

    (1)
    上一篇 2015年12月6日 22:36
    下一篇 2015年12月7日 08: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