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新零售”的元年,它算得上是實體商業轉型道路上,直指消費痛點、挽回了消費者芳心的一把利劍。
伴隨著這樣的市場環境,帶有新零售標簽的品牌也越來越多,它們借著一切的“新”模式,開始快速開店,大力布局全國。
新式茶飲
喜茶、奈雪の茶、莓獸的百家門店
2017年,新式茶飲成為餐飲行業的一個閃光點,其中以喜茶為首的茶飲品牌突破了傳統茶飲市場的低迷狀態,開辟了新的消費領域,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歡。
據我們統計,2017年,茶飲業態的品牌數量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的5萬平米的購物中心休閑餐飲業態中的占比達25%,開店數量占比為31%。
從這一數據能看出,隨著消費者對茶飲體驗的不斷升級,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式茶飲不再是他們的首選,新式茶飲的門店體驗、品牌文化和產品口感更加符合當今消費者的習慣。
同時,這類新式茶飲以新式營銷手法在年輕消費者心里播下”種子“,一改他們”喝東西必去星巴克“的消費習慣,最終加快了新興茶飲品牌在市場的占有率。
2017年,是新式茶飲快速擴張跑馬圈地的一年,喜茶、奈雪の茶、莓獸分別新開86家、32家、140家門店,這背后是一個龐大的新式茶飲消費市場的形成,也是各大明星品牌冉冉升起的發展戰略。
喜茶
不可否認,喜茶的出現,顛覆了整個傳統茶飲市場的商業模式和產品形態。
據喜茶方面介紹,僅在2017年間,就開出了46家門店,是2016年開店數量的一倍,并走出珠三角開啟了全國擴張的步伐,新進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5座城市。
不過,目前來看,喜茶門店數量還遠不能滿足消費者,排隊現象依然上演。在一線城市布局的喜茶門店中,每天客流量達1500人左右,單日銷量3000余杯。
對于2018年的拓展計劃,喜茶方面表示,會繼續加快拓店步伐,門店數量會較2017年增加一倍,尤其會在一線城市深耕,并在在空間上做更多的探索。
回首喜茶在2017年的經營之路,他們做了四種嘗試和創新:
●嘗試推出不同特色主題店:開在Prada的旁邊的黑金店,少女心的粉色店,有手沖茶的LAB店,與獨立設計師合作推出的白日夢計劃店,讓消費者看到多元、“不一樣的喜茶”。
●與不同領域品牌進行有趣的跨界合作,為品牌注入新鮮感,與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增強情感交流和共鳴。
●開發茶飲周邊衍生品的軟歐包品類,打造加入軟歐包的“喜茶熱麥”門店形態。
●慢慢搶占一線城市的茶飲市場,最終分割茶飲市場大蛋糕。
奈雪の茶
從某種意義上講,奈雪の茶算是喜茶的同類競品,但作為2015年成立的奈雪の茶,從起初門店的布局就與喜茶不同,走出了不同的商業之路。
其在深圳占領市場后,2017年開始加速開店,陸續進駐廣州、東莞、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杭州、武漢等城市。
據奈雪の茶介紹,2017年其全年開32家新店,2018年底全國門店數量預計達到100家。
有一個原理:“在消費者的潛意識中一個品牌的特征能代表相應的品類,而每個品類中只有三個品牌能占據人們的心智。”
奈雪の茶則是選擇將新式茶飲和歐包的融合,來分流同品類之間消費者的喜好,力爭占據現代消費群體心中茶飲品類中的前三名。
莓獸
如果說喜茶和奈雪の茶是家喻戶曉的新式茶飲品牌,那莓獸,就是一個在地域上成功占據人們心智的新式飲品品牌。
據莓獸方面介紹,2017年,莓獸在全國開出140家門店,其中3家是直營店,其余是加盟店,并以杭州為中心,成為當地消費者的“網紅店”。
莓獸之所以在一年之間開出如此多門店的原因之一,是在于其走的是加盟模式。
同時,門店的呈現形式也采用與IP結合,并通過IP來研發除茶飲以外的周邊衍生品,比如,雨傘、筆記本、水杯、手機殼等等。
在產品上,它避開了喜茶和奈雪の茶融合芝士的口味形式,選擇了用“莓果”這一食材打造飲品的差異化。
據莓獸介紹,以杭州嘉里中心門店為例,在40㎡的面積中,人均消費22~26元,門店的日均營業額最高可達到3萬元,每天近千的客流量。
一句話總結
茶飲品牌依然逃不出市場飽和的怪圈,但行業空白點還是有的,就看你怎么去發現。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新店商研習社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