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3619的高票數,進入2015中國快餐網絡排名前八位,武圣羊雜割再一次用數字刷新了整個行業內對于這個用單品打天下的羊湯品牌的記憶。
最初了解武圣羊雜割是因為他的品牌創始人——王剛。據說,行業內都是這樣評價他的:歷經“三起三落”,縱橫“餐”海沉浮,成就羊雜割品牌的鼻祖級人物。三次都以慘淡經營結局的創業歷程,并沒有消磨王剛對于經營好一家餐廳的執著,2009年,他帶著5萬元來到北京,開始了他的又一次創業之旅。
【武圣羊雜割創始人 王剛】
武圣路上一家只有6張桌子的街邊小店,武圣羊雜割就在這里開門營業。當時,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就是這么一家不起眼的街邊小鋪經過5年的發展,光是在北京區域就發展到50家店面的規模,根據搜集來的數字顯示,在當時,武圣的單店面積不足100㎡,桌位幾十,卻創造了一日最高翻臺達21次,毛利70%,凈利30%,一年創造了近2億元的流水的記錄。這樣的數字砸下來,我們不得不驚呼武圣羊雜割的聚人效力,“羊湯品牌第一人”的地位根深蒂固。
是什么原因讓那么多人為一碗小小的羊雜湯“喊話”,使其成為國內快餐排名榜上異軍突起的杰出之作?
餐廳快速盈利的顯性基因:單一品類,快速復制
武圣的成功在于:說到我想喝羊湯,腦海中第一想到的一定就是武圣羊雜割。在武圣羊雜割產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使得每一次出品都能給顧客一樣好的感受。留住顧客的秘密,就在于留得住顧客想要的味道。比如,一碗羊湯規定肉2兩,一碗羊雜規定雜是1兩4,在給顧客點完餐后都會上秤去稱,確保量上的統一,羊骨湯的熬制也嚴格規定是4小時,選用羊的哪部分棒骨也有相應規定,在經由中央廚房1:1配送給各個門店。統一配送,統一配量、統一味道的標準化流程管理,讓武圣成為了食客想喝羊湯時的首選,沒有之一。
說到這里,大概也能解釋得清為什么短短5年在北京地區,武圣能開夠50家店面的關鍵,因為單一品類好規范、好管理,所以也便于復制。
餐廳快速盈利的隱性基因:產品為王,定位一碗喝出幸福感的羊湯
熟悉武圣的人都知道,武圣從不透過公眾平臺做營銷、搞宣傳,只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專心做好每一碗羊湯。對于選材,武圣羊雜割在內蒙古錫林浩特有自己的養殖基地,均選用2—3年羊的羊棒骨進行熬湯,湯肥而不膩,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對于定位的消費人群,深得受80、90的口味推崇。對于定價,人均19元的價位足夠親民。做符合大眾消費水平的羊湯,讓他們喝出滿滿的幸福感,把健康的元素傳遞給他們,這也是武圣羊雜割事業的初衷。做品牌,口碑的沉淀成為其快速盈利的隱性基因。
當然,讓武圣成為羊雜割這一單一品類的鼻祖品牌,不僅僅是上面提到的幾點內容,伴隨著餐飲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植入,我們還會為大家呈現更多的依托于數字支撐的品牌分享,敬請期待吧!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