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時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很多年輕人在餐廳吃飯時,選擇吃什么、喝什么好像從來都“胸有成竹”——“網上說這道菜好吃,我們試一試。”他們所指就是那些美食網站。
既然大家都喜歡聽別人推薦,或者看評論尋找自己的“真愛”,那么餐廳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菜單上進行引導:顧客想點什么,你說了算!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方式,趕緊關注吧!更多創意營銷可查看“歷史消息”。
換個角度推薦菜品,效果立刻不同!
——《餐飲時報》報道
高級餐廳的菜單中會有這樣一頁:廚師長推薦或者特別推薦。但這是自己推薦自己,《餐飲時報》認為,更巧妙的推薦應該是旁觀者。現在,菜單普遍缺的就是引導顧客消費的話題:菜單除了讓顧客知道要吃什么以外,精美的設計也是體現門店思想的載體,如果都像剛才提到的年輕人那樣對看菜單不感興趣,菜單也僅僅是形同虛設。
南京的一家包子鋪有一款“蛋黃肉包”被評為了當地美食欄目的明星產品,于是餐廳在菜單上加入了《XX欄目》推薦的字眼,從此,這款包子的銷量比以前多了幾乎一倍。
無獨有偶,慶豐包子鋪的“主席套餐”也是一樣,不僅火了一個店,也讓炒肝、包子成為“草根明星”。
有了這些思路,那我們可以如法炮制,在重點推薦的產品中加上某某推薦。比如:大眾點評推薦、《某某欄目》推薦;或者是“銷量最好、好評最多、最受喜愛”等字樣。
《餐飲時報》評論:
將這些用在促銷海報上的元素設計到菜單中,可以讓顧客的消費選擇更明確,同時也會讓菜單這樣一個本該是消費向導的道具更有料。
而門店知名度的提升則是源于這些詞語向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信息:我們推薦的產品是大家公認的;有許多人在關注我們的店;一個受關注的產品也是值得你購買的。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營銷方式,趕緊關注吧!更多創意營銷可查看“歷史消息”。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稿件,供餐飲從業同行朋友交流學習,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培訓公司及同類餐飲媒體轉載,請與本報(微信號18668979692)聯系,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相關自媒體及媒體不經同意轉載,將追究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