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人靠衣裝、馬靠鞍,適度地對菜品進行包裝,不僅提高關注率,還能提升賣價。以下圖片都為《餐飲時報》實拍的一些酒店、餐廳的熱賣產品,僅供參考。
10種特色餐具包裝
提升菜品價值
發現地:西安
葫蘆雞,是西安的傳統名菜,很多酒店、餐館有賣。西安一家酒店別出心裁,用專門定制的葫蘆器皿盛放,一下成為話題,尤其是當地人請外地朋友必來這家,仿佛這家才是最正宗的。
發現地:山東大廈
用椰殼盛米飯,按位上,不僅有米香,還有椰香,而且小巧玲瓏,綠色原生態,一下提升米飯的“含金量”。
發現地:北京彩虹春
普通的炸雞,用提籃很隆重的端上桌,燈光下一照,一下與眾不同。在座的一位同行朋友開玩笑說:“這么一打扮,這只雞說它的從美國飛過來的,我們也信。”
發現地:山東濟南皇宮大酒店
豆腐,用石磨盛,很有感覺吧?這就是錦上添花。
發現地:西貝西北菜
“每次來西貝吃飯,看到這個茶缸,總有種想要拿走它的沖動……”這是一位顧客的網上留言。這道菜在西貝叫“茶缸羊雜湯”,其實羊雜湯和茶缸哪跟哪啊,但是顧客就記住了,就想試試這茶缸到底賣的的什么羊湯。
現地:外婆家
這道菜不是器皿有什么特別,而是上菜方式值得借鑒。這只是一個普通的烤番薯甜點,在外婆家卻用一個大的長方形盤子盛放,一邊放烤番薯,一邊放專用吃勺和餐巾紙,一下感覺這道菜“好隆重”。是不是比隨便裝一盤要好的多?
發現地:外婆家
這也是外婆家的“作品”,普通的燉豆腐放在木桶里賣,感覺價值就不一樣了。人靠衣裝、馬靠鞍,就是這個道理。
發現地:山東繽紛五洲大酒店
組合菜的上菜方式,這是一道農家菜,這種上菜方式是不是更增加農家味?
發現地:南京小廚娘
這是一道豆腐菜,用石鍋按位上,黑白色很有視覺沖擊力,而且石鍋保溫。
發現地:雕爺牛腩
這是雕爺牛腩對這個碗的介紹:雕爺牛腩為這碗牛腩面,發明了一款專利“碗”——上方很厚重,很粗糙,端起來手感好,而對著嘴喝湯的三分之一,則很薄、很光滑。在八點二十的位置,開了一個拇指斜槽,為了方便卡住湯勺,端起來喝湯時,勺就不會亂動。這只碗的大小、薄厚、功能,放別的食物,別扭無比。但吃鮑魚骨湯牛腩面,則得心應手,舒適無比。換句話說,這碗面也只有放在這只碗里,才能呈現最佳狀態。——把碗當賣點了!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