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接收更多餐飲一手新鮮資訊,請關注《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個人微信:22391363
中國餐飲行業有個古老傳統,就是“以廚師為中心”。由于廚師在餐館占據核心地位,餐館也就或多或少被廚師控制。一些老板不懂烹飪,他的管理很簡單:廚師認為什么菜好,餐館就賣什么菜;廚師能做什么菜,餐館就賣什么菜。假若生意不好,就換廚師,再找一些廚師來碰運氣。這種管理有很大的弊病,不是市場需要什么就賣什么,而是能生產什么就賣什么。“以廚師為中心”符合計劃經濟,但不符合市場經濟,不是先進的模式。如果老板沒有主動性,廚師生產啥子就賣啥子,他不可能在這個圈子中玩得長久,靠這種方法搞活或者救活的企業不多。
現在,餐飲行業都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從來是名店出名師,很少有名師出名店。如果你以為靠幾個名廚就能把餐館撐起來,便很可能進入誤區。這些年冒出來的很多著名餐飲企業,老板幾乎都不是做餐飲出身,更不是名廚大師,而是從其他行業轉戰過來的“外行”。相反,有些以餐飲業大師牽頭、聚集了不少專業人士的餐館,生意卻不一定很好。廚師精通烹飪,其特長和精力更多用在技術領域,而做企業首先是要經營市場,要會管理,這正好是所謂“外行”的特長。這些“外行”在其他領域做得很不錯,市場敏感性強,企業管理經驗豐富,進入餐飲行業后,他們尊重廚師,整合各種資源,迎合市場需求開發創新產品,因而取得成功。這些品牌企業能使一大批默默無聞的廚師變為貨真價實的名廚,一些廚界精英還走上管理崗位,當上了店長、老板。
長期以來,廚師隊伍類似于幫會管理,也就是管理學家講的“團伙管理”。以地緣關系、血緣關系形成團伙,師傅徒弟老鄉親戚。很多廚師來自農村,當他找到謀生的出路以后,兄弟姊妹、舅子老表、七姑八嫂會一連串地跟著進城發展。后廚各個工序協調配合性很強,管理上有難度,而有血緣關系的人比較忠誠,干活賣力,都會給老大扎起,所以廚師長一般喜歡用自己帶出來的人。他們抱成團,形成一股力量,弄得好還行,對企業會產生良好作用;弄得不好便喪失職業操守,擁兵自重,甚至要挾企業,謀求超值利益。餐館每天要開業,時候一到便迎客備餐,幾百位客人等在那里要吃飯,一點紕漏都不能出,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廚師。萬一某位老大不高興了,引發連鎖反應,動一個就走一幫,使企業陷入癱瘓。廚師帶把刀、拿把勺就可以走天下,對企業的依賴性不強。相反,很多餐館老板對廚師倒是很依賴,造成這個行業圍著廚師轉的傳統,很多老板只能被動地被廚師牽著鼻子走。
這些年餐飲業發展很快,廚師培訓沒有跟上來,冒出很多“山寨版”廚師。經過一兩個月培訓,找個師傅學幾天,就成了“大師”、“名廚”。過去廚師學藝有很嚴格的要求,光是打雜切菜就要干三年,而現在都是“速成班”畢業,拿個廚師證很容易,買個“名廚”招牌也不難,就像前些年可以買駕駛證,弄得滿街的馬路殺手。有一家餐飲店,全店40名員工,生意一直不好,老板為我專門做了一桌菜,請我提意見。吃了幾筷子,我說一個菜都要不得,你們廚師的素質太低了。天曉得他從哪里弄來的廚師!
廚師管理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廚師比較普遍的毛病是頭腦容易膨脹,生意做好了,他的要求會越來越多。有些廚師很霸道,以為自己掌握了槍桿子,天下就是他的了,老虎屁股摸不得,動不動就鬧事。有一家新開的餐館請一名大廚帶一幫弟兄去主持廚政。這位大廚的手藝倒是有兩下子,但他自以為老板少不了他,大有“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感覺,自我膨脹到無法無天的地步。剛干了幾個月,他要求老板給他一萬多元月薪,老板說:“別的餐館每天賣5萬,廚師長才1萬;我們餐館每天只賣1萬,怎么拿得出這么高的月薪?”他說:“我不管你的生意怎么樣,我就值這個價。”還違反規定自己開小灶,每天整一桌好菜自己吃,成本越高他越敢吃;想去哪里坐上飛機就走,回來把機票一甩,要老板報賬;他要換什么人,根本不通知老板,直接把工資表甩給財務。過年過節餐館最繁忙的時刻,他把骨干廚師拉出去吃宴席,有意為難老板。有一次我去吃飯,感覺有道菜鹽沒放夠,老板把他叫過來講,他夾了一筷子試了試,說:“這菜就是這個味道!”連老板坐在一旁都說不出話來。像這樣不講道理、不聽意見的廚師,餐館要堅決除名。到現在,這個老板一提起這個廚師長,依然心有余悸。
好吃才是硬道理。但菜品是不是好吃,往往決定于廚師。廚師界甚至有“感情”、“心情”之說,就是說廚師不但要對烹飪有感情,還要有好心情。如果哪天他打牌輸了錢,心情不好,做的菜也會讓顧客心情不好。這一來,菜品質量便由著廚師的性子來決定,不可能穩定。
餐館要有個性,管理者要能掌控這種個性。廚師與老板、市場的對接做得好,生意就容易做好。特別是像我們這樣以創新、融和為核心價值的企業,管理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不能把“寶”都押在廚師身上,靠廚師來出個性。有些廚師在學校里學的是什么菜,就照本宣科做什么菜,沒有創新意識和研究精神,出不了個性。還有一些廚師習慣以自己的口味來代替顧客的口味,強加于人,這樣的個性不要為好。菜好不好應該由客人說了算,而不是廚師和老板說了算。
如果一個老板不善于品味,對菜品缺乏判斷力,他能不能讓廚師聽老板的?那很難。廚師說好,你跟著說好,如果賣得好還行,賣不好你就沒得辦法了。我覺得,老板自己上廚做菜相對困難些,但品評菜的好壞比較容易。就像是看電影,你不見得能當演員,但演員演得好不好你一眼就能看出來。當然,如果你連基本的鑒賞水平都沒有,干這一行就可能很困難,投資餐飲業時就要謹慎,否則會無所適從,很痛苦。
一些剛入道的老板以為餐飲業是廚師玩起來的,他們熱衷于高價挖廚師,讓廚師做出原來餐館那樣的菜。這不是正道,對你辦餐館沒啥子作用。凡是生意好的餐館,廚房的分工都很細,一個廚師只做那么兩三道菜。比如我們做“開門紅”的師傅,每天只做這道菜都忙不過來。一個餐廳的銷售有上百道菜,是很多人共同勞動的結果,是綜合因素起作用,絕不是單靠幾位廚師能做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廚師不可能把企業品牌、企業文化和管理也一同帶走,更不可能把最新的菜品都帶走,可能他帶走的只是淘汰了的菜品。挖廚師對餐館沒好處,挖一兩個人根本就頂不起一個酒樓;對廚師也沒好處,萬一你做的菜賣不動,老板立馬會炒你的魷魚,再從別的餐館挖廚師過來。
很多餐館采用的“包廚”方式,即由總廚帶一幫人包干廚房,基本上都會造成“老板跟著廚師走”。如果廚師是分別招來的,則相對要好些,因為這些廚師不太容易抱團。
大蓉和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廚師跟著老板走,老板跟著市場走”。市場就是顧客,哪個出錢買我的產品,我就跟著哪個走。我相信,這個理念代表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是符合市場經濟法則的。市場經濟就是讓市場來決定生產什么,而計劃經濟才是讓市場跟著計劃走、跟著生產走。大蓉和經營10年,從來不因菜品不好賣就換廚師,因為廚師做什么菜不由他自己決定,而是要聽老板的。做什么菜是老板的事,怎樣做是廚師的事,賣不賣得出去也由老板負責。這一經營理念不僅改變了菜品由廚師掌控的老大難問題,菜品的制作也由個別廚師烹制變為多名廚師協同烹制,形成規模化、標準化,最大限度消除了“心情”對菜品的影響,維護了品牌信譽。
廚師跟著老板走,廚師能接受嗎?一般都能接收。首先,大蓉和招聘的廚師,要的是基本功,企業告訴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按企業的要求做,就符合我們的用人標準;第二,我們的總廚都是自己培養的,在理念上沒有很大沖突;第三,我們對廚師非常重視,盡可能為他們創造學習機會。廚師坐飛機四處考察,大蓉和可能是四川做得最早的,也是最常見的;第四,廚師一般站在局部看問題,而老板能站在全局看問題,只要溝通得好,廚師都會信服。
廚師聽老板的,并不是老板一個人獨斷專行。老板也要善于聽取不同意見,綜合大家的智慧。推出新菜品前,內部要有一個研發、討論的過程,大多數人都說好了才推出。我的口味刁,新菜品先得過我這一關,但也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我看中的菜可能并不好賣,我沒看好的菜出乎意料地好賣。這沒關系,因為老板不是神。在企業做大以后,老板也不是指我一個人,現在店長也是老板,廚師在他的指導下根據市場需要來創新,我們也會適度介入。
中國第一家餐飲專業手機報——《餐飲時報》手機報
每月7元,最新實用餐飲資訊發送到您手機!
您現在看到的,是《餐飲時報》免費公眾微信,不是手機報
只是手機報部分往期內容,手機報內容更多、更新、更實用、更快捷!
只需您電話18660147537,18660783761,或者微信cyykb222、1411514931訂閱即可。隨時訂閱,隨時退訂,隨時換號。
《餐飲時報》公眾微信號:cyykb111
《餐飲時報》網站:http://www.cyykb.com
《餐飲時報》QQ群:282756788,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