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不在現場,員工依然熱情滿溢!這家企業怎么做到的?全是落地方法!

    導語

    這個月,我們《餐飲時報》在北京海底撈舉辦了兩場“實地探秘海底撈”考察活動,這也是餐飲界首度大規模實地探秘海底撈。

    活動開始前,當我們發出通知后,就有人問:小時,到海底撈是去學服務嗎?

    我的回答是:不是!

    我說,

    我們看到的服務,其實只是海底撈的表象和結果。

    海底撈的服務為什么好?

    海底撈的員工為什么在老板不在場的情況下依然對顧客笑得很甜、主動發現需求、感動顧客、給顧客創造驚喜?

    為什么海底撈全國190多家門店,服務質量都能保持同一水平?

    這一定是背后的機制在起作用!

    探秘海底撈考察(第三屆)即將開始——

    報名電話及微信:18668979692

    人人都是發動機——這是我對海底撈人力體系、激勵體系的總結:海底撈就是讓每個人自帶發動機,通過獨特的激勵、晉升、培訓體系,讓每個人自動、自主、自發的工作。

    以下內容,都是《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考察中全國餐飲同行最關心、提問最多的問題,《餐飲時報》總結出來,以同行們學習借鑒。某些觀點僅代表《餐飲時報》。

    海底撈微海高級培訓師在《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考察中實戰分享

    海底撈在推行計件工資。

    其中前段時間的一次改革是:一個后臺部門從150多人削減現在到70多人,工作反而比以前效率更高了、做得更好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海底撈的后臺部門也實行計件工資,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進行量化、然后報價,比如,我是什么崗位,我有多少項工作,每項工作價值多少錢,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的人都可以來競標你的工作。

    這樣,如果你的工作含金量不高,就有可能被別人搶去,如果你出價高,也會被比別人搶去。所以,一海底撈管理人員說,在海底撈想做好,就得讓自己的工作干到無可替代!

    就這樣,此部門從150多人削減到現在的70多人,工作一項沒少做,效率提高了。

    師徒制,在海底撈管理中起重要作用,也是海底撈的獨特文化之一。

    在海底撈:

    上級是下級的師父;

    優秀員工是新員工的師父;

    一個人進入企業后,在不同部門、不同崗位、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幾位師父。

    這樣,上級不僅是上級,還是師父,把管理變成幫扶,把上下級關系變成帶有感情鏈接的“師徒關系”。

    海底撈培訓師何老師說:在工作中,一聲“師父”,讓溝通變得更簡單,把管理變成幫助成長。

    海底撈“拜師禮”有四個“一”:

    一杯茶、一聲師父、一句話、一個禮物(由店里準備)。

    海底撈師徒制背后是“責任文化”,而且有一套好的機制來讓“師徒制”朝良性發展:

    1.徒弟不允許向師父送禮;

    2.定期評選“優秀師父”;

    3.拜師儀式感非常強,讓師父有榮譽感,讓徒弟有重視感。

    4.可以通過多種有趣方式“選師父”,比如借鑒“中國好聲音”模式,為“好師父”轉身。

    5.倡導終身師徒,讓即使離開的企業的人仍然有牽掛。

    第一屆《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學習現場。第三屆將與11月27—29日在北京舉辦,歡迎報名!電話18668979692

    海底撈還有一項獨特的“培訓”制度,即:以考代培

    沒有培訓,只有比賽、PK,檢查、評比即是培訓。

    在海底撈,每天門店內都有大大小小的比賽,只要想考核的東西,都可以變成“比賽”,比如微笑比賽、撤臺比賽、迎賓比賽、舞面比賽……

    員工的創造力是“比”出來的,而且評比效果遠遠大于正式的培訓效果。

    這和我們一般餐飲企業讓員工們正襟危坐培訓完全不同。

    在一般餐飲企業,一個人升到一定職位,如果再降下來,結果一般是:離職。

    而在在海底撈管理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文化,即“能上能下”的晉升文化。

    從員工入職第一天起,就會讓大家傳輸“能上能下”的文化,而且會講述之前真實存在的大量案例來讓大家理解、接受這一文化。

    因此,在海底撈,升到一定職位的管理人員,如果考核不過關、能力不足等,都可以再“回爐”,重新進入晉升渠道、一步步再考級。

    也是因此,海底撈考核淘汰下來的人很少離職。

    海底撈微海高級培訓師在《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考察中實戰分享

    制度方面,海底撈有兩個特色:

    一、制度隨時在變;

    二、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做“決策”。

    第一個,海底撈的解釋是:市場永遠在變化、顧客需求在變化、員工需求在變化,所以制度也應該隨時變化(所以,千萬不要說你家老板“朝令夕改、總是變”了,優秀的企業都是如此!);

    第二,鼓勵自下而上對各項制度提出創新和修改。比如海底撈有明確制度,幫助修改制度中的一個字獎勵300元,廢除一條制度獎勵3000元。

    沖A賽跑,在海底撈激勵機制中起關鍵作用。

    每個崗位,設計從C到A晉升通道;

    每個店面,又有從C到A的考核通道。

    C到A,設計好考核標準和機制。具體機制比較詳實,很難幾句話講完。11月27—29日《餐飲時報》探秘考察中,會專門分享,感興趣可報名參加。

    這樣,員工從入職第一天,從上到下,全部進入“沖A賽跑”,每個人都有目標,每個店都有目標。

    海底撈“投訴是真愛”

    在海底撈,服務中有句話是:投訴是真愛!

    一旦遇到顧客投訴,海底撈管理人員向大家傳遞的思想就是:留住顧客、變成忠誠顧客的機會,終于來了!

    試想想,當一線服務人員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處理顧客投訴時,是不是角色和心態都完全不同?

    如何考核店長?

    ——海底撈不考核營業額、不考核利潤,只考核顧客滿意度

    如何考核店長,也是《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考察中,同行們最關系的話題。

    海底撈培訓師何老師說:海底撈對店長的考核,不考營業額,不考利潤,只考核顧客滿意度。

    這樣,具體到了店面,就不會為了短期效益和短期利潤而犧牲顧客滿意度。

    比如:今天的青菜不夠新鮮,如果考慮利潤,就會直接端上客人餐桌;如果考慮顧客的長期滿意,這盤菜就會不上了。

    有了長期、持久的顧客滿意,營業額和利潤自然就有了。——這是海底撈考核機制的邏輯。

    如何考核顧客滿意度,這也是一套制度,11月27—29日《餐飲時報》探秘考察中,會專門分享,感興趣可報名參加。

    探秘海底撈學習中,有位餐飲同行問海底撈創始人之一施永宏:海底撈計劃一年開店多少家?

    施總說:“在海底撈,開店不是公司說了算,而是店長說了算!”

    在海底撈,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店長,就開一家店;海底撈開店以“人”為根本,不以“計劃”開店。

    而且,海底撈店長有培養新店長的責任和義務,只有自己的徒弟“出徒”了、能獨立開店了,這家門店才有資格去開新店。

    而且,值得提的一點,一般餐飲企業會讓新店長留下守老店、成熟老店長去開新店。而在海底撈恰好相反,他們讓老店長繼續堅守老店,保住后方、穩下心來做持久經營,讓新店長去開拓新店面。

    其中的道理,值得同行們思考。

    好消息——

    《餐飲時報》探秘海底撈考察(第三屆)即將開始:

    原則:只講落地方法,不講空洞理論!

    時間:11月27—29日

    地點:北京

    報名電話及微信:18668979692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尊重原創,任何平臺、網站轉載務必請帶以下圖文及微信號。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沒裝修,不玩營銷,100平米店竟月入50萬?

    2.如此菜單設計,毛利至少升5%

    3.路邊烤串店的新生存法則:進駐購物中心

    4.掀起“水貨”旋風的57度湘,又出新品牌:吃飯皇帝大

    5.什么神器讓餐廳一個月回本?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63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19日 09:41
    下一篇 2016年11月19日 20: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