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話在企業界正流行:所有公司都是媒體公司。 我們經常會驚訝:為什么有些企業的產品、故事、甚至內部活動都可以成為“新聞”、狂轟濫炸我們的耳朵和眼睛? 其實,這些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傳統廣告”,而是,他們把企業玩出了“自媒體”的特質。 放到餐飲行業中,有些企業經常上“頭條”,天天有“故事”,其實也是“企業自媒體”功能運用的原因。 大道理不必多講。對于大部分處于中小企業、花不起大價錢來公關媒體的餐飲企業來講,做好自媒體營銷最實效的、最接地氣的第一步就是: 設一個新職位:新媒體運營官。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什么是新媒體運營官?
微博和微信公共號的出現,讓餐飲企業直接面對外界自由地發出自己的聲音。這種變化,讓企業獲得了傳播自由的同時,也面對一個新的更大挑戰——大部分企業擅長把產品銷售給客戶,卻不擅長把理念和故事傳播給用戶,餐飲企業更是如此。
新媒體運營官的職責,就是把企業“媒體化”,擅長策劃新聞點、擅長用圖文傳達、擅長把企業想營銷的內容做成故事,把企業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外界。
舉個例子——
在餐飲界,“企業媒體化”做得比較好的當屬“很久以前”,表現最佳的就是其公眾微信號的運營。它的公眾號有三個明顯特點:
一.沒有赤裸裸的推銷。
二.內容策劃“主題性”明顯。
三.線上活動可直接引流到線下。
如果你做時尚新餐飲,“很久以前”的微信營銷最有借鑒價值。
對大部分中小餐飲企業來講,很難養得起一個小團隊來做新媒體營銷,但設置一個有新媒體運營思維的一個人做新媒體運營官,十分必要。
《餐飲時報》采訪了一位剛剛進入一家知名餐飲企業任新媒體運營官,男,31歲,做了8年廣告策劃,以前主要服務快銷品行業,剛進入餐飲行業。
他說,非常明顯的感覺,餐飲行業的媒體營銷還處于10年前快銷品業的水平,還停留在產品價格、質量等層面的競爭營銷上。
為了更好了解餐飲行業,他研究了國內“大家差不多能叫上名字”的90家左右餐企的媒體營銷,基本渠道就是這些企業的“公眾微信號”。他認為,一家企業新媒體營銷水平最直接的反映在其“公眾號”內容上。
“和其他行業對比一下,你覺得餐飲新媒體營銷想做好,最應解決哪些問題?”《餐飲時報》記者問他。
最突出問題是“自說自話”
大部分餐飲企業傳播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于,自說自話,老板本位主義。
缺乏外部視角,習慣于自說自話,不考慮傳播受眾的興趣和感受,只考慮老板的感受,只是把老板的想法用老板習慣或能忍受的表達方式傳播出來。這樣的原因,造成了大批企業的微博和公共號空話、雞湯文和產品介紹滿天飛,卻沒有一點特色。
這一點,傳統餐企表現比較明顯。
新時尚餐飲,因為媒體多由專業團隊做,相對較好。
不懂第一要義是“服務”
以前,餐飲企業和顧客唯一溝通渠道就是“投訴”,所以很多餐廳張貼“投訴電話”。基于這種思路,很多企業設立微博、微信就是為了“解決顧客投訴”。
而實際上,真正的新媒體營銷,是基于“服務”的——先做服務、后做營銷。
服務,可以是超出訂餐、投訴之外的“大服務”,甚至是超出餐飲之外的服務功能。如果你研究一下“很久以前”的公眾號,其實就是如此。他們策劃的一個活動,比如5月20日的“單身派對群”,解決“單身相親”問題,并以此聚集了一幫忠實單身粉絲。
當服務做好了,營銷就會變得更高級。
功利心太強
大部分餐飲老板對新媒體營銷有太強的功利心,總是指望新媒體每天能源源不斷地直接創造營收,甚至對新媒體的訂餐數量進行績效考核。
其實,不斷培養一批愿意打開你公眾號、微博號的粉絲,愿意在你有節奏的傳播中參與進來的顧客,這比從新媒體上多訂一桌餐更有價值。
新媒體達到兩個目的:一、和顧客直接溝通;二、長期的品牌傳達和植入。達到這兩個目的,就是質量較高的新媒體了。
“說人話”是最核心的準則
無論想在平臺上發布什么,都應該向和朋友聊天一樣說。新媒體上沒人喜歡端著說話的發言者。
這么做,才能讓顧客有可能真正去關注你表達的內容,愿意參與到你的營銷活動中來,不管是大到參與意見反饋、產品意見,還是小到只是隨手一贊、隨手一轉。
新媒體運營≠不用花錢的靈丹妙藥
這是運營新媒體一定要回避的一個關鍵誤區——做新媒體運營是不用花錢的靈丹妙藥。
只有相應的投入和誘惑,才可以通過策劃各種內容和活動吸引到粉絲。所以,作為餐企管理者,還是多給你的新媒體運營團隊投入資源吧,讓他們能夠做出更高品質的內容。
餐飲業奇缺這類人!
《餐飲時報》經常接到餐飲同行朋友的電話,希望能介紹“懂餐飲新媒體運營”的人。實際上,這類人,最缺!
新媒體營銷最近3年才真正被餐飲行業重視,才有這方面的人才流入這個行業。因此,即使是知名餐飲企業里的新媒體運營官,也是從外行業進入逐漸成長的。
餐飲新媒體運營官,
工作內容有哪些?
“你覺得,餐飲行業的新媒體運營官職位,應該做哪些工作?”《餐飲時報》記者問。
做品牌的“活招牌”
互動起來!成為會說話的公司:企業需要一個人物形象!
即使是在菜市場賣菜,吆喝的總比不吆喝的生意好點。新媒體運營官的責任之一,就是為企業吆喝,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做什么,并解釋我們做的事情對顧客有什么好處。
“動起來”,是關鍵。主動去跟粉絲互動,主動去表達自己,并耐心去傾聽粉絲的需求。能發揮這種功能的,絕對不是靠牛逼的計算機技術,而是靠一個活生生的富有感情的人。企業里的新媒體運營官,就是充當這樣一個角色。
這種吆喝分為兩種,除了自我的表達(媒體報道、品牌特點等),還有對輿論的引導。因為顧客在接觸品牌的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甚至誤解,這時候就需要有個人去進行話題引導,為好的言論助力,把不好的言論圓回來。只有這樣,網絡上流傳的關于你的品牌的傳說才是漂漂亮亮的,這會反過來反哺品牌的信任度。
新媒體運營官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把通常官網上的官話套話用顧客聽得懂并且喜歡聽的方式表達出來,消滅假大空,讓企業形象更接地氣一些,這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內容的基本要求。
和粉絲聰明互動
每個餐飲品牌在跟用戶接觸的過程中,總會有摩擦有火花,有點贊的也有抱怨的。新媒體運營官應該是對粉絲反饋最敏感的那個人,第一時間發現大家是怎么說你的。
對于點贊的,要及時迎合,推波助瀾,把贊美聲狠狠放大;對于抱怨的,也要及時安撫和解釋,把負面言論使勁壓下去。粉絲對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一顆種子,自媒體人應該對好的種子進行悉心培育,把壞種子扼殺在搖籃里。
出彩的策劃勝過廣告
在自己的企業自媒體上發聲,策劃、制作內容,這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難的。
新菜品上新、假日營銷活動、優惠券發放,甚至是招聘信息等等,這些多元化的內容都需要新媒體運營官負責,但是如何把這些植入到策劃的主題中,需要策劃的真功夫。
一篇好的內容策劃,勝于一次投入巨大的廣告營銷。
內容制作的方法太多了,形式也太多了,沒有一套統一的方法論。但是無論做什么內容,以下幾個問題是需要考慮清楚的:
所做內容能否挑逗起顧客的興趣?
能掀起多大的顧客參與度?
通過什么方式能夠達到線下轉化?
需要注意的是,沒有營銷目的內容都是耍流氓,但是從內容到營銷的過渡或者說內容與營銷之間的平衡也是很考驗功夫的。
建立合作關系
除了要跟粉絲對話,新媒體運營官還要跟各種行業伙伴進行友好洽談,混進各種圈子拉攏各路人馬為企業搭建關系,進行宣傳推廣。合作方式多種多樣,付費的免費的都有,該怎么發揮就看具體情況了。
最后——
很多餐飲老板都在談總經理、店長的重要性,在談廚師長的重要性。
下一個,
應該談“新媒體運營官”的重要性!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一餐企被誹謗用“地溝油”,生意降一半!別著急:借勢營銷反守為攻,美譽度不降反升!
2..趣現象:60歲父親,一店開18年沒換過菜; 35歲兒子,常創新卻做不過父親。咋回事?
3.離職員工泄憤原企業,瞬間發酵網絡,幾十萬人轉發,深圳一餐企叫苦不連!餐企的另一種風險,老板不得不妨!
4.誰說商超店不能做明檔?明檔點餐、廚師現做、熱火朝天,這家商超店一下與眾不同!
5.很多餐飲人被忽悠了!做餐飲,千萬別信這些“至理名言”!
6.2016年席卷餐飲界、超視覺震撼力的海鮮大菜——海鮮大咖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