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翻臺4.97次,旺店“食在不一樣”八大“不一樣”
《餐飲時報》/報道
1.不一樣的客流量
短短幾年時間,食在不一樣已有7家門店,日接待客流超過 7000人(每個座位平均翻臺4.97次,每桌翻臺6次以上),年均接待超過2520000人次,被顧客稱為“不一樣風景”。
2.不一樣的性價比
“食在不一樣”的宗旨是做綜合性價比最高的餐廳,即在“口味”、“價格”、“環境”、“服務”四個方面同時下手,在同類的餐廳中做到顧客心中的“綜合性價比最高”。因為,對于顧客來說,“口味”、 “價格”、 “環境”、“服務”都是需要的;而對于餐企,在當前的環境下,單純專注于某一方面顯然都不是明智之舉,比如單純專注“口味”,不利于連鎖;單純專注“價格”,容易淪為惡性競爭的犧牲品;單純專注“環境”,成本投入過高;單純專注“服務”,人力成本高。總之,只偏向任何一方面都走不通。所以追求綜合性價比是“食在不一樣”慎重考慮后下的決定。
在創立之初,食在不一樣就以“健康安全的精致家常菜”為主要定位,在人均消費40元左右的細分市場中,將產品銷售結構比例設定為:米飯茶水3%,新菜上市22%,酒水其他(白酒1%,啤酒1%),甜品1%,蔬菜類5%,營養自榨果汁3%,點心主食2%,經典推薦菜14%,鹵菜4%,主打招牌菜13%,無國界菜4%,熱菜23%,湯煲類4%。
因為根據食在不一樣餐廳經營者羅董的思路就是,食客消費回歸理性,性價比高的產品才是消費者的心頭好,哪怕是在高成本的一級商圈開店,“吃得好,吃得值,吃得放心”的運行理念也不能變。為了達到極至低消費,結賬時產生的零頭,收銀臺會自動幫忙抹掉。
幾何裝修風格
3.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食在不一樣有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定位方向:
a.菜品風格:湘菜為主,融合地方菜;
b.菜品數量:50個熱菜;
c.人均消費:40-50元;
d.營業時間:9:00-21:00;
e.門店面積:400-600M;
f.餐位數/臺位結構:45-59個;
g.翻臺率:3次;
h.目標顧客:年輕女性;
i.環境風格:工業風簡約風格;
j.服務風格:交互式風格;
k.營銷策略:O2O線上營銷方式;
l.顧客綜合感受:安全、舒適、實惠、快速;
m.團隊氛圍:快樂、學習、向上氛圍;
n.績效機制導向:工資、績效、分紅;o.主要競爭對手 快時尚連鎖餐飲。
商業模式財務指標:a.成本率:42%;b.費用率:30%;c.利潤率:20%;d.彈性收益:2%。
4.不一樣的交互式自助服務
食在不一樣提倡“交互性服務風格”,增加食客體驗的樂趣,并增加餐廳和食客之間的良性互動。食在不一樣設有專門的區域放置裝餐具的木籃子以及餐具。剛進食在不一樣餐廳門口,就可以看到收銀臺上有一行溫馨文字提示:餐具經過15分鐘以上100 攝氏度高溫煮沸消毒,請您放心使用。按照指示,食客可以到制定的區域,提著木籃子自己取餐具,找座位。然后再到座位上用IPAD自己點菜,然后安靜等菜,不到15分鐘菜品便會陸續送上。這樣,既節省人力又增加食客體驗,一箭雙雕的收益,確實不一樣。
桌面上安裝了IPAD點菜終端
5.不一樣的VI和品牌理念
在這個品牌層出不窮的年代,消費者應接不暇,一切的新理念、新想法,如何讓消費者迅速認知、認同并成為粉絲與傳播者,就需要餐廳經營者不斷的闡釋、教育,并營造良好的溝通。
食在不一樣有著一套非常與眾不同的VI,首先它LOGO的第一個字,是將“食”字上面的“人”部直接轉換成了一個鮮紅的“碗”的形象,既形象,又容易讓人記住,讓人過目不忘。
其次,食在不一樣有一個很溫情的品牌故事《只因有你-just for you》,很容易激起食客的心靈共鳴,讓人心中充滿美好的情感。這個貼在餐廳門口墻壁上的“溫情告白”,引起無數消費者的共鳴,并引發了大量轉發,這在微信時代無疑為“社交分享風暴”制造了良好的契機。
獨特的VI
6.不一樣的速度
食在不一樣餐廳對顧客有4大承諾:
1、15分鐘內未上齊的菜品免費贈送
2、上錯的菜品,免費贈送
3、菜品不滿意,無條件退換
4、等位超過29分鐘,當日消費的正價菜品和下次到店消費的正價菜品均享受8.5折。
計時沙漏
第一條,顧客點餐后,服務員就會將桌面上的沙漏倒過來,開始計時。這個沙漏是店里專門定制的,里面的沙子全流下來的時間剛好是15分鐘。如果菜品超過15分鐘未上全免單。
為了實現15分鐘上齊菜,在沒有中央廚房的情況下,食在不一樣的員工會比別人早半小時上班做好配餐準備,簡化流程,十一點后全部人員迎單做菜,以保證速度。在流程方面,每一道菜品都規定好了操作流程,制作時廚房員工只需要按照流程進行就可以了。比如,以下海帶煨龍骨、國公獅子頭、剁椒魚頭、桶桶蛋餃香等幾道菜都事先將制作流程用文字表達了出來,讓員工對照操作:
A、海帶煨龍骨
準備好龍骨→將食材放進紫砂湯罐→加水至8分滿→將紫砂湯罐放進蒸柜進行蒸制1.5小時→取出后將姜片挑出→配底碟和湯勺出品
B、國公獅子頭
在碼斗內打開一個雞蛋→將雞蛋放進蒸柜內蒸制→在24CM鼓形鍋內放紅棗、當歸、雞蛋、蔥花、醬油→準備好蒸制好的獅子頭→將獅子頭側入鼓形鍋內→配回紋架和湯勺出品。
C、剁椒魚頭
將切好的魚頭擺在容器內→淋蒸魚鼓油等調味→加剁辣椒,均勻覆蓋→放蒸柜內蒸6-8分鐘→撒蔥花加熱油→配支架出品。
D、桶桶蛋餃香
在18CM紫砂汽鍋內加板栗墊底,上面加排骨→將10個蛋卷均勻擺放→進蒸柜蒸制→蒸好后取出→撒蔥花→加蓋配底碟出品。
7.不一樣的“會說話”服務細節
食在不一樣是一家“會說話的餐廳”,從進門開始,顧客就會發現許多溫馨的詞語,放佛一個個無生命的物件在對顧客訴說著情感話語,整個餐廳,仿佛是身邊一個親切的朋友。比如,杯子和碗上面都印了宣傳語—“會說話的餐廳”;“毛巾桶說:把疲憊和煩惱都扔給我”;“熱毛巾說:請帶上我,我會為您帶走疲憊”;“書報架說:等候的時候,我會一直陪著你”;“洗手間說:一個連洗手間都打理不好的餐廳,絕不是好餐廳”;“大人的柜子說:您可知道這兒擺放著我的一片真心,所以千萬別客氣”;“寶貝的柜子說:萬一為您的心肝兒考慮的不夠周全,一定記得告訴我”。
餐具上印著“會說話的餐廳”
此外,食在不一樣一些有意思的服務行動細節也是一大亮色,除了硬件設施、菜品、價格之外,為此,食在不一樣還設計了一些有意思的服務細節:
A、進門服務—熱毛巾
消費者進門時,服務員會遞上一塊熱毛巾,既可以增加他們的舒適感,又能緩解饑餓帶來的焦躁。
B、等位服務—免費零食
專門設立等位區,并配有各種小零食及茶水供消費者免費食用,同時等待時間超過設定時限還可享有特別折扣。
C、衛生間服務—細致周全
客人從洗手間走出來時,有專門的阿姨及時遞上一塊熱毛巾。在洗手間的柜子里,還準備了針線包、護手霜、衛生用品、梳子等等
8.不一樣的分店風格
“食在不一樣”的分店餐廳,從郊區開到商超,風格店店有特色,比如喜盈門店,采用的是綠植環抱的時尚版江南水鄉風格,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餐廳40% 的面積被綠色包圍。
而八一店的設計則是“幾何”風,從門面、地面到墻面,隨處可見幾何圖形,屋頂更是采用高難度不規則凹凸設計。室內各個區域各種幾何空間搭配使得餐廳整體有一種朝氣,高腳凳子長條桌的酒吧氛圍、木質的座椅以及開放的廚房也為餐廳增分不少。開放的廚房可以讓顧客看到廚師的一舉一動,而不用擔心廚師不規范的操作,吃得更放心。
來源/中國吃網
《餐飲時報》報道
NO.20150409期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