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毛九每天客流量10萬人,靠的竟是這3個字

    紅餐商道 餐飲財富智慧分享會系列報道

    餐飲人現在都愛琢磨商業模式,可漸漸地就會發現不管怎么做營銷,做培訓,都無法抵達消費者的內心了。九毛九日均賣出5萬碗面,他們是怎么解決這個發展中的問題的呢?

    在紅餐網主辦的“2017餐飲財富智慧分享大會(廣州站)”上,九毛九董事總經理羅曉軍分享了人*情*味三個字。

    近幾年,餐飲人越來越愛琢磨商業模式,大家都希望能定下一個好模板一勞永逸。但往往也是在這個過程,忽視了消費者真正的情感訴求。可能漸漸地,你會發現不管怎么做營銷,做培訓,都無法抵達消費者的內心。

    那到底怎么樣才能和消費者走得更近呢?九毛九董事總經理羅曉軍,在紅餐網主辦的“2017餐飲財富智慧分享大會(廣州站)”上,和餐飲朋友分享了演講主題——人情味。

    有意思的是,此“人情味”并非我們平時聽到的那個“人情味”,他把這三個字單獨拆開,并把“人”、“情”、“味”如何形成閉環說透了,毫無保留地為我們揭開九毛九企業文化的秘密。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130家直營店,6000名員工

    九毛九從原來在海南、廣州,跨區域到北京、天津、南京、武漢幾大城市,目前直營店超過130家,員工超過6000人。

    日賣50000碗面,服務100000人

    九毛九每天賣出的面條超過5萬碗(平均每分鐘賣出34碗),每天服務10萬位客人。

    也就是說,員工加上顧客,九毛九每天直接接觸的人就有十幾萬,可想而知,“人”在這個企業有多么重要。

    01

    九毛九賣的是什么?以山西面食為主的中餐廳,人均50~70元。用羅曉軍的話來說,九毛九不像單品店那樣吸引眼球,是大眾的日常消費品。

    消費群體是誰?

    九毛九到底是做誰的生意呢?家庭?情侶?羅曉軍告訴你兩個字——街坊,周邊住戶、工作一族、家庭、情侶都在這個范疇。

    為什么要做街坊生意?他們會重復購買。高復購率才會吃出門店好生意。羅曉軍認為在廣州大本營的這40多家門店,重點就是把街坊照顧好。所以,對于九毛九來說,菜是賣點,但最終還是要落到做街坊的生意上。

    工作人員是誰?

    那怎么做街坊生意呢?首要問題便是——誰來服務這個群體。

    羅曉軍說服務員給人的感覺就是,暖男,大叔!

    “我們不是靠打情罵俏去吸引別人,更多的是靠感受去打動人,使客人從內在的滿意度去靠近你、欣賞你。”

    羅曉軍這句話,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了九毛九企業的氣質,以及服務的差異化。

    顧客與工作人員形成正循環

    九毛九過去建立的客戶滿意度監測體系主要有兩部分。一、企業內部自檢。總部定期的門店抽查、檢查,對各個門店做客觀評估。二、通過大眾點評等第三方,評測門店服務星級水平。

    然而,羅曉軍認為這些傳統的評估方式,是在遠離顧客的情況下所做的,在新餐飲時代,這些遠遠不夠,他們要對顧客進行零距離調查。

    九毛九嘗試了兩個方案。

    • 第一,線上調研。截至2016年底,九毛九大部門店面實現了移動支付,只要客人買單后,手機頁面就會彈出一個問卷調查,由客人填寫,并贈送其現金券。

    • 第二,線下座談。九毛九不定期在廣深兩地的面粉群里組織粉絲座談會(九毛九把自己的粉絲稱為“面粉” )。

    據悉,目前面粉群的成員超過1000名。在過去一年的互動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忠誠程度。九毛九重新設計菜牌,他們會給出菜名、菜品的設計思路,甚至連菜譜墻上的所有文字,都是由他們提供的。今年他們也將從原來的 “不定期”舉辦,改為“每月一期”,并計劃將面粉群成員擴增到2500名。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九毛九希望通過一些列動態、量化的方法收集到面粉的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馬上由營運部門解決。一個周期后,再拿這些東西出來,了解現有的顧客如何反饋,企業是不是有所改善。

    所以,解決問題并不是終點,從顧客反饋,到內部調整,再到顧客反饋,這樣的正循環才是滿意度監測體系升級的最終意義。

    九毛九董事總經理羅曉軍講 人情味

    02

    情,你可能會簡單地理解為感情,在羅曉軍看來,是一個競爭層次。

    • 如果你還停留在產品層面的競爭,那是低級階段;

    • 到了品牌層面的競爭,屬于中級階段;

    • 到了心智層面的競爭,那是高級階段,也就是成熟階段。

    簡單來說,就是誰和消費者建立了情感,誰就是贏家,他能夠站在不同的維度和你競爭。好比農夫山泉的一句廣告語,“我們不生產水,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一句話就把其他競爭者全部排除在外。

    羅曉軍把企業和顧客建立情感簡稱為三個字——搞關系。那具體要怎么搞關系呢?

    • 首先是運營層面,和顧客交朋友的層面。從顧客進店的歡迎用語,到中間銷售產品,下單,買單,送客……這些是九毛九,也是其他大部分企業過往都在建立的一種關系。

    • 表層關系建立之后,自然是關注顧客內在的需求,而這些需求的滿足過程都是需要設計的。首先,經營了22年的九毛九,在顧客的內心認知到底是什么?尤其在大本營廣州,大家是怎樣看待這個以山西面館為主的餐廳呢?

    后來,九毛九發現了自己給顧客最關注的四個字,安全,放心

    從顧客身上提煉自身的亮點,又將這個亮點不斷地向更多顧客強化,深化。同時更重要的是,倒逼企業自身,將食品安全和健康問題,從責任感具化到“放心餐桌”的企業戰略層面,最終實現企業和顧客感情長久的維系

    03

    在九毛九,味,不僅僅是品牌傳播的工作,而是從研發、采購、供應到門店運營的系統工作。它不是單體店的行為,而是公司和品牌運作的行為,需要去做系統的設計和準備。

    • 首先是原材料。九毛九去年做了幾個動作,逐步實現食材升級。首先是面粉0添加,而后是非轉基因油,再引進丹麥豬肉、大骨頭……

    • 研發方面也加大投入。研發隊伍從原來5人增加到15人,深入開發涼菜、熱菜、面食,并不斷細化、優化。據羅曉軍介紹,九毛九每個季度的菜品都是經過內測、外測、公測幾輪測試,調整后再上市,一般會從100多個備選菜,淘汰到最后剩下3~5個。

    • 更重要的是門店環節,也就是研發出來后通過門店制作最后呈現給顧客的環節。去年是九毛九的產品年,他們會根據年初的績效和評估,建立每個月的產品稽查隊伍,對每個店進行稽查。如果分值不夠,下個月要進行補測,如果整年達不到,那么整年的年終獎都沒有。

    羅曉軍坦誠,制度剛執行的時候,每個門店都雞飛狗跳,特別擔心被查出問題,也對分數非常敏感。慢慢地,當大家習慣之后便轉化了壓力,真正做好品質。慢慢地,也能聽到顧客對企業更加良性的認知,反饋東西比以前好吃,店內的生意也自然而然變好了。

    狠抓了產品,反而贏得更多顧客的回頭,從而帶動企業利潤增長。

    2016年,對于九毛九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年。從2012年開始的連續四年,門店都是負增長,而2016年有超過一半的門店呈現正增長,也就是企業的第一次正增長,利潤比以往增長了30%,員工的薪水在去年也調整了兩次,總體升幅達到30%。

    總結

    從羅曉軍的演講分享,我們能夠發現九毛九企業文化的秘密,原來就是這樣一個閉環:提升員工素質→狠抓產品、提升顧客體驗感→提升品牌影響度、利潤→培養員工及員工加薪

    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推動、修正企業的人、情、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真正做到企業文化的人情味。

    記者 | 紅餐網_林如珍

    視頻 | 紅餐網_莊小羅 王偉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24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2日 21:16
    下一篇 2017年3月2日 21:3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