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從始自終堅持自己“想法和風格”的老咖啡人 Phil Jaber 的故事。
他從街邊小店起家,如今全美擁有19家店面,迄今獲得來自硅谷3000萬美元投資。
△
Philz Coffee創始人Phil Jaber
老咖啡人 Phil Jaber始終堅持親手為客人調制每一杯咖啡,在科技的時代,他選擇將傳統做到極致。
Phil Jaber 從10幾年前,就開始倡導“慢”節奏的手調精品咖啡,以其獨特的產品口味和充滿人情味的服務,逐漸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
現為硅谷當紅咖啡品牌,19家店中其中一家在Facebook的總部(據說是CEO扎克伯格親自邀請Phliz Coffee到總部辦公樓開店)。
2015年獲得來自硅谷1500萬美元B輪融資,迄今已累計融資3000萬美元。由Summit Partners 領投,Cowboy Ventures,Crunchfund 等跟投,投資人陣容十分豪華。
這是〝慢〞節奏的手調精品咖啡的勝利,更是一個老咖啡人數10年堅持的勝利!下面,和紅餐網一起了解一下這位老人的成功之道。
堅持慢調.one cup at a time
Phil Jaber是一個相當有個性,酷勁十足的咖啡人。他血液里流動著咖啡因,做咖啡,為了生計,也為了快樂。從事咖啡20多年,做自己喜歡做的咖啡,不輕易向市場低頭。
△
Phili最早的老店門面
2003年,他在舊金山Mission區擁有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街邊小店 Philz Coffee。(注:Mission區是美國咖啡店高度云集的一個區域,沒有幾把刷子是很難存活下來的。)當時,這家店能走多遠,或許Phil自己也不清楚。不過從開店的第一天起,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
早在十幾年前,Phil 就堅持把 Philz Coffee 做成一家主打〝慢〞節奏的手調精品咖啡館,堅持〝慢節奏生活〞原則,口號是〝One Cup at a Time〞(一次細品一杯)。這在當時追求快節奏的舊金山,真有逆勢而上的感覺。不過 Phil 堅持一路走來。
25年80款.secret in coffee
Phliz Coffee 的咖啡沒有任何高科技,并且傳統到極致——客人在他的店里喝不到 Espresso, Lattes或者 Cappuccino,只能品嘗到以純手工精調的濾泡式咖啡。口味的調制完全脫離機器,全靠手工完成。
Phil 是混咖啡豆的高手,這些風味是由Phil本人花了25年時間研發的,共有80種口味。「Philz-Coffee」跟其他咖啡最大的不同,并非傳統咖啡的味道,而是嘗起來像黃油、堅果和焦糖,喝起來超級滑順。這里的咖啡都是拼配的(Blend-Coffee),約混合二至七種不同的咖啡豆而成,再加上神秘的奶油和甜料。
這里的咖啡根據味道濃淡分為三大類,一目了然,客戶很容易選出自己喜歡的口味。現點現調,咖啡名字也很特別:soooo good,coffee of god,it’s the best……店員會細心介紹每一種咖啡特色。
大杯咖啡售價為 4美元(比星巴克貴 1美元),但喝的時候并非傳統咖啡的味道,而是嘗起來像黃油、堅果和焦糖。
美國 Business Insider 網站的編輯 Sam Clot 坦言這是他喝過最順滑的咖啡!
顧客至上.taste first
咖啡師出身的Phil,十分注重與顧客的交流。交給顧客的絕不應該是一杯冰冷的咖啡。
“嘗一口,讓我們知道這杯是不是完美~”
早年,吧臺后的他會十分仔細聆聽顧客需求,據此調整牛奶、糖等的比例。每一杯Philz咖啡都是點單之后才磨咖啡豆,做好之后,請顧客先嘗一口,試試看口味是否滿意,依據你的需求進行調整,貼心到家。
現在你無論走進哪家「Philz Coffee」分店,都能享受到這樣的服務。或許這是為什么它被美國TechCrunch 網站評價 “最友好、人性化的咖啡館”。
共同成長.grow with barista
或許沒有人比 Phil 本人更了解吧臺后咖啡師的重要性-“吧臺后面的咖啡師是咖啡店最大的財富”。Philz Coffee 始終給優秀咖啡師提供一個最好的環境和平臺。希望所有從這里成長的員工,能一起推動咖啡行業的發展。
Phil 本人現在已經退居幕后。不過他對咖啡的熱愛始終沒有減退,推廣咖啡文化依然不遺余力。只要有機會,他本人經常回到店里,現身說法,親手為顧客沖煮咖啡。
與顧客交流分享咖啡所帶來的快樂,這是一個老咖啡人最大的快樂。
來源:岙廬(ID:aolu0552)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漫咖啡:賣的不僅是咖啡,是一種生活
玻璃地板的懸崖餐廳,顧客嚇得心慌慌!
開店117年不倒,這家餐廳憑什么這么牛
花11年時間,這家咖餐敲開了3000億咖啡豆市場大門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