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4次換招牌的西貝,屢被業界和營銷界詬病。
西貝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做這件事,到底有沒有用呢?
很長一段時間,網上搜索到關于西貝的信息大多是負面的。這是為什么呢?
專業方面:包括品牌定位、產品系列等的質疑;
非專業方面:消費者對菜品、價格等表示不滿甚至非議。
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西貝花了那么巨大的精力去策劃、品牌塑造和傳播,結果怎么是這樣?這顯得理想和現實有些格格不入。
幸好,這種局面開始慢慢被打破了。
4年4次換招牌的西貝,屢被業界和營銷界詬病,現在終于開始回歸正途。盡管西貝之前走了很多彎路。但現在已經開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以下從幾個方面來談談,其實就四個字:回歸本質。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1
回歸營銷的本質
營銷始于需求,終于價值。營銷界曾經也出現過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的爭論,競爭導向也一度占據主導地位,如,只要比競爭對手做得好一點就行了,一招鮮吃遍天。當然,現在大家都知道,不管怎么競爭,為顧客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才是根本!
西貝之前走的路太過理想化和理論化。4年換4個招牌,就是過于理想化。想法是好的,要去改變,要與眾不同,想通過集天下之大成,做有情懷和理想的事情,是很好,但就是理想化。
從“西貝莜面村”到“西貝西北特色菜”,從“西貝西北菜”,到“烹羊專家”,再回到“西貝莜面村”,看似又回到了原點,但可以肯定,是經過了極大的思慮和磨礪。
餐飲的本質是什么?一個“定位”、一個“品類”,一套“形象”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顯然是大錯特錯。
我們來看看,西貝的那些投入了百萬級、千萬級的大手筆策劃:特勞特的“西貝西北特色菜”的定位,毫無疑問他們做了大量工作,一定不僅僅是幾個字就需要花費上千萬!里斯的“西貝西北菜”的品類定義,雖然比之前的“定位”少了兩個字,他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很多事情,我們身處在外面,不好評價,姑且認為這是需要探索精神吧。但對于后來的“烹羊專家”的定位,筆者是不敢茍同的,因為這跟“西貝西北菜”、西貝莜面風馬牛不相及了,完全脫離企業的實際,為了“定位”而“定位”。
所以,現在你可能就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會對以上搖擺不定的“西貝定位”吐槽和冷嘲熱諷了。
回過頭來,再說說餐飲的本質。餐飲的本質第一是好吃;第二是有特色;第三是能標準化、可復制。在目前食品安全堪憂的情況下,需要再加一條:安全、可信賴。西貝莜面村,回歸“好吃”戰略絕對是英明的。
2
回歸產品的原點
4P、4C、4R……只要在營銷上有一定的沉淀和歷練,就會發現4P的架構根本不過時,諸如4C、4R都是對營銷部分要素的淺嘗輒止罷了。產品是基礎,任何商業模式、資本金融、互聯網都脫離不了這個基礎。
西貝的菜品,說實話,大部分味道不錯,比起其他主打西北面食和菜品的餐飲品牌,個人以為好很多。
網上對西貝的負面評價主要是兩點:貴、菜品少。這也不用過多解釋,再便宜也有人會說貴;份量?還是要以質量為主吧,不好吃,份量再多也是然并卵。”
西貝此次的回歸,應當是文化的回歸,是對自己地方特色菜品類的重新認可,也是從高端到平民、從傳統到時尚的變化。
圍繞“面食”來做,做深做透,做出好味道。面食是基礎產品,高利潤產品是羊肉、羊排、羊蝎子;飲料、青菜是輔助產品。但總體感覺產品不夠聚焦,大單品不夠清晰,更不夠爆款。
“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雖然不是那種高端大氣的廣告語,但這是西貝的營銷回歸,比說什么“西貝西北菜”“烹羊專家”好得多。
餐飲而言,好吃就是王道,不同餐飲品牌有不同的模式來實現而已。例如:真功夫,把店開在商業旺區,只有不多的幾個套餐和配菜。
因為他是做流動人群的,不需要天天換菜單,只需要做到標準化和可復制;深圳的另外一個餐飲品牌嘉旺,則剛好相反,主做寫字樓和社區的相對固定人群的生意,套餐比真功夫多很多,也復雜很多,因為這些人群相對固定,幾個套餐很容易厭煩。
對西貝來說,也是一樣,需要聚焦大單品和高毛利產品,并做到標準化和可復制。對西貝這樣的老牌餐飲企業,規模和盈利同樣重要,因為規模就是盈利。
3
回歸人格化的品牌需求
未來的產品和品牌,取勝的一定不是價格戰、性價比,而是人格化的品牌,人格化品牌將是未來產品的出路和銷售的入口。人們購買一個產品,除了功能之外,更多的是滿足心理和精神的需求。所以,社交是未來很多品牌和產品的精神屬性。
價格貴、份量少是根本原因嗎?一定是偽命題,三、四個人吃一頓飯,200~300元,算很貴嗎?說貴是因為人群錯位和價值不足。
西貝的“品牌”“品類”有問題嗎?對餐飲企業和品牌來說,不是一個“定位”和“品類”能夠解決問題的,就好像加多寶并不是一個“定位”就能成功,顯然,也不是一個“定位”造就的成功。互聯網時代的品牌打法,西貝也需要開始從頭學習。
在西貝,經常看到店內的電視播放這樣的場面,西貝進入聯合國,場面盛大,潘基文講話,西貝大廚為各國政要主廚……我認為,也許西貝需要這個,但更加需要在細微處落地,潤物細無聲。
如:服務員的一個微笑,一個細小的幫助,更能打動和感動消費者,可能效果更好。當然,總體上西貝的服務還是很好的。
在社群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下,網上除了西貝的軟文和新聞之外,沒有更多的有價值的、正面的顧客評價,不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是曲高和寡?是大音希聲?不得而知。在細微處體現品牌的光輝和人格化,比強調什么高端和精英都要強。
不管怎么說,西貝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路雖長,行將遠。
來源:一塊兒開餐廳(ID:yikuaierkct),作者:蔣軍;本文已獲得授權,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西貝的野心:超越星巴克! 變味的“西貝”!別把餐廳當發廊! 4年換4次招牌,西貝在折騰什么? 西貝2015年品牌戰略年會!值得學習! 西貝賈國龍:賠了兩次一百萬,結果賺了一個億!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