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 | 農歷八月三十 | 星期五
我國餐飲相關企業三季度新注冊73.8萬家,環比增長4.4%
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假期疊加,與民生緊密關聯的餐飲行業,成為各地促進消費回補的重要著力點,全國餐飲消費恢復也迎來“加速度”。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內餐飲相關企業前三季度新增174.5萬家,其中三季度新注冊73.8萬家,環比增長4.4%。目前,我國共有餐飲相關企業約907萬家,廣東省以104萬家排名第一,山東、江蘇分列二三位。近十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穩步增長,2019年注冊量達到231.8萬家。
從企業發展情況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我國餐飲相關的企業注冊量從2014年開始加速增長,2015-2019年一共新注冊了846.4萬家餐飲相關的企業,2019年的注冊量是231.8萬家,相比十年前——2010年的注冊量(21.5萬家)增長了9.8倍。
從企業注冊資本分布來看,企查查數據顯示,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餐飲企業數量最多,有791.2萬家,占比企業總量的87%;注冊資本在500萬以上的餐飲企業數量最少,共52.7萬家,占比企業總量的6%。
堂食客流量增加,印證了餐飲消費穩步上升、加速復蘇。值得關注的是,市場消費勢頭火熱,利用線上平臺和數字化經營手段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吸引更多顧客到店消費,成為眾多餐飲商家長假期間重要發力點。
(來源:新京報)
02
北京:動態推進市場、餐飲食堂等行業從業人員核酸檢測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了解到,北京嚴格落實“四方責任”“四早”要求,毫不松懈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將動態推進市場、餐飲食堂、商超、外賣送餐、美容美發、家政保安等行業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對新從業人員隨進隨檢。近日召開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八十六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四十三次會議指出,要嚴防疫情輸入。密切關注重點地區疫情走勢,對中高風險地區進京人員迅速排查、加強管控,落實核酸檢測、醫學觀察等措施。繼續做好直航北京國際航班管控,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和閉環管理,嚴防第三國人員中轉入境進京。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嚴格落實口岸查控措施,督促承運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從業人員防護和運輸裝備、外包裝消毒。會議強調,要做好年底前各類考試防疫工作,盡快制定考試方案和防控預案。要進一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都應具備檢測能力,推進檢測基地、公共檢測實驗室建設,加強檢測新技術研發,發揮第三方檢測機構作用。同步做好采樣和檢測人員梯隊建設、物資儲備等工作。會議強調,要落實“四早”要求,加強秋冬季疫情應對。各級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加強發熱門診篩查,做好預檢分診,提高監測預警和早發現能力。嚴把院感防控關,嚴防交叉感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診所發揮好哨點作用,同時抓好流感、諾如病毒等疾病預防,加強流感疫苗接種組織調度。完善落實社區常態化防控指引,做好培訓、巡查指導和防疫物資儲備。
03
昨日,上海市政府召開2020年上海旅游節總結大會,會上透露,本屆上海旅游節共創“新空間”,共建“新模式”,共享“新體驗”,實現了“安全有序、供需兩旺、共建共享、精彩圓滿”的預期目標。2020年上海旅游節于9月12日至9月27日成功舉辦。本屆旅游節通過發揮旅游節的品牌效應,放大“流量導入”的作用,旅游及相關服務行業的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上海市生活服務消費增長明顯。
根據銀聯上海公司數據顯示,上海旅游節期間,上海地區旅游、餐飲、娛樂售票等日常消費類交易總金額為319.7億元,環比增長35%。美團點評數據顯示,餐飲消費額同比增長56.6%,休閑娛樂消費額同比增長39.8%,民宿消費額同比增長33.9%,旅游門票銷售額恢復同期9成水平。
(來源:界面新聞)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出席第三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博會昨日,由中國烹飪協會、中國國際商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在淮安國際食品博覽中心開幕。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琪、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姜昕、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江蘇省副省長惠建林以視頻方式致辭,對第三屆食博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對淮安食品產業發展提出希望。本屆食博會以“薈集高端食品,萃選精美食材”為主題,創新“線下+線上”辦展模式,設置主題展覽、專題會議、美食博覽三大板塊,搭建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平臺,深化國際國內經貿合作,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本屆食博會創新云端辦展加線下實體展廳形式,線上設置食博會“云平臺”,重點展示因疫情影響不能現場參展的境外知名食品企業和產品,同步展示五個專業展館展品,組織團餐采購直播對接、超級品牌“云嗨吃”、創意菜視頻大賽等配套活動,促進企業線上對接洽談。線下展覽位于淮安國際食品博覽中心,面積兩萬平方米,設境外食品館、境內食品館、淮安特色館、精選食材館、美食風情館等五個專業展館,展示國內外知名品牌食品、生鮮預制食材、休閑方便食品、酒及高端飲品、食品新零售終端、食品餐飲服務等。本屆食博會圍繞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舉辦國際知名食品企業高管圓桌會議、食品安全暨食品消費發展趨勢高端峰會、首屆江蘇美食網紅大會、淮揚菜美食大賽、淮揚菜食材餐飲對接會等系列配套活動,邀請食品領域的國際組織、行業協會和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網紅大咖齊聚淮安,共商產業發展,共品淮揚美食。(來源:中國烹飪協會)
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項目近日開建,進軍家庭用戶市場。而在此前,已經有多家餐飲品牌布局中央廚房體系,并轉型新零售在超市開“檔口”“小店”,重點開拓“家庭餐桌”。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連鎖餐飲企業如海底撈、外婆家、避風塘、真功夫、永和大王等均有自己的中央廚房體系。在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看來,餐飲連鎖菜品做到標準化、更加高效,必然要通過中央廚房完成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統一分揀、加工。“沒有中央廚房,餐飲連鎖企業就失去了集中采購、配送的優勢,品質也不易保障。”
在超市方面,川菜連鎖餐飲品牌眉州東坡是最早進駐超市的品牌之一,已在北京超市發、物美開了近十家檔口店。全國最大的清真餐飲連鎖品牌紫光園自7月起,進駐家樂福、京客隆等大型超市和社區,如今超市店內外的檔口已經達到70家,今年預計開到120家。
老字號聚德華天集團把餐廳招牌菜“搬進”超市。在北京永定路超市,聚德華天旗下的砂鍋居、新川面館、二友居肉餅等都設置了檔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餐飲企業進入超市,給顧客提供了更多方便的同時,也提高了老字號的知名度。業內人士分析,餐飲企業用新零售重構成本結構,擴大消費群體,尋求增量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來源:紅餐網)
“麥當勞中國不僅沒有縮減門店的計劃,還將繼續在華大幅擴張餐廳數量。”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近日表示,2020年麥當勞中國在華的開店計劃沒有變化,今年將至少新開430家餐廳,招聘18萬名員工。據了解,麥當勞上半年全球營收和凈利潤都大幅下滑,但中國餐廳顧客數量正在慢慢回暖。張家茵認為,這主要得益于中國對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取得的顯著成效。疫情讓麥當勞對中國市場更有信心。“短期來看,餐飲行業受到很大挑戰;但長期來看,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張家茵表示,麥當勞在中國的業務正處于恢復期,餐廳人流正在慢慢回暖,一天比一天好。麥當勞在中國到2022年達到4500家門店的愿景沒有改變,有機會的話,我們還會加速。麥當勞還要更“接地氣”。張家茵說,下一步,麥當勞新開餐廳大部分會在三線城市,麥當勞希望可以加快下沉的速度和布局。中國的大趨勢就是消費增長,民眾生活還會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愿望一直在,中國也有實力去實現這個愿望。
“今日油條”被“今日頭條”告了,3個月盈利40多萬,還正注冊餅多多、快手抓餅
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店鋪引起網友的注意,由于該店鋪裝修、logo與今日頭條極度相似,今日頭條將該店鋪告上法庭。據了解,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3日,法定代表人為張新亞,注冊資本 100 萬元。據說,首家店開業三月實現40多萬盈利,還開啟了連鎖加盟、某集團談合作。對于此事,今日油條創始人回應:“傍大款只是覺得好玩,要是判我輸,我只好面對。”記者從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看到,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為由,于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起訴了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燒烤者食品有限公司及鄭州市金水區今日油條早餐店。資料顯示,今日油條公司已申請注冊:明日油條、今日油條、今日豆漿、今日豆花、今日面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狀態為注冊申請中。記者在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前者在注冊后的第二天就開始申請商標,從5月至今共申請了16個商標,商標包括“今日油條”“餅多多”以及“快手抓餅”等。目前,上述16個商標目前都處于“等待實質審查”階段。部分地區豬價已跌破30元/公斤,專家:已進入周期性下跌
讓餐飲人頭疼的“二師兄”終于要降價了。紅餐網了解到,隨著產能恢復,全國各地生豬出欄價格下跌的走勢愈發顯現。
據搜豬網監測,2020年十一長假過后,全國瘦肉型生豬的出欄均價已經跌破了32元/公斤,而從全國區域分布上來看,現在價格最高省份還是海南省接近37元/公斤,價格最低的省份是黑龍江省已經跌破了29元/公斤。
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生豬出欄均價從八月初的將近38元/公斤,下跌到了現在的32元/公斤,已累計下跌了6元/公斤了,所以從全國生豬市場的整體趨勢來看,目前的下行態勢也已經基本確定,豬市已經進入了周期性下跌的通道。
據了解,目前市場整體豬肉消費并不是特別積極,32元/公斤的均價依然處于歷史高點,養豬企業的盈利也依然可觀。馮永輝還指出,受制于產能持續恢復釋放,豬價階段性反彈的空間及強度將受限,回歸前期高點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