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不漲價!食在不一樣如何擊破餐飲業“四高一低”

    六年時間里,食在不一樣從街邊開進了購物中心,環境越來越好。但比較反常的是,這個品牌的客單價一直保持原樣,人均40元左右。

    餐飲人不斷說生意不好做,很多人也總結了“三高”或者“四高”,六年不漲價的食在不一樣是怎么克服掉的?

    猛戳這里,食在不一樣羅大志與你分享

    ▲很少人相信,這樣一家店面人均只需要40元

    人均40元的“星級餐廳”,6年不漲價

    2010年,高端餐飲還沒有受到影響。相反,那幾乎是高端餐飲的一個頂峰:俏江南陸續收回了加盟店,為上市做準備;再往前一年,作為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營餐飲企業,湘鄂情變得更為躊躇滿志。

    也是在那一年,食在不一樣誕生在長沙。這個品牌沒有選擇高端餐飲,面對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記者,副董事長羅大志說,高端餐飲更像是一種生意,而不是一項事業。“高端餐飲不可復制,它所依賴的政商關系,是一種不可持續的關系。”

    理由不復雜,你的人脈可以搞定一個地方的大佬,但能搞定所有的大佬嗎?

    ▲星級的環境,為食在不一樣贏得了好口碑

    食在不一樣切了一個年輕的市場,目標客戶為20-35歲,人均40元,做“健康安全的精致家常菜”。羅大志分析,這部分人進入社會不久甚至剛剛進入,有旺盛的社交需求,但收入尚未達到頂峰。“所以,他們對于環境有所要求,更看重性價比。”

    一炮而紅,打開大眾點評網,消費者對食在不一樣評價最多的是,“實在不一樣”。而滿意的理由,包括精致的菜肴、優雅的環境和星級服務,同時又如此便宜。

    食在不一樣保持了這樣的性價比。即使到了2016年,餐飲寒冬都過了好幾輪,食在不一樣已經進了購物中心,它的客單價依然沒有改變。

    它怎么贏利,并且發展了7家店?

    節流邏輯:

    四個“省”的原則,降低運營成本

    之前做大學老師和品牌咨詢的經歷,讓羅大志喜歡用制度和技術來改善一些事情,比如員工管理。

    他直言,用工問題是所有餐飲企業都要面對的難題。“不是用工難,而是根本就招不到人。當95后甚至00后成為勞動力主力,對于他們而言不是工資多少的問題,而是給多少錢都不愿意干。”

    所以,在食在不一樣格林星城店里,就用上了一套自主開發的“餐時間智能餐飲系統”來代替一些人工,并改造餐廳的管理模式,以降低運營成本。

    在內部管理中,羅大志說了四個“省”:省人,省時,省錢,省心。

    ?省人:全Pad點餐,員工“串崗”工作

    食在不一樣正在打造一個智慧餐飲示范門店。

    具體而言,這是一個融合了點餐、交互的云端系統。“有一個點菜員在你旁邊點菜的時候,一定給你壓力。如果換成Pad點餐,就是一個零壓力的場景,點最便宜的菜都可以,這樣企業里面沒有點菜員崗位了。”

    這樣重要餐廳里就可以節省一兩個人。但最重要的是,顧客可以通過這個Pad和餐廳里用餐的其他客人交流。

    ▲看上去只是點餐的工具,它還承擔著與顧客交流的任務

    “我們都有這樣的用餐經驗,總是感覺鄰桌的菜品比較好吃,但人家是什么菜又不好意思問。”羅大志牽頭開發的這個系統,就可以讓消費者通過Pad知道鄰桌的菜單,掃一個二維碼還可以進入一個類似消費者交流群的應用,聽取其他客人對于某道菜的評價,走出餐廳,又會自動退出這個群。

    食在不一樣還調動了不同崗位,重新安排時間。“上午12點之前,傳菜員基本上沒事情,切配的人忙得要命;而12點之后,兩個崗位就互換了狀態。我們就重新調整,把他們編入一個后勤組,互相幫忙。”

    ?省時:嚴格時間管理,打造“不走動廚房”

    去食在不一樣,那個計時用的沙漏,總是會被消費者頻繁提起。

    15分鐘上菜,超時的就免單,剛開始推行的時候,廚師、服務員炸了。“廚師們都覺得不可能。我們一個廚師長說,我干了十幾年餐飲,沒有哪個老板這么要求的。”

    ▲食在不一樣的經驗證明,15分鐘足夠了

    羅大志做了分析:“無法完成無非是準備不充分、人員不熟練、工具不夠用或者菜品搭配不合理。問題我們一起來找,一項一項解決,這個目標最終就實現了。”

    食在不一樣將時間節點劃分的很清晰,比如在上午11點30分之前,所有的切配就要完成。“炒一道菜的時間,基本也就三五分鐘,如果前期準備得充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很多后廚做5S管理,最常見的是有一面墻,廚師的杯子放在一起擺放整齊,羅大志說,這是作秀。“為什么不能放在工位旁邊?廚師跑到另外一邊喝茶,總會浪費時間,我們的廚房叫不走路的廚房,廚師用的東西都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

    ?省錢:高毛利品類推薦,與消費者雙贏

    省錢,準確而言是增加高毛利品類的銷售,增加銷售額,提高利潤率。

    上述提及的Pad點餐,會結合大數據分析,在消費者點餐的時候,推薦一些搭配菜品。“比如我們的剁椒魚頭,因為比較辣,消費者用餐的時候很多都會搭配一款冷飲。在Pad上面點餐,這個系統就會自動推薦點單較多的飲料。”

    在羅大志看來,這是一種雙贏的局面。“這確實是從消費者體驗角度給出的建議,這種服務可以讓消費者感覺很貼心。對于企業而言,也能增加一些收入,因為飲料這樣的品類,毛利率還是比較高的。”

    ?省心:運用大數據,實時監測餐廳電量

    所有的老板都是最不放心的。羅大志說,老板總是會操心餐廳的各個細節,但精力畢竟有限,怎么辦?

    食在不一樣的選擇,還是利用技術。“實現對店面運營情況的實時監控,比如后廚的操作,老板可以隨時在手機上看到店里的狀態。”

    ▲借助技術,可以實時看到店里的很多情況

    而一些看不到的,則要利用大數據來輔助。“店里的溫度、濕度、PM2.5,這些影響顧客舒適感的都會量化起來。對于用電量、用水量也實時監測,每隔十分鐘采集一組數據,并形成一個運行曲線。”

    通過手機,就可以看到某個時間點用電量增加。“比如非用餐時段用電量有所上升,就可以查找是不是燈或者空調忘關了。”

    如果不借助這些,只能在月底總結的時候看到總量增加,但不能立即做出整改。

    開源方法:

    做足服務、增加互動,增加餐廳翻臺率

    這是內部的管理,可以歸納為節流。而在開源層面,食在不一樣做了很多讓人驚喜的細節。

    比如,在餐具上時髦又有哲理的話。“我們提醒顧客留意隨身物品,就會在餐具上印上‘有些東西,一分手就是一輩子’,很多女孩子就會拍下來給男朋友看。”

    ▲食在不一樣處處印有小字,餐廳時時都在和顧客說話

    比如,一進門就是一個蒸煮消毒器。“餐具消毒的方法有很多,但怎樣讓顧客知道你確實做了這個工作呢?用蒸煮,因為餐具帶著溫度,顧客能感受到。”

    再比如,推出一款酸梅湯并把它命名為“暗戀我的酸梅湯”時,面向所有的消費者做主題為“暗戀”的三行詩征集。“2000多人投稿,連我們的競爭對手、米面供應商都參與了進來。”

    這一次參與,讓很多人在喝到這杯酸梅湯時,就能想起自己的暗戀故事。“帶不來多少利潤,卻增加了和顧客之間的感情。”

    ▲帶著溫度的消毒餐具,傳達給顧客一種貼心

    因為上述的種種細心,餐廳每天翻臺達到6次,接待的人超過1000。“環境也為餐廳加了很多分,綠植做的隔斷和設計過的燈光,讓用餐環境有了小資的情調。”

    羅大志說,保持一定的利潤率是必須的,因為總要發展,也想讓員工拿到比行業高一點的薪酬。“最終,我們希望給顧客一個可以享受高性價比美食的地方,這種美食還帶著情感的溫度。”

    記者 | 紅餐網_孟北

    視覺 | 紅餐網_梁氓

    精彩內容回顧

    “不臨路不靠街”的餐廳創造6個月翻十倍神話

    90%的本土輕餐品牌,為什么都敗在它手下?

    三年四次菜單瘦身,讓楊記興臭鱖魚起死回生

    僅一家店獲得千萬投資,“邢少爺”要造美食航母

    小龍女出巢耍三刀,要做小龍蝦餐飲業態攪局者?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793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7月28日
    下一篇 2016年7月28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