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餐企業績下滑嚴重,海底撈上市有5個難關

    很多餐飲企業將上市作為目標,但上了市的餐企,日子也不好過。

    近期,一些上市餐飲企業的的成績單被披露出來,包括西安飲食、全聚德烤鴨、唐宮中國、百花村等,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如西安飲食歸屬股東的凈利潤下降了385.59%。

    被傳很久要上市的海底撈,只是一個子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請。海底撈要想上市,至少要跨過5大關。

    ▲上市,是諸多企業的目標

    上市公司成績單曝光

    整體不樂觀,都在推進轉型

    1、全聚德:勉強增長,轉型還在繼續

    作為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百年老字號,全聚德2015年報顯示,2015年年度營業收入為18.53億元,同比上升0.39%;利潤總額為18987.68萬元,同比上升6.64%。

      2015年8月8日,公司與重慶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小鴨哥”烤鴨外賣品牌在重慶當地實驗性推廣,樹立了“小鴨哥”品牌形象;在增資完成后,公司最終持有其55%的股權。今年年初,全聚德宣布啟動“互聯網+”戰略,外賣O2O著名品牌百度外賣與全聚德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2、西安飲食:每股收益同比降385.59%

      西安飲食的2015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9億元,同比下降8.57%;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65萬元, 同比下降386.13%。

      其中,餐飲服務收入為3.93億元,同比下降12.33%。生產制造業務收入、租賃收入同比則有所上升。

      餐飲市場不景氣,公司也正在經歷轉型。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面向大眾化市場,轉型調整初顯成效。此外,通過嘗試電商新模式,公司4家分(子)公司O2O微信平臺實現線上銷售收入67萬元;借力第三方平臺實現銷售收入1016萬元。

    ▲部分上市餐飲企業的成績單

    3、*ST云網(原湘鄂情):不做餐飲,瘦身為凈殼

      *ST云網從去年年底一直因重大資產重組而陸續停牌至今,尚未發布2015年報。不過,該公司近日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季報預報顯示,2015年年底,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出售資產),公司保留了團膳業務,剝離了中餐酒樓、快餐、食品加工等虧損業務。

    去年12月份,*ST云網發布了債務和解以及資產出售的公告,公司擬出售作價5.3億元的資產。資產剝離后,*ST云網將化身為凈殼。

    4、唐宮中國:純利潤下降,主打副牌

    唐宮中國2015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0.88億元,按年增加10%。純利4859萬元,下降8.7%。

      2015年,唐官中國按計劃透過跨地域多線發展擴大業務版圖并提高品牌知名度,于上海、北京、成都及香港合共開設5家中式餐廳及2家休閑餐廳。

      另外,唐官中國在2015年還成立自家品牌“唐宮小聚”及“唐宮茶點”,兩個品牌業績都獲得了理想的回報。

    新三板餐飲

    被資本冷落,甚至無交易

    在新三板,還有一些餐飲企業,比如望湘園、百富餐飲、紅鼎豆撈、粵珍小廚等。但比較尷尬的是,這些企業在資本市場并不是太熱鬧。

    今年年初,有報道對比了6家新三板餐飲企業,其中僅有百富餐飲有券商參與做市,另外5家都被冷落。

    ▲今年1月,媒體披露的新三板餐飲企業的表象

    堅持餐飲直營模式的望湘園雖然在2014年度收入規模已經達到了7億元的水平,但2015年10月16日掛牌后的四個月里,并無任何的交易信息,遇冷程度可見一斑。

    餐飲行業如此不受資本市場待見的原因可能還要從極低的凈利率說起。

    對比掛牌新三板的六家餐飲企業,賺“辛苦錢”是顯著的行業特征,平均的行業凈利率僅為3.39%。以其中收入規模最大的望湘園來舉例,其7.4億的收入中,凈利潤僅為2600萬,68%的毛利率背后是僅為3.5%的銷售凈利率。

    人工成本以及高額的租金是吞噬利潤的主要原因。

    被傳言的海底撈

    子公司上市,前景無法確定

    很多人都在盯著海底撈上市。每一年,都有海底撈上市的消息傳出,但這個餐飲巨頭好像一直都不慌不忙。

    上周,關于海底撈上市的消息劈天蓋地傳來,最終卻是一場誤會:在港交所提交IPO信息的只是海底撈旗下子公司,生產火鍋底料的頤海公司。

    頤海是海底撈集團在中國的火鍋底料產品獨家供應商。頤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海底撈成立了成都分公司,并隨后投入運營了第一條火鍋底料生產線,供應四川海底撈集團經營的火鍋店。

    ▲提交IPO的只是海底撈的子公司

    2013年,頤海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為投資控股公司,海底撈控股股東張勇、舒萍夫婦,以及馬云等人創立的云峰基金,都是該公司的股東。

    2015年,頤海的收入為8.47億元。據第三方咨詢公司沙利文公司的資料顯示,按2015年銷售額計算,頤海是中國第二大火鍋調味料生產商。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餐企上市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選擇拆分出火鍋調料公司上市比海底撈自己上市更容易。但頤海去年一半以上收入來自海底撈,這種過度依賴也為其未來發展蒙上了不確定性。

    海底撈們的挑戰

    上市要邁過5大關

    1、成長性不確定

    餐飲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準入門檻相對較低,總體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利潤空間逐年縮小。IPO后能否實現持續穩定的成長是一道坎,是監管部門要考量的問題,是投資者觀望的問題,更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2、納稅不規范

    不能規范地 “納稅以及給員工上保險”也是監管部門遲遲不落批文的重要因素。這個問題是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存在的問題,也是自身屬性決定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

    ▲規范地給員工上保險、繳稅,很多餐飲企業無法實現

    3、財務難監管

    財務監管的問題。餐飲業“收入、成本無法可靠計量”,餐飲企業不同其他行業,其經營中的營業收入不能定時定點,且一般都是現金收入,再加上是否開具發票也沒有強制性,這就意味著每一筆收入不能確定其收入憑證,而在日常的采購時,也不能保證每一家供應商都能提供正規的發票。這種情況在中證監看來,根本就是無法監管。

    4、專業能力差

    多數餐飲企業都是創始人白手起家,家族式經營,創始人個人的想法決定了公司的走向。高層管理層專業化水平不足卻難以更新。中層管理素質參差不齊,缺乏高學歷和創新型人才。基層員工流失率大,培訓困難,儲備人才嚴重缺失。品牌定位陳舊,更不上互聯網時代的節奏。盈利模式單一,高速發展使利潤不斷吃緊。融資能力不足,沒有專業的資本運作能力等問題。

    ▲專業的運營能力,也是餐飲企業要補的課程

    5、食品安全難控

    食品安全問題。老生常談,卻層出不窮。這是一個餐飲企業自身很難把控的問題。即使麥當勞肯德基也無能為力。對中餐而言就更甚了。

    來源:綜合網絡|編輯:紅餐網_梁氓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991.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6日 21:14
    下一篇 2016年4月16日 23: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