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你喜歡的那家餐館排著隊吃飯;10年后,也許這家餐館已經消失。這就是現實!
傳統餐飲企業在時代變遷中,面臨著陣痛,是斷臂自救還孤注一擲?我們需要經驗,需要探索。
在四川成都,商務部曾兩次評定的中華老字號有21家,但是大多數都面臨著經營困局。“傳承與創新”的矛盾性如何解決?于是出現了一些老字號成功轉型,百年老字號賣火鍋,你聽過嗎?
月流水是“變臉”前3倍
在成都,不管是中華老字號還是四川老字號,夫妻肺片均占有一席之地。在成都,夫妻肺片是人盡皆知的川菜經典,而在位于成都總府路的“夫妻肺片”總店里,主營的卻不僅是夫妻肺片,還有眾多老字號餐飲菜式,包括樟茶鴨、鐘水餃、回鍋肉……去年底開始,該店首次嘗試賣火鍋,也是眾多百年老字號里,第一次開賣火鍋。
△夫妻肺片總店
百年老字號賣火鍋,意味著什么?“這是我們菜品創新的一次嘗試。”該公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加大了創新步伐,去年投入700萬元,讓“夫妻肺片”、“盤飧市”店“變臉”,其中最重要的工程,就是裝修“夫妻肺片”二樓的火鍋店。
線條簡潔,色彩清新,新裝修的“夫妻肺片”一改此前老字號風格的古色古香,是典型的現代簡約風格。完成裝修后,該店菜價有少許上漲,不過,流水卻是此前的3倍,“差不多每個月有300萬元左右。”該店副經理、“夫妻肺片”傳統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欽銳表示。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升級換代。對企業來說,要迎合現代市場經濟,就需要轉型創新。”成都市飲食公司董事長胡家鳳坦承,公司曾受“口味變了”之困,最終,公司選擇了更多改變,“品牌不是光靠‘老字號’三個字就能體現的,必須衍生出實際的消費需求,如何吸引年輕人用餐是發展關鍵。”
這不是飲食公司第一次重大改變。這家成立于1956年的國有企業,曾在2002年完成改制。“公司是老企業,雖然完成了改制,但很多體制上的改變需要時間。”
△夫妻肺片
“變臉”是改革,不僅體現在裝修改變和菜品創新上,管理模式經得起市場考驗才最重要。完成改制的飲食公司全員持股,股東達到上千人,老員工更是數量龐大,這也是讓王欽銳一度頭疼的地方,“此前的飲食公司體制下,很多老員工沒有市場化心理,服務態度這些跟不上。”
“變臉”后,王欽銳將服務質量與業績掛鉤納入店面管理,“首要任務就是讓服務員學會微笑。”
店面由香港著名設計師參與設計,費用40萬元。王欽銳先與設計師定好方案,才找到公司高層提議設計費,“最初高層心里都沒得底,現在看到成效,后頭改造的店面都預算了設計費。”
這家曾經的老國企開始嘗試更多市場化,師徒制傳承變成師徒制加“考核”,并以股份激勵。
“公司是一個老企業,所有東西都很老,要活,必須創新。”胡家鳳表示,老字號并非獨立存在,需要抱團取暖,“我們9個品牌,如果不是集團化運營,早就分散了。”
成都飲食公司準備今年再投700萬,對城西的龍抄手食府和“陳麻婆”做店面升級改造,公司5年時間將完成9個店面升級。
△龍抄手
“有些餐飲是純餐飲,有些是文化餐飲。我們有些老字號在虧損,但我們要扛住,不能讓它們在我們手上消失了。”公司剛成立時,有107家店,大多在一環以內,隨著時間推移,幾經變遷,目前只剩下23個“中華老字號”門店,自營門店只有當初的五分之一。
在多年的摸索中,公司多次探索方向。今天的“夫妻肺片”火鍋店,此前是一家麥當勞。事實上,飲食公司曾經想過參考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方快餐。
老字號為何做不成洋快餐?“最難的是標準化。”川菜講究一菜一味,每一個廚師的手藝尚且有差異,流水線生產更是難事。胡家鳳表示,目前公司的賴湯圓、鐘水餃正在嘗試工業化生產,未來火鍋也將納入標準化生產。
△百年老字號賣火鍋
創新的最大瓶頸是什么?“保留傳統和變革創新依然不好衡量。”公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依然受到“不是原來的味道”的質疑。
而王欽銳有另外的參考對象。在“變臉”前,他曾組織團隊去臺灣鼎泰豐學習,巧合的是,鼎泰豐入駐成都前,也曾有團隊到“夫妻肺片”參觀考察,“我們跟他們在定位、菜品上有很多相似點,鼎泰豐的運營很值得學習。”
餐飲老字號轉型問題一直都受到各方的關注。一方面是對老字號的情感割舍不斷,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在不斷變化。變是必然的,但是該怎么變,變成怎樣,這個一直都是難點。成都老字號的轉型經驗是一種大膽嘗試,值得老品牌借鑒學習。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紅餐網_單菲(圖片來自網絡)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