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不景氣、成本日益上漲,餐飲企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遂寧市106家餐飲店“抱團”結成采購聯盟,與供貨商砍價,從生產廠家直接團購,一年多時間,106家“抱團”發展的會員企業就節約了1000多萬元成本。
18日,夏亭、如家、一畝三分地等餐飲店相關負責人齊聚遂寧市大千世界,共同商議如何降低采購食材成本、確保食材品質,提升菜品質量,保證食品安全。 這是遂寧市106家餐飲企業“抱團”發展后,相關成員單位定期召開的一次交流會。 在經濟新常態下,為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夏亭、如家、一畝三分地等大型餐飲企業共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抱團”結成采購聯盟,與供貨商砍價,從生產廠家直接團購。 這個發展新模式,得到了很多餐飲企業負責人的認同和響應。 2014年7月31日,“抱團”發展模式正式開始,并成立了市餐飲采購協會。由此,“抱團”發展的餐飲企業,由最初的數十家發展壯大到如今的106家。
▲集中采購的好處很直接,采購價格降幅很大
“同樣的商品,買1件按原價銷售,但若買100件,或甚至更多,就有意想不到的折扣,就好比批發和零售的區別。”市餐飲采購協會法律顧問任強說,遂寧市餐飲企業普遍規模小、分布散,由于多重經銷商分級加價,原材料采購成本較高。而大家聯合起來,采購得多了,價錢低了,成本也就降下來了。
對于“抱團”發展,廣來福酒樓總經理羅俊深有感觸:“抱團發展后,酒水價格直線下降,降幅達40%;單一食材下降約20%,總體下降約10%。”羅俊說,這些節約出來的成本,就相當于酒樓“賺”回來的純利潤。 管中窺豹。市餐飲采購供應協會會長姚成云稱,自協會成立以來,106家“抱團”發展的會員企業,共節約了采購成本約1000多萬元。 據了解,實施“抱團”發展后,會員單位的餐飲企業負責人,先后到豐谷酒業、燕京集團等大型生產企業考察,并先后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為“抱團”發展的會員單位提供價格合理、保質保量的食材,并承諾“假一賠百”。▲同行不是冤家,集中起來力量才大
采購聯盟的運營模式是,企業“抱團”先提前談好采購大單,供應商根據需求,將貨物集中送到遂寧物流基地。餐飲企業可以上門取貨,也可以委托物流公司送貨上門。
“當下,對個人來說有團票、團飯、團購等。對企業和行業來說,無論是餐飲還是其他行業,也有不同形式的‘抱團’發展模式。”市商務局正縣級調研員邢保三說,通過“抱團”集聚餐飲企業,相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發揮整體優勢,降低采購等生產經營成本,確保采購食材的品質和安全。
最終,達到商家與消費者的互利共贏,這樣餐飲企業才能走出轉型升級的“陣痛”,才能增強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也有助于促進遂寧餐飲業健康發展。
小編認為:隨著餐飲業越來越細分,同行是冤家的說法早已是過去式。在餐飲業面臨的競爭前面,更應該抱起團來降低運營成本。而且,集中采購對于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效果,來的容易而直接。
來源:遂寧新聞網|編輯:紅餐網_孟北
?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