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本投資的烤串,可以年賺百萬;一碗小面可以開100多家店……如此看來,餐飲創業成功真的不難。但是,事實就是成功的成為榜樣,失敗的永遠成為歷史。關于餐飲創業的那些真相,并沒有人會告訴你!
作為一名中產(泛指本科以上學歷,畢業10年,有房有車,有百萬或幾十萬存款的人),阿甘(化名)工作事業穩定,有了點存款,看到很多人都做老板了,他也萌生了二次創業的念頭。他將餐飲定為目標。
▲第一次創業,阿甘選擇火鍋(圖片來自網絡)
他第一次創業開火鍋,由于經驗不足,員工培訓不到位,鍋底沒有特色,不到半年關門大吉。他沉寂了一段時間,想著找點經驗東山再起。
剛好,阿甘認識的一個客戶打算在次商業中心開一家中高端的酒樓,邀請他加入,承諾給他股份。這個客戶的目的很簡單,主要是他平時客戶接待,然后周圍高級住宅居民的生意。
▲第二次,阿甘選擇了找經驗(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阿甘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加入進去,并全身心投入酒樓裝修、前期營銷甚至菜品制定上。誰知道,酒樓沒開業他就被請走了。原因很簡單,前廳和后廚入駐了。前廳經理帶了一個團隊,后廚老大也帶了一個團隊。阿甘雖然作為市場總監,但是根本就用不動這群人。一些理念上的分歧,常常引發沖突。加上不小心得罪了老板的小秘,枕邊風一吹,阿甘的第二次所謂的創業告了一段落。
經過這兩次創業,阿甘痛定思痛,決定開一家牛肉拉面店。這樣的店成本不用很多,而且毛利高。有了前兩次的經驗,阿甘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做好。于是第三次創業開始了。
▲第三次創業阿甘選擇開牛肉拉面店(圖片來自網絡)
他看中了一個小店,附近有小區和學校,人流不算很旺但是也不差。盤店頂手費花了10萬,裝修買設備花了20萬,月租3萬多。請了4個灶頭一個月3萬的工資,1個收銀2個服務員工資7000元。算好了成本和人工,也做了簡單的培訓,阿甘的牛肉拉面店開業了。但是問題來了,開店的時候阿甘想著要有特色一些,做的是清真牛肉拉面。于是,惹了麻煩。開業沒多久就有人找麻煩,這些人難纏又麻煩,報警也沒用,最后花了8萬才擺平。
這樣一算下來,阿甘就覺得真是太虧了。一碗面賣10塊,雞蛋1塊錢一個,就算毛利潤50%,一天要賣多少碗能保住成本?開了3個月,阿甘一算虧了70萬。現在店每天都要營業,工資要給,房租水電也要。這得賣多少碗面才能賺得回來?但是把店關了,阿甘不甘心,不關門又得繼續虧。
三次下來,差不多賠了150多萬。阿甘最后給了一個結論:餐飲真的是一個大坑!
阿甘的經歷是很多餐飲新手的遭遇。雖然大家遇到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是在開店失敗后都會覺得餐飲是一個坑。一個在餐飲行業工作多年的老兵,聽了阿甘的創業故事,總結了幾點經驗,希望大家在選擇餐飲創業的時候能冷靜思考。
真相1:照搬的裝修,畫皮難畫骨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15年餐飲消費調查報告》中指明,消費者最看重的因素依次為:就餐環境、菜系風味、服務水平。意識到這一點的商家也是不遺余力打造良好的用餐環境:亭臺水榭的王府飯莊、苗家風情的土家菜、異域情調的自助烤肉、充滿懷舊的主題餐廳比比皆是。這些店門前顧客絡繹不絕,讓很多創業者認為只要有足夠的亮點與爆點就可以讓自己的餐廳紅紅火火。
▲特色的巴西烤肉自助餐廳(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呢?花了大筆錢財打造出的用餐環境,食客盡管就餐后記憶深刻,卻不容易帶來二次消費,年輕消費者大多只圖一時新鮮,體驗過后就一去不回。而環境投入的巨額成本一旦投入就無法收回,收入與支出完全不成正比。
你所不知道的就是:就餐環境的打造必須和品牌定位緊密相關,包括品類定位,產品定位,人群定位,場景定位等等。品牌定位必須與街區,餐廳空間融為一體,有機結合才能在一系列特色門店中找到自己獨有的創意理念。這不僅涉及單純的空間設計問題,還關系到以這個品牌理念打造為核心的一系列綜合設計和打法。這是一套“組合拳”,而不是新手們照貓畫虎抄襲而來的三腳貓功夫。
真相2:別太迷信,單品店致富的“神話”
只要關注餐飲的人都知道有人因為肉夾饃融資了1000萬,也有人因為一碗小面得到了三輪融資。靠煎餅混得風生水起的黃太吉,人人湘對外宣布再次從資本市場募得600萬人民幣資金。但是你并不知道這些成功創業故事的背后。
▲重慶小面(圖片來自網絡)
黃太吉的創始人赫暢22歲起先后經歷了百度、去哪兒、谷歌擔任品牌與用戶體驗管理工作,26歲與英國傳奇廣告教父薩奇兄弟創辦4A數字營銷公司,28歲創建數字創意公司DIF,黃太吉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人人湘則是由多名互聯網公司高管匯集成的,規模堪稱“豪華”的團隊。遇見小面的創始人宋奇曾經是企業的高管,他剛開始做的也不是小面,一開始幾乎將所有的錢都虧光了,并且經歷過開業一個月才來幾單生意的。
別人的成功看著很容易,但是創業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道?熱血上腦的年輕創業者往往選擇性地忽略,只看到光鮮的龐大巨額的營業額而沒有看到其背后的辛酸。
對于單店創業,要告訴各位新手的是:餐飲業具有低門檻的行業屬性卻又有著極高的競爭壁壘,單品店尤為突出。若想創業成功,就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必須玩透互聯網。
真相3:服務致勝?海底撈你真的學不來
提到服務水平,一篇《海底撈你學不會》讓不管是餐飲大咖還是新人都將海底撈的案例好好研究借鑒了一番:超高的服務員素質、親切的歡迎語結束語、貼心的上菜時間、等位的免費服務、適時清理餐盤等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海底撈極致的服務
但是即使你將海底撈的服務照搬過來,消費者也會自動與海底撈進行比較,進而先入為主地認為抄襲者遠不如本家做得傳神到位。
很多人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鬧出了許多笑話,比如服務員太過親切嚇跑顧客、比基尼服務員讓顧客鼻血橫流、機器人服務員賺足了噱頭,卻用冷冰冰的鐵皮臉冷了顧客的心等等。“服務過度”,反而會引起消費者的不適心理。
真相是:消費者不會僅僅因為產品而記得產品,而是消費這個產品的過程幫助了記憶點。所以餐飲企業要懂得拿捏服務尺度,更要根據店內顧客群體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盲目模仿或者搞噱頭只會過猶不及。
真相4:加盟并非一勞永逸
很多品牌發展起來,要擴張了,開放加盟。加盟看著很好,有現成的設備,有人培訓,菜品也不用擔心,營銷也有人指導。這真的是新手們最佳的福音。每年一筆不菲的加盟費,店開起來了,似乎很輕松。
▲加盟并非一勞永逸
但是統一的經營模式和產品,你可以開,別人也可以開,口味一樣,但是每個地方的人口味不一樣啊。加盟店的各種限制導致你無法調整口味,并且不能研發其他的菜品,束手束腳的,最后也是一個坑。最近媒體報道,在福建黃燜雞米飯已經達到了一種泛濫的地步。在廣州,一個商場的美食區居然還能看到兩家黃燜雞米飯……
小結:餐飲成功的案例總是那么相似,失敗的創業經歷卻各有各的不幸。餐飲創業并非你看到的那么簡單,涉足其中的時候最好還是要做點功課。一頭熱地開店,真的可能會頭破血流!
編輯:紅餐網_李曉(圖片來自網絡)
部分觀點參考:“揭秘餐飲老手三緘其口的創業真相”一文
?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