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一年一度的餐飲峰會,又被稱為餐飲界的“兩會”。每年,“兩會”期間大佬們的發言都被視為行業的風向標。今年,大佬們說了些什么呢?
快速變化的餐飲時代
中國的餐飲行業正在快速變化。這個變化在國外也有,但是國外的品牌變化相對慢一點,小一點。我們做品牌幾十年,有些事情剛剛弄清楚,現在發現又有改變。我們之前辛苦了很多年,剛剛覺得今后可以大量復制,快速地下沉到二三四線城市,全國開上千家店、上萬家店,現在發現這個似乎又不靠譜了。
第一 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像以前那么快速;過去我們講豬在風口上都能上天,現在風不吹了,豬要掉下來了。
第二 餐飲的供應大量增加,一方面你選店的機會增加了,另一方面你選店失敗的機會也增加了。
第三 餐飲的能力提高了,創業者能夠找到合適的人,復制商業模式或者進行延伸。
第四 現代科技的出現,移動互聯網,這些都形成很有意思的挑戰,肯德基就像快銷產品一樣,用電視廣告宣傳自己,現在這樣的優勢不見得存在了。
第五 資本市場,現在資金已經基本上不是問題了。
從需求面講,消費者也有很大的變化。人們希望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年輕人。很多人喜歡嘗試新品牌,新品牌高漲的熱情是歷史上未見的。很多時候前兩年還是新品牌,現在就成老品牌了,被人認為是過時了,實質是跟不上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了。
蘇敬軾——原百勝中國餐飲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未來怎么應對這些挑戰呢?
1、小眾品牌也可以做很大
我們每一個品牌都應該認真思考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每個品牌都要定位,這個定位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大家要觀察,該修正的要修正,不該修正的不需要修正,中國市場這么大,小眾品牌也可以做很大。
2、關鍵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我們也不一定都像肯德基一樣,打廣告,所有最現代的營銷手段全部要做,不要忘了,這些都是要成本的。過去很多品牌不靠營銷,不靠廣告,把錢省下來做一些實際的東西,也很好。
3、時刻愿意跟著消費者去變化
我們對服務、對環境的需求,也都是在變化的。我們需要考慮,我的品牌是不是就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愿意做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也是很大的題目。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選擇的,但不要不選,消費者變化還是在發生的,要積極思考去面對。
4、一定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
不管怎么講,我們做任何品牌都要注意,怎么樣把自己的品牌建設落到實處,到底定位是什么,讓消費者覺得你是物有所值的。怎么讓消費者知道你,認識你,了解你,最后信任你,忠實的食用你,形成一個大家互相建設互相發展的良性的循環。
我們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這就是最重要的價值。品牌存在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陳正輝—王品集團董事長
每個品牌只開100家店
每個品牌只開100家店,冷靜下來練內功!王品董事長: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餐飲業怎樣去面對目前的挑戰。
上個月有一次我到店里面去,非常驚訝,這個商城里有差不多百分之二十幾的餐飲業換掉了。過去餐飲業跟其他行業比變化算慢的,為什么在這一年里換得這么快?
我想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商場的過度開發 現在商場開的非常多,消費者沒有理由花那么多時間到商場來。
第二,電商,電商對傳統商場影響非常大。商場的人流并沒有增加,而餐飲在大幅度增加,競爭加劇。過去很大咖的品牌,排隊數量在減少,甚至看不到排隊。
第三,對于傳統連鎖餐飲品牌來說,過去的成功是因為走在趨勢的浪潮上。現在品牌老化,有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跟上趨勢了。趨勢已經走在你前面,你沒有跟上。
應對挑戰,過去講先做大,再做強,我對這個是有疑問的。我在大陸13年的時間經常看到先做大,再作強的餐飲企業垮掉,但是我很少看到先做強再做大的企業會垮掉。
王品的計劃是,每個品牌只開100家店,冷靜下來練內功!未來王品有3大關鍵戰略:第一個是小規模,第二個是限城市,第三個多品牌。
小規模:把面積縮小,在最適合規模下再打個八折,按這個面積去開店。菜單優化,讓廚房和人力負擔下降。營運優化,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
限城市:現在我們在37個城市開了130多家店,這37個城市占了中國GDP的52%。這37個城市我能夠拿下來,就等于拿下一半的中國市場。經測試,我們在已經開發的城市里面,再開新品牌失敗率也是最低的。所以,王品就是要聚焦在37個城市里讓管理最優化。
多品牌:王品在日料、西餐這幾個品類里做了14個品牌,這些品牌全是單一價格套餐的模式。也就是前臺呈現有西餐、日本料理不同的產品,但是后臺的管理模式是一模一樣的。這樣有什么好處?首先管理非常簡單,第二人才訓練非常簡單,第三個財務也非常簡單。
小規模、限城市、多品牌是我們目前三個比較重要的戰略,而人才的訓練和培養則是落實戰略部署的關鍵因素。我們在臺灣已經是臺灣父母非常喜歡的讓子女就業的企業,對于到王品工作的人,我們要給足錢、給足夢想,每年我們還會拿出營業額的2%—3%用于人力培訓。
樊娟—勝加品牌咨詢創始人,著名品牌專家
超越外婆家和西貝,靠什么?
這么多年做品牌咨詢,一路下來,各行各業,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老板。表面上看,品牌的競爭是店與店的競爭,背后則是老板與老板的競爭。
想超越外婆家,從源頭上來講是要超越吳國平這個人。想超越西貝,從源頭上講是要超越賈國龍這個人。賈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這是一個天天瞪著眼、盼著天亮去上班干活的一個人。前幾年西貝引進了戰略投資人,投資人提出要求,說賈總,你作為作為老板,必須要把70%的精力用在企業上,這個要求讓賈總很為難。他說我每天從睜眼到閉眼,想的全是西貝的事,吃飯、上廁所想的是西貝,晚上做夢夢到的還是西貝。70%太難做到了。
當我們遇到的是這樣的人物,這個比賽可怎么打呢?我們每天在堅持,吳國平、賈國龍們每天在戀愛。我們每天在熬、在扛、在撐著,而吳總和賈總們每天在嗨、在玩。吳總和賈總們,每天一睜眼為了夢想而戰,而我們每天一睜眼為了估值而戰。賈總他們一想到要花錢就興奮,因為每花出去的一分錢都是對未來的投資;而我們一花錢就肉疼,每一分錢花的都是利潤。歸根到底,熱愛的程度是我們能力的唯一局限,一切取決于夢想。
打造品牌,根本大法是聰明人用足笨功夫。什么是笨功夫呢?就是死下功夫,下死功夫,沒有捷徑可走,沒有巧勁可借,沒有力氣可省。
說到用足笨功夫,首先要談的就是產品,產品才是品牌的起點,品牌的出發點,品牌的源頭。離開產品談品牌統統都是耍流氓,因為你壓根兒就沒打算為顧客真正的負責任。
西貝四次升級調味汁,從白醋到進口檸檬榨汁,只為做好一道大拌菜;眉州東坡花大價錢買下徐師傅的工廠,只為能踏踏實實做好豆瓣醬;新辣道奉行“自己不吃的東西絕不奉客”,為了做好火鍋自己建養殖基地自己腌酸菜;旺順閣一年多花400萬,只選用非轉基因有機壓榨油;等等案例看下來,笨功夫就是費錢、費工、費時、費力、費心,什么都費,什么都不省,用一個字來總結,就是“傻。”但天道酬“傻”,各行各業都一樣,為了顧客價值傻干、傻投入、傻付出的那些人,最終都贏得了市場的尊敬。
胡適先生曾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
懷著初戀般的熱情,宗教般的虔誠,追隨自己的內心,在別人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的地方傻干,傻投入,傻付出,然后有一天,在這個地方,你一抬腿就是千山萬水,而別人怎么爬都爬不過去,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看看外婆家,2010年新上20個店,現在到了180個店,你那么能干嗎?你技術那么好嗎?你做的那么牛嗎?其實都在風口上。現在風停下來了,我覺得也要掉下來了,所以這兩年,我們能夠上的就上,不能上的就停,主要的是要認清整個發展的趨勢,稍微躲一下。
去年下半年,我決定外婆家就只再開100家,有幾個理由。第一,我非常贊同陳總的說法,品牌是一定會老化的;第二,人力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以前靠人口紅利,但這樣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即將成為過去。
我們再開100家,不斷的去滿足客人的需求,把不好的淘汰,八年前、十年前的店必須要淘汰,必須一直往前走。所以我們去年作出決定,只做100家,之后所有新品牌最多只做100家。
西貝菜品致力于做到天然零添加
西貝:從2015年開始,我們全公司所有的資源都往這一個點上配置,從供應鏈、到人的培訓、到設備的提升,一年下來我覺得還是有成績的,西貝的菜的好吃程度確實在增加。
我還是一個偏執的吃貨。西貝對客人承諾:我們的菜不放雞精、味精、香精,是天然派。在這個路上,我們走了至少有5年了。今年我們會做得更絕,真正做到零添加。現在已經開始做供應鏈的整合。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餐飲老板內參,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