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過后,你的餐廳會被拋棄嗎?

    一波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不禁讓社會各行業都陷入新一輪的思考。作為受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餐飲業當然反思的更多:有關于現金流管理的,有關于降本增效的,也有關于餐企產品力的。

    根據現有公開資料來看,本次疫情的起源是由于人們食用野生動物(野生蝙蝠),進而導致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而爆發的。

    同時,此次疫情讓全社會看到了我國總體依舊落后的餐飲供應鏈體系,餐飲產業的連鎖化和集中化程度,也都還遠低于美日等成熟市場。

    換個角度看,03年的SARS讓很多餐飲企業倒閉出局,卻也讓呷哺呷哺這樣的餐飲企業“趁機”脫穎而出。

    而在本輪疫情自救期間,我們也看到了有的餐企把外賣和零售化市場玩得很溜,還有些餐企得到了消費者的力挺,“誓言疫情過后把欠下的頓數都補上”。這些都和企業的產品力高度相關。

    此外,市場各界人士普遍認為,疫情過后,消費者會選擇用腳投票,讓QSC水準做的還不夠到位的公司加速淘汰出局。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餐飲產品力這個話題。菁財資本認為,影響餐企產品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品類選擇、口感品質、SKU組合設計、產品創新、顏值打造、性價比等方面。

    01

    品類選擇

    餐飲界有句話:無品類不餐飲。

    我們討論一個餐飲企業時,往往首先看它的主營品類是什么。比如說起炸雞腿,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肯德基;說起漢堡,第一反應是麥當勞。

    其實,餐飲品類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很多人很羨慕海底撈,認為海底撈的成功,和張勇當年選擇了火鍋這個中餐界幾乎最好的品類有關。

    的確,火鍋的易標準化、強社交屬性、成癮性等,都成為了海底撈最終走向成功的基礎之一。

    而對比之下,去年拿過知名機構大額投資的知名餐飲品牌“麻辣誘惑”,已陷資金鏈危機。

    很多市場人士分析,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小龍蝦這個品類太強的季節屬性,據說龍蝦淡季的銷售額只能占到全年營收的5%。

    此外,也有人曾統計過美團點評全平臺的訂單量,前5名分別為:華萊士、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而這些品牌全部主打雞肉產品。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雞的大規模養殖技術發展的非常成熟,出欄時間很短,且成本低。

    可以說,在生鮮里,雞肉是全中國第一個實現工業化養殖的品類。有市場人士還戲稱,養殖場里的雞很先進,已經住著“樓房”。

    當然,主打雞品類的餐飲巨頭麥肯,其數十年的行業深耕和產業鏈的培育引導,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品類是好品類?菁財資本認為,主要有以下思考維度:

    當然,要打造出一個成功的餐飲品牌,選擇好的品類只是第一步。而且,所謂的好品類往往也是競爭的紅海市場,這也就需要創業者具備強勁的差異化競爭能力和較高的競爭壁壘。

    02

    口感品質

    菁財資本堅信,產品力一定是餐飲品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勝出的基礎。很多所謂的網紅店在短時間內,經歷從大紅大紫到銷聲匿跡的興衰過程,主要就是由于其不過關的產品力。

    而諸如喜茶等優秀的餐飲品牌,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正是在于其產品品質領先的基礎。

    喜茶創始人聶云宸關于口味和口感的論述,其實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口感跟口味其實不一樣,口感才是普適性,口味則是見仁見智,每個人都不一樣。外脆里嫩就是口感,是普適性的,所以我們在追求口感非常濃厚、非常順滑,或者說非常淡雅,再比如果肉爆開,這些都是口感。但你說糖度啊這些,其實你可以開放給消費者,他自己去選口味。

    所以,只要用了新鮮好食材,那么無論什么口味的消費者,對其口感的感知應該都是一致的。

    而使用新鮮的食材除了成本投入的決心,更離不開強大物流供應鏈體系的支持,也離不開門店高效率的運營能力。

    03

    SKU組合設計

    在產品組合設計方面,丸龜制面可以說是優秀的代表:通過便宜的招牌產品“烏冬面”,來吸引客流;通過其他周邊小菜,來實現高毛利。

    圖表資料來源:勺子課堂

    另一方面,“大單品+爆款”的策略更容易占領消費者的認知,企業內部效率也將得到有效的提升。

    火爆單品引流量,創新搭配增強消費者粘性,同時極致單品的模式,有利于企業更容易的實現標準化、復制化。目前,市場上市值高的餐飲企業,大部分是靠極致單品模式成功的。

    可見,如何實現較好的菜品組合,是餐飲品牌門店模式打造的重要部分,也能直接反映出管理團隊對目標市場和客群的理解能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丸龜制面的點餐模式,是顧客依次經過主食區、小菜區和飲品區,自助自選。

    在這樣的模式下,顧客點主食和廚師加工可以同步進行,一份烏冬面的出餐時間只要數十秒,小菜則提前現場預制好,顧客直接取用即可。

    04

    產品創新

    如今的新一代消費群體,對口味的挑剔遠超前輩們。因此,很多餐飲品牌都在拼命“上新”,以希望抓住這些善變消費者的心。比如喜茶2019年全年共推出了240余款新品,要知道,這一數據在2018年才只有48款。

    而且,餐飲企業的產品創新一定要抓住品類的紅利期。當新品類出現時,社會往往會給予其較高的關注度和談論價值,競品也較少,此時的品牌傳播成本低,很多時候是自傳播,也即所謂的行業紅利期。

    比如喜茶和奈雪等的崛起,正是抓住了新式茶飲興起的紅利,收獲了較多的關注和談論。

    同時,新品類剛出現時,消費者對產品缺陷的容忍度也是非常高的,畢竟大家都不完善。但當品類成熟后,情況會恰恰相反,新品牌甚至要付出10倍的代價,才能得到同樣的關注。

    此外,餐飲企業做產品創新時,一定要把握好“度”。比如海鮮水餃,因為水餃是消費者非常熟知的一個品類,而如果在其中加入海鮮陷,可以解決傳統水餃價值感不高的問題。

    當然,如果做特別新奇的品類,要么打開市場困難,要么持續力缺乏。

    05

    顏值打造

    當今社會,整個消費市場處于審美紅利時代,“為美買單”是年輕人的消費價值觀,在他們眼中,顏值即正義。比如奈雪的茶,憑借其高顏值的產品設計,吸引了一大批年輕女性消費者。

    在淘寶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我們搜索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時,第一關鍵詞竟然不是咖啡,而是杯子。可見,三頓半產品的顏值,也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

    此外,隨著中國國力和民族自信的增強,國潮之風成為新老品牌借古搏今的通路。

    背靠深厚的中國文化資源,不少優秀的新興餐飲品牌,從門店裝潢到產品包裝再到周邊開發等,創新利用國潮元素,用顏值俘獲了一大批消費者。

    △滬上阿姨產品設計

    06

    性價比

    消費者對于性價比,永遠是有追求的。

    麥當勞之父克羅克,在第一次到達麥當勞兄弟門店時,看到門店排著長長的隊伍,他問前面的排隊者,“這里到底有什么特別”。

    排隊者回應道:“在這里花15美分,你將吃到一個有史以來最棒的漢堡,而且你不需要等很久,也不用給服務員任何小費。我每天都來,這里的漢堡味道,比工地攤位冷冰冰的烘肉卷漢堡可強多了。”

    所以,自麥當勞正式運營起,高性價比就嵌入其基因里,也成為麥當勞最終成長為千億美金餐飲帝國的基礎。

    而對比之下,中國目前主流連鎖快餐品牌的產品定價其實是偏高的,這也是限制企業規模進一步做大的瓶頸之一。畢竟所謂的下沉大眾市場,才是真正的主流市場。

    當然,性價比有賴于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前端的規模效應,這既和整個產業鏈的發育程度相關,也和個別餐飲品牌的持續優化運營相關。

    結語

    分享兩條建議:

    1、消費企業的產品力,通常不是來源于高深的技術,而是來源于行業的Know-how,來源于對客戶需求的認知。

    特別是對于消費品創業團隊來說,只有深刻的理解用戶,了解用戶需求,才能把產品做到極致。

    2、餐飲企業太早涉及全品類,將不利于其打造核心競爭力與強化用戶認知。同時,來自流程標準化、人才補充及供應鏈建設的壓力,將導致公司經營風險和成本急劇上升,反而給對手創造彎道超車的機會。

    通常來講,企業正確的戰略往往是從大單品入手,當占領一定市場份額后再做產品矩陣,進而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要堅信,真正優秀的餐飲企業,一定能夠實現疫情洗禮后的“重生”

    來源:菁財資本(ID:jcziben)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疫情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57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8日 17:30
    下一篇 2020年2月28日 20: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