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零售老板內參(ID:lslb168),已獲授權。 “現在可能是抄底的最好時間”。 在一家投資機構的內部會上,大家在復盤了疫情對于消費行業的影響后,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消費行業不太可能因為疫情出現下行性拐點,趁底抄底最好。 過去一周,作為受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餐飲行業損失慘重、現金流告急的消息在圈內不脛而走,而嗅覺靈敏的一眾投資機構,也尋著味道而來。 同時,我們觀察到,圈里也已經有一些媒體,開始一邊網羅餐飲企業,一邊組織起投資方,兼職起FA的生意。
01 曾不受待見的餐飲業為何翻紅?
上述這家餐飲企業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在早幾年,餐飲這個進入門檻低、持續盈利難度大且頗為傳統的行業,并不怎么受資本市場的待見。鼎暉投資俏江南失敗的案例在前,2012年退市的小肥羊又給本已十分慘淡的市場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餐飲企業在港股市場普遍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呷哺呷哺依然選擇在2014年底走上資本化之路。當時登陸港交所的呷哺呷哺,在業績增速與2018年上市的海底撈相當的情況下,卻上市首日破發,市盈率不到30,可見資本市場在當時對餐飲企業的看低。 2016年前后,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餐飲行業開始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動能。不僅收入增速上跑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市場盤子也越來越大。 面對這樣一個大市場,資本開始動作頻頻,爭相進入“掐尖”。在2016年餐飲行業出現了很多資本大咖的身影: 弘毅收購和合谷79%的股權,今日資本先后投資了真功夫、西少爺肉夾饃、翠華茶餐廳,紅杉資本投資樂凱撒,IDG投資了茶飲新銳品牌喜茶。 麥當勞中國、百勝中國的經營權也均在當年落定:9月,春華資本、螞蟻金服4.6億美元投資百勝中國;12月,中信集團和私募基金凱雷20.8億美元收購麥當勞中國經營權。 2018年上市的海底撈,再次給到市場一種信心,開盤股票大漲,如今市盈率超過80,備受資本市場的海底撈與當年的呷哺呷哺形成鮮明對比。 “現在有了九毛九、海底撈,瑞幸等等,市值比很多互聯網公司都高,有可能形成了一種示范效應,帶動一部人也開始看餐飲;再者,之前比較熱門的領域里投資機會也在不斷減少,因此讓一些機構開始轉而關注現金流更為穩健的消費領域。”天圖投資合伙人魏國興這樣說道。 而引得資本紛紛側目的另一個原因是,是餐飲業在這些年的成長。 過去餐飲尤其是中餐,在資本市場里并不是一個很理想的標的,在二級市場的估值,PE倍數也是偏低的。標準化難度高,是不被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里面包括SKU、供應鏈、門店管理等諸多方面的難以標準化。 而標準化難就意味著,企業很難做大,也就導致了PE狀況整體不好。 不過近些年,這一狀況在改善,很多容易標準化的餐飲品類開始跑出來,比如火鍋。但是我覺得這些年其實也是有一定的調整和改進的,你比如說像火鍋這種品類,還有很多餐飲企業也開始去做一些產品化、零售化的動作。
02
出手抄底的投資機構
在這個大背景下,近幾年越來越的投資機構開始會去看一些餐飲企業,不過很多的頭部餐飲企業往往現金流穩定,不需要什么外部資金的,所以這次突入其來的疫情,讓大家覺得,機會來了。 一位FA從業者告訴記者,復工后的第一周他們就開始給行業內投資人挨個打電話溝通,獲得反饋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對現在疫情影響下的經濟比較悲觀,尤其是受沖擊較大的消費行業,特別是線下消費。很多投資人認為,消費領域會較大的受疫情影響,所以接下來他們在該領域的投資也會變得更加謹慎,更多會等到疫情過去,看兩個月數據后再做決策。 另一種的態度則相反,認為在疫情的背景下,可以有機會接觸一些資質不錯、但此前沒有機會進入的公司,而且目前的大背景下,這些公司的估值不會太高,在這個時候入手會比較劃算。
疫情會影響投融資風向嗎?
對于這場疫情將給整個消費行業帶來的影響,目前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在疫情完全結束后,依然會對消費者的各方面需求有所抑制,不會有大量的消費行為,所以整個消費的復蘇要到Q3甚至于Q4,但也不乏有一些樂觀的聲音。 “我覺得如果疫情如國家專家組預期很快迎來拐點,那么疫情實際上影響的只是第一季度,而且反過頭來看,消費行業在第一季度本來就是低點,所以拉平到全年看,對整年的業績還好,一季度也就貢獻全年業績的不到1/5,最多把這1/5損失掉了,此外也要考慮疫情結束后消費的報復性反彈,畢竟消費者也都憋了2個月。”宋騰飛看來,如果控制得當,疫情對消費領域的影響沒有想象中的大。 但他也指出,疫情在短期內還是會讓中小企業存在現金流方面的挑戰,長期則可能會對一些品牌或者電商的上游,也就是供應鏈帶來一些挑戰,而這將在更長的時間中才會體現出來。 不過在過去一段時間“家里蹲”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消費現象,很多線下服務被搬上了線上,比如《囧媽》線上首映、超級猩猩直播健身課程、全民線上辦公……在魏國興看來,這也是此次危機帶來的一些機會。 “因為我們看消費很注重用戶的行為習慣研究,有時候一些突發事件反而會催生整體用戶行為的變化。” 但他也強調,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服務業態都將向線上遷移,且目前還沒有數據可以論證當下的這波線上化到底效果怎樣,將來線下業態仍然是重要的市場組成部分,同時,當下的疫情也不會影響到整個投融資領域長期的風向。 宋騰飛的結論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不同,在他看來,短期內是會把一些服務遷移至線上,但長期來看,還是很難改變用戶原有的消費習慣。 “之前用線下的還是線下,不太可能通過這一個季度的嘗試就變成線上用戶了。對于一些新平臺,通過這個季度的獲客會留存下來一部分用戶,使得獲客成本會低一點,這可能是有一定的利好,但不會是結構性的利好。”
餐飲戰疫,我們在一起!
疫情之下,餐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疫情相關專題內容。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戰疫專題匯總
小餐飲不慌,十大機會做好準備!
多地暫停餐廳堂食;部分“野味”解禁
老鄉雞老板手撕員工減薪請愿書!
疫情期餐飲企業的22個問題
知名餐企疫情作戰計劃曝光
餐飲老板,自救才是你目前唯一的出路
疫情對中國餐飲企業影響情況調查
餐飲老板,疫情下讓企業活下去更重要
疫情風暴中心的餐飲人,上半年怎么辦
聯動救市下,哪些餐企會突圍?
《疫情防控期間餐企經營指南》發布
停業休業、現金流告急,餐廳該怎么辦
看完員工的減薪請愿書,餐飲老板哭了
餐飲業“冰川時代”來臨,你能活下來嗎
餐廳收入為0,員工工資怎么辦?
警惕!餐廳外賣迎史上最大挑戰
海底撈“張大哥”煮的這碗面感動了我們
西貝、眉州東坡、巴奴打響保衛戰!
餐企應對疫情,保障現金流安全對策
別讓食材成為壓倒餐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之下,那些如履薄冰的中小餐企
100億貸款救市,美團宣布七項幫扶舉措
西貝告急!餐企如何打贏現金流保衛戰
西貝也扛不過3個月!我們怎么辦?
餐飲再難,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
餐飲二月危局:對不起,我撐不下去了
抗疫,餐飲人正在行動!
餐飲疫情防控,就要這么干!
疫情告急!餐企如何應對?
餐飲界共渡難關!萬達免租1個月
疫情期間,餐企必須收藏的6套模板
疫情下,餐廳停業真的是唯一選擇?
吃蝙蝠,真變態!別讓野味玷污中餐
捐錢、捐物……餐飲抗疫互助太感人
疫情重挫下,餐飲6個趨勢你必須了解
武漢挺住!餐飲做這場“戰疫”堅實后盾
90%餐企開年虧損嚴重,越大虧得越慘
近500家商場跟進,與餐飲人共戰疫情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