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三全“豬瘟水餃”,看餐飲供應鏈風險規避

    三全灌湯水餃在湖南、甘肅兩地被查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這次檢查同時還牽連出了金鑼、科迪、龍鳳等幾家知名企業。

    一時間,餐飲供應鏈的管控備受關注。各大餐企都是時候自省一下自己的供應鏈管控是否妥當了,這其中的風險到底應該如何規避呢?

    1

    病死豬做成速凍水餃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三全食品生產的灌湯水餃在湖南湘西、甘肅酒泉兩市抽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涉事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灌湯豬肉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等。

    2月18日,三全食品首次對“豬瘟事件”進行公開回應,稱公司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

    同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上漲,達到2019年開年以來最高。但是,三全食品因曝出“豬瘟水餃”丑聞,從開盤后一度暴跌超過7%,截至收盤報7.42元/股,市值60.08億元,和2月14日收盤時相比,三全食品市值蒸發了3.32億元。

    這次“豬瘟水餃”事件,涉及多家企業,不僅有三全這樣的龍頭企業,還有金鑼、科迪、安井食品、龍鳳這樣的知名品牌。

    2

    三全供應鏈:看似“無縫”,實則“漏風”

    根據三全食品的招股說明書,公司不直接指導、控制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公司對農產品質量的管控方法主要是制定驗收標準,在入庫時驗收農產品質量。

    通過賬期,保證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追溯供應商責任。采購部對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原材料異常情況進行反饋,要求供應商改進或者賠償經濟損失。

    對于供應商,三全采用的是“三類管理”模式。要進入三全的合格供方名錄,需要經過兩次評估,首先是采購管理、到貨驗收、倉儲、生產過程、化驗、交付等過程的質量管理水平評估;其次是對原料、加工工藝、生產環境、生產設備的安全評審。

    進入名錄后,三全會定期進行資質更新,針對原料進行抽檢和送檢,給供應商評定浮動等級。對A級供應商進行獎勵,對C級供應商提出預警,對D級供應商輔導改進。

    這樣的供應鏈管理方式,看似“美好”,但是卻沒能抵擋此次的病豬肉。

    原因就在于企業的檢測能力不足,因此三全對于供應商供貨的常規抽檢,對防范豬瘟肉沒有太大意義

    此次被檢測出豬瘟肉的安井食品表示,行業整體檢測能力不足,即便原料的采購全部來自非疫區,且索證齊全,也可能存在原料已被污染的情況。

    這和做體檢是一個道理,一般人選擇做的常規體檢,對于篩查早期癌癥沒有任何幫助,只能查出中晚期癌癥。也就是說,一個早期癌癥病人的常規體檢報告,大概率是“健康”的。

    同理,三全等企業的檢測能力不足,導致豬瘟肉的抽檢“形同虛設”,導致豬瘟肉正常投入生產進入銷售渠道。

    3

    中國的難題,也是世界的難題

    供應鏈的管控一直都不只是中國的難題,英國的毒鮭魚罐頭、美國的牛奶污染事件,都說明了這是一個令全球頭疼的難題。

    這次“豬瘟水餃”事件引起多方關注,除了譴責三全食品等企業外,我國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也引起了大量的關注。

    圍繞在大家心中的問題是:為什么豬瘟肉能逃過層層監管,以速凍產品的形式到達大眾的餐桌?

    我國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客觀來說,方法并無不妥。埋葬、焚燒、堆肥都是合理的處理方式,但是問題就在于沒有形成嚴格的管理體系和相應的重罰刑責

    舉例來說,我國最早爆發非洲豬瘟的地方是沈陽,但根據警方追查,最早的豬瘟流出地——吉林市某鎮,去年4月就出現了病豬,但是養豬戶把這些病豬賣到了沈陽,到了8月份,豬瘟在沈陽爆發。

    除此之外,2018年3月,云南海關查獲的一批走私“僵尸肉”,即鄰國幾十年前的凍肉,被當地政府在一處垃圾場進行了填埋處理。

    ▲云南政府填埋“僵尸肉”

    但是到了5月,媒體報道,當地上百名村民把僵尸肉重新挖出來,經過處理后,將這些“僵尸肉”賣入市場,去向不明。

    ▲當地村民挖掘“僵尸肉”

    可以想見,豬瘟肉為何能改頭換面流入市場,相關機構的監管不到位是一大原因;其次就是沒有重罰,利益驅使形成問題肉“黑市”。

    4

    供應鏈管控的風險意識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食品安全是餐飲企業的良心。

    政府機構的管控不是萬能的,因此餐飲企業在供應鏈管控上,還需要增強風險意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在非洲豬瘟病毒肆虐的當下,食品公司應該更有危機意識,把控風險。

    就算常規檢測不具備檢測豬瘟病毒的能力,也應該加檢非洲豬瘟病毒,不能因為豬肉來源地不在疫區就心存僥幸,所有相關產品都應該加檢豬瘟病毒,因地制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通過企業自檢來規避風險。

    拿體檢舉例,如果張三是個老煙槍,那么他患肺癌的幾率相較于不抽煙的人,高20~40倍。此時,如果他每年體檢只做抽血、X光等常規體檢項目,那么體檢就等于白做。針對他患肺癌的幾率較高,如果張三加檢低劑量螺旋CT,那么就能測出早期肺癌。

    光靠政府管控是企業對自身不負責任的行為,企業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嚴格管控風險。雖然加檢豬瘟病毒會增加成本,但是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企業面臨的將是致命打擊,聲譽也將毀于一旦。

    小結

    餐飲企業的供應鏈,不僅是把控成本的利器,同樣也是管控風險的命脈。

    供應鏈做得好的企業有很多,但是沒有出過問題的卻沒有,無論是國際大佬可口可樂、通用磨坊、麥當勞,還是國內巨頭三全、思念,無一例外,都因此栽過跟頭。

    供應鏈風險管控,任重道遠。

    來源:餐飲人必讀(ID:cry811)

    編輯|紅餐_鐘昊玲

    往期內容回顧

    餐企進入 “新戰國時代”,未來30年要靠供應鏈!

    供應鏈戰役打響,餐飲企業如何贏得先機?

    商標、渠道、供應鏈…未來5年餐飲將面臨3大戰爭!

    讓餐廳再無淡季!供應鏈誓要顛覆餐飲版圖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96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1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2月21日 21: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