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208 期
越來越多不愿意湊合的大齡單身群體涌現,餐廳為一個人吃飯想出“對面放卡通玩偶”操碎了心,“一人食”正在成為餐廳中的重要消費場景,以“一人食”為主題的書籍和新媒體也受到人們追捧。
隨著而來的則是,小火鍋、壽司、單人套餐出現在各種用餐場景,由“半份菜”演變而來的“小份菜”成為一人食新寵。
”
■餐飲老板內參|虎萌 發于北京
1
“半份菜”不好做,
“小份菜”順勢而生?
▼
如果要探究“半份菜”的起源,大概跟2013年前后“光盤行動”相關,各個餐飲企業紛紛主推“半份菜”,各類高中低檔餐廳都在做。但6個月左右“半份菜推行不暢”消息頻頻出現,時至今日半份菜幾乎已從市場上銷聲匿跡。
做高端餐飲的鄭州皇宮大酒店曾經推過一段時間的半份菜。據總經理耿濤介紹,“小份套餐”從398元減到199元菜份量隨之減少,“半份套餐”讓顧客根據需要定用餐標準,菜份減半菜式更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就放棄了。
很多餐飲老板調整策略開始轉向“小份菜”。芙蓉巷成都名小吃所有產品后來都設計成了“小份”。比如紅糖糍粑,以前一份5塊糍粑,一個人吃不完或者吃完了就吃不下主食了,打包帶走又會影響口感。后來紅糖糍粑一份改成了3塊,一個人能吃,兩個人吃能加小菜和主食。
“我們不同于單純的擔擔面館,不要求一份面吃飽,希望顧客有更多選擇性,主食、小菜、小吃都能吃到,每一份的量都不大,吃到的種類多也不浪費。”芙蓉巷創始人吳少輝這樣總結。
“餐廳菜品的份量一般只會在新菜推出時有所調整”,郭家大院幸福魚頭創始人郭才寶說。郭家大院會在新菜推出時觀察,一道菜因為份量原因有大面積剩余,會直接調整份量和售價。
|總結|
為什么半份菜做不下去?顧客認為菜的份量小了,價格就要很低,半份菜就應該半價。但對于餐企來說,即便食材成本減半,工資、租金、配菜、制作、倉儲、物流和管理成本還是一樣,“半份菜”把售賣單元拆小周轉期拉長。 很多中西餐廳嘗試做“半份菜”效果不理想,半份菜只有在無需烹飪程序的火鍋業得以保留,很多餐廳上“小份菜”也是免去“半份菜半價”的顧客質疑。
2 小份菜&一人食, 為何成為餐飲場景未來大勢? ▼
芙蓉巷最初就把產品設定為小份,從餐廳經營角度來說,小份菜是會增加成本的。大份的產品,一個人吃一份只需要一套餐具。小份菜的話,一個人可能需要用三四個餐具,但多出的這部分成本又不能完全加到產品售價上。
之所以堅持做較高成本的小份菜,吳少輝說并沒有單純從經營成本來算賬,更多是從顧客滿意度來做衡量,小份菜比大份菜更能給顧客多樣化體驗,又能避免半份菜的價格爭議。
同樣是30元,選擇小份菜能吃的種類更多,顧客體驗感會更好。顧客用餐體驗感和儀式感得到滿足,自然會常來,小份菜高出那部分的成本就是值得的。
|總結|
西貝副總裁楚學友也提到,小份菜或者一人食是很多餐企現在應該考慮做的。中國人口的結構與日本很相似,日本的拉面、壽司等,都是典型的一人食場景,一人食在日本已經是餐飲的主流方式。現在國內的一線城市,一人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以前進食主要是一日三餐,現在人們會配合著吃水果零食,還有上午點心咖啡、下午茶和宵夜。食物結構多元化、吃東西頻次增加,導致了很多人的單餐進食量減少。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阿部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利潤去哪兒了|第二家店|超級店長制 必栽的5個坑|好吃不貴|高手的5段位 決戰20平|西貝裁判制|2017生存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