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1160期
▼
在很多創業者眼里,如果有機會在一個城市的美食街開一間店鋪,那相當于躺著就能把錢賺了。 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今天本篇的主人公的確很幸運,在成都的寬窄巷子開了一家店,如今8年了,一直屹立不倒。 但他剛開始一點都不順利,也是栽了很多坑后爬出來的,偶然看到機會又乘勝追擊、深入摸索才得門道。希望他的故事能給大家啟發。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 發于成都
1
以為人流量大就能賣套飯,
結果沒人感興趣
▽
2008年,祁凌云的“聽香”在寬窄巷子起步。那個時候,“聽香”還叫“一溪云”。祁凌云說,這是為了適應成都人的休閑隨性。
最初,祁凌云想依靠大量的人流量(游客)取勝。所以,開店之初,便設計了兩個盈利板塊——餐品+酒吧。餐品主推均價30元左右的套飯。
不過,開業后祁凌云發現,酒吧業態確實不錯。可是餐品的銷量卻少的可憐,甚至出現一到飯點,客人就走的情況,飯點一過,酒吧、外場又坐滿了人。
一個月之后,祁凌云放棄了套飯。
Tips
菜品不合適餐廳運營,絕不戀戰。不想深陷泥沼,一定要及早止損。雖然改菜單的成本、風險很高,但是面對沒有利潤可進的情況,一定選最能扭轉局面的策略。
2
以為裝修小資就賣西餐,
結果白白扔了六七萬
▽
在停止套飯的銷售后,有朋友給祁凌云支招,說聽香的環境實際上挺適合賣西餐的。因為其裝修是古樸中帶著時尚、小資,特別適合游客歇腳品茗、飲酒。基于這種調性,朋友的建議聽起來不無道理。
但是,上了一個月西餐之后,發現根本賣不動。
祁凌云覺得可能消費者對菜品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再堅持看看。可經營到三四個月時,因為銷量低,店里光西餐菜品的原材料就扔了六七萬元。西餐也宣告失敗。
Tips
菜品的設計不能以餐廳環境來定性,而要綜合考量餐廳本身所處的消費人群、環境調性、周圍競爭市場等。
3
無心插柳,
小徒弟試水川菜小炒銷量暴漲
▽
第二次菜單改革失敗后,祁凌云基本已經放棄了對餐品的改造。這時候,餐廳一個小徒弟自告奮勇:想炒點川式小炒來賣。
祁凌云沒有拒絕,小徒弟就自己打印了一張A4紙的菜單,列了幾個家常川菜。
沒想到,菜品一出來,點單就火爆了。一個月之后,廚房已經承載不了消費者的點單需求,祁凌云硬是將一個20平米的廚房擴建了6倍,成了一百二三十平的大廚房。
祁凌云后來分析:巷子里的大部分消費者是游客,之前自己賣的套飯也好、西餐也罷,都是很多城市司空見慣的,而唯獨特色川菜,游客不是在哪都能品嘗到。
Tips
你真的了解你的顧客需求嗎?經營不好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從消費人群屬性入手,深入分析,找到需求痛點。
4
乘勝追擊,發掘更多特色川味小吃
▽
在改賣川式小炒后,盡管餐品銷售有了較大增長,但是整個餐廳的銷售占比上,菜品也沒有超過20%。
這時,經歷了3次菜單修改的祁凌云也琢磨出了一些門道。他認為,既然游客喜歡特色的川式小炒,那如果把四川出名的小吃全搜羅來,給到達不到四川各地的游客一個集中展示,豈不是效果更佳?
于是,祁凌云就開始挖掘四川各地的特色小吃,包括峨眉的鱔絲、邛崍的雞片、樂山的豆腐腦等。最后,菜單徹底變成了川式特色休閑美食。
對于寬窄巷子來的消費者而言,這里就是一個精品小吃的集結地,最終全面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
現在,餐廳的酒吧、菜品銷售各占一半,完全實現了“兩條腿走路”的盈利平衡。
Tips
當能夠對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進行更深層次挖掘之后,也就占據了區域消費者的心理認知,從而成為“區域名片”,形成自己的品牌競爭力。
5
深入挖掘消費需求,重新定位
▽
在完成4次菜單改造升級后,祁凌云開始重新思考餐廳的消費群體特性。
祁凌云發現,旅游地的消費者都是以家庭、情侶為主。這種消費群體的消費特點是女性多為主導。所以,祁凌云便把品牌定位成:成都幸福女人的休閑蜜地。
確定這一精準定位后,祁凌云便開始在整個餐廳的休閑生活、娛樂狀態的布局上下功夫:除了營造小資做派,挖掘眾多四川小地方的特色菜品。聽香的餐后演出還網羅了成都圈內各色風格歌手,不插電民謠。
定位女性主題,只需要在商品、服務以及女性需求上下功夫即可。圍繞“成都幸福女人的休閑生活”的縮影去創造一個場景,在這樣的場景里,不止全國各地的游客,甚至成都本地消費者都會想來體驗一下。
Tips
深入挖掘細分人群的需求,然后再反應到餐廳的產品、環境、服務定位的設計上,成功率才能倍增。所以,做景區名片,拼的是定位和細分人群。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