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先來認識一個名詞:對標
原指企業為提高能效水平,與同行業先進企業進行對比分析,確定標桿,通過管理和技術措施,達到標桿或更高能效水平的節能實踐活動。
對標管理,由美國施樂公司于1979年首創,被視為企業不斷改進和獲得競爭優勢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學界將對標管理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一起并稱為20世紀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1 找對標,精準鎖定消費客群
| 案例:醉三江|
▼
醉三江是重慶第一艘在船上吃火鍋的火鍋品牌。前不久,和醉三江火鍋老板聊天時,內參君大放厥詞,說相對于重慶的火鍋企業,醉三江在船上吃火鍋的概念太重,人均客單價太低,這樣做無法和岸上的火鍋品牌競爭。
老板則迷茫的看著我,然后說了一句讓我啞口無言的話:“我們的對標不是重慶的火鍋品牌。”
△
找準自己的定位就很容易看清對手
醉三江的老板說,醉三江的對標是重慶船上用餐這個市場中的品牌。
在重慶,船上用餐主要以河鮮為主,輔以中餐形式,客單價普遍在150元以上。
在消費者的認知中,船上用餐這個市場屬于高消費市場。并且加載的產品品類以河鮮為主。這不僅在品牌端造成了船上用餐市場進入同品類的激烈競爭;在消費端也固化了消費者對于船上用餐的認知。
這個時候,醉三江以火鍋的形式出現了。
醉三江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既然選擇了船上用餐市場的品牌作為對標,那么其之于其他品牌的差異化就是兩個點:價格和產品。
在價格上,定位客單價在100元以內的消費客群,凸顯船上用餐的性價比。
在產品上,定位火鍋品類,火鍋本來源于碼頭,所以在船上吃火鍋的用餐場景在消費者認知中沒有解釋成本,同時更具吸引力。
|點評| 當然,醉三江能否成功還有一系列因素決定。但是,從他找到的對標,并且抓住對標的痛點,讓希望在船上消費的客群有了另一種選擇,從而開辟出船上吃火鍋的藍海市場,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反過來想,如果醉三江把自己的對標定位為重慶火鍋市場的品牌,可想而知,在一片大紅海中突圍,幾乎毫無機會。
2 找對標,形成差異化
|案例:金媽家|
▼
金媽家韓式烤肉店在重慶開店時,重慶已經有多家全國一線韓式烤肉品牌。他們的開店區域主要是進入購物中心,做高大上的韓式烤肉店,客單價100元左右。而社區韓式烤肉店也已經出現,主打自助形式,客單價30元左右。
△
和別的產品形成差異化
如果金媽家把對標選定為全國一線韓式烤肉品牌,進入購物中心同他們競爭,那么它是很難勝出的。如果對標為社區的韓國烤肉店,不僅毛利薄,同樣面對大量競爭者。
于是,金媽家把對標選定為社區大排檔。因為在韓國,烤肉大多是以大排檔形式出現,在重慶,大排檔多以江湖菜等形式出現,韓式烤肉社區大排檔這一市場還是空白。
因此,金媽家最直接的就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做社區韓式烤肉店。
|點評|
3 找對標,決定發展方向
| 案例:金牌干溜|
▼
金牌干溜的定位同樣有意思。
△
找準對標,就清楚了自己品牌的方向。
金牌干溜是一種開袋后,只需將面條過水,加入袋裝調料,即能食用的即時面條產品。
目前外賣市場發展迅猛,但是不得不說,至少從現在來看,外賣市場很難有壟斷品牌出現。因為外賣市場有一個最大的痛點,就是消費者對品牌沒有忠誠度,他們更希望得到的是產品的豐富度。
如果金牌干溜在外賣市場尋找對標,那么品牌也會很快觸碰到外賣天花板,對于目前只有兩款產品的品牌來說,憑借單品來打外賣市場,市場空間太過于狹小。
那么金牌干溜該尋找怎樣的對標來確定自己的市場及發展方向?
|點評| 內參君認為,金牌干溜的對標應該是方便面。當外賣市場正在遭遇瓶頸期,方便面市場確實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沉淀,產品創新幅度已經很低,但是市場規模龐大。 如果金牌干溜能夠把對標選定在方便面品牌,解決好方便面的最大痛點:健康。那么,這一定是方便面市場中的又一大藍海。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企業如何避免“成熟死”|外賣“野蠻人”入侵
南北派餐飲PK|月入52萬到0元轉讓|老板累成狗
起死回生的復盤術|高翻臺率|開店“掃雷”日記
700億咖啡市場|711的營銷真經|肯德基沒人要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