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幀畫面震撼揭秘:史上最走心餐企“閱兵式”是這樣設計的!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1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通過一場閱兵可以洞悉一個國家的實力。
    通過一場婚禮可以看到一個家庭的氣質。

    通過一場周年慶典可以觀察一個企業的內在活力。

    儀式感,是一個極有畫面感的詞,是一種內在能量場的外化,是一場有關天分、習慣、性格、信仰的小敘事。
    通過特別節點上的特定儀式感,可以感知一個個體、一個組織何以有現在的結果,又將去擁抱什么樣的未來。
    4月21日,是巴奴毛肚火鍋的15歲生日,內參君管中窺豹,擷取這場慶典上幾個有意思的小畫面,探究這匹火鍋黑馬的內功心法。

    ?餐飲老板內參劉曉紅 發于鄭州

    |畫面 1

    5年以上員工全都發功勛金牌

    梁山聚義,最讓人血脈賁張的是那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

    巴奴15周年慶典,演繹了一把現代企業版的“大秤分金”——為所有在巴奴工作5年以上的員工頒發功勛人物金牌獎章。

    貨真價實的999純金獎章

    20克重、價值6000多元的千足金獎章,巴奴一口氣發了124枚。

    拿獎的有主管、店長、執總等管理人員,更有各條戰線的普通員工:前廳的保安小哥,后廚的洗碗大姐,前線的服務明星,后臺的技術大咖。

    更為難得的是,拿到功勛獎章的還有好幾位是已經離職的員工。

    打動人心的是豪邁的物質獎賞,更是一個企業對普通員工的感恩和價值認可。

    巴奴掌門人杜中兵說,“只要在,就是認可”,一個員工能在一個企業呆這么多年,本身就是一種相互認可,企業要感恩員工。

    老杜舉了自己司機的例子,說從家到公司,普通人大約需要40分鐘,他這樣車技不錯的急性子,也需要30分鐘,而他的司機只需要20分鐘,開車又快又穩,更絕的是,這位司機服務巴奴9年,從未有過刮蹭事故。“你說這樣的人是不是不可或缺?一路走來,你是不是要感謝他?”

    【 場外點評 】

    時間是把殺豬刀。和現在多數企業“不待見老人”的通行做法相比,巴奴“以時間論英雄”,確實挺奇葩。“兔子論”者們的論據是為了補充新鮮血液,卻較少以平等的視角去考慮每一個崗位的不可或缺,較少仰賴管控和激勵提升內部自我造血的功能。

    兔子總是在一茬茬變老,不能建立起老板與員工共贏的制度,企業就只能在員工與老板的“互害模式”中不斷重復“趕兔子”悲劇。從這個角度講,巴奴的金牌不失為打破這種傳統“互害模式”的有益探索。

    |畫面2

    老板個人出1500萬捐助團隊

    在這次慶典上,比給所有5年以上員工發金牌更土豪的是,杜中兵個人捐款1000萬用于巴奴培訓基金,500萬用于扶助員工的愛心基金。

    周年慶當天,杜中兵與400名員工代表輪流合影

    愛心基金是巴奴本著救急不救窮的原則為巴奴所有伙伴設立的。此次加大投入,將延伸到曾經在巴奴工作過的離職伙伴,也就說現在的和曾經的所有的巴奴人,在人生路上遭遇難過的坎兒,都可以受到愛心基金的幫助。

    巴奴非常重視對人才的培養,每年的培訓預算在400萬元左右,用于一線員工的集中培訓,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組織考察,到標桿企業交流學習等。

    而在15年這樣一個新起點上,老杜覺得巴奴的培訓基金太少了,不足以支撐企業更大的發展夢想。老板個人捐款支持團隊人才建設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未來巴奴將持續加大在人才培訓方面的投入,對人才的成長需求不設限。不僅自上而下,由培訓部提出適配企業全員的培訓計劃,還要自下而上,所有員工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求,提出自我充電需求,經審批合理便給予充分的財力物力支持。

    巴奴的“小鮮肉”店長們

    這種由員工提出的自我培訓計劃是不占用公司培訓預算,而且由員工自由支配的,其中中層是1萬元,門店經理是3萬元,高層只要提出申請,覺得有哪些課程是需要的,就可以去學習,不做任何限制。

    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請進來,巴奴還將不計成本升級團隊配置,引進品牌、營銷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讓更多的外腦介入,提升整個組織架構的能力。

    【 場外點評 】

    人的輸出是企業復制的基礎。沒有“人”這個軟件,“店”、“鏈”等硬件都是擺設,擴張只是空談。所以,海底撈掌門張勇說,海底撈成立15年,只開了33家分店。不多開店,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缺少合格的人才。

    人才是從哪里來的?是在實戰中培養出來的。既要有實戰,又要有培養。高度重視學習,充分尊重實戰,尊重員工在實戰中的自我感悟,自主選擇學習方向,應該是快出人才的一條有效途徑。

    |畫面3

    員工先走,高層殿后

    給員工頒獎環節是整場慶典的最重頭

    所有的慶典儀式,座次都是一個“政治性”的問題,領導都是在前排的。

    巴奴的周年慶典,再次刷新了這一“約定俗成”。

    員工在前,高層在后

    4月20日8點鐘,鄭州新區大玉米樓前的千璽廣場,400余名黃T恤、黑工裝的巴奴人按員工、中層、高層列隊,陸續走進JW萬豪酒店。

    與慣見的座次安排不同,他們的員工坐在前排,中層坐在中間,高層管理者坐在最后排。

    巴奴愛心基金會會長韓艷麗說,巴奴的高層只有在簽責任書、立軍令狀的時候才是坐在前排的,慶典、培訓等場合,高層都是坐在后排的,這是巴奴的管理理念“愛和責任”的體現。

    午餐的安排也是如此,前6排先用餐,后6排中高層管理者后用餐。

    員工給老板頒獎

    戴眼鏡的領獎人就是掌門人杜中兵

    高層給員工頒獎,再正常不過。

    員工給高層頒獎,怎么看都有點奇葩。

    這樣的奇葩場面也發生在巴奴的15周年慶典上,更奇葩的是3位高層中還有掌門人杜中兵。

    這里面有個深意,在巴奴,人人都是品牌工作者,每個人都要在不同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持續堆積品牌。

    作為創始人,老杜把自己定義為戰場上的將軍,穿著盔甲睡覺,兵器就放在枕邊,隨時都處在戰斗狀態。他和所有品牌工作者一樣,所創造的成果要接受團隊的檢閱。

    【 場外點評 】

    22年前的克拉瑪依大火,留下了“讓領導先走”的段子;不同場合不同版本的“給領導打傘”,每每引發全民口水。一個小小的舉止,事關階級屬性和社會情緒。

    餐飲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是和人打交道最多的行業,也注定是個對智商、情商挑戰都極高的行業。從當前來看,餐飲業進化程度低于其他行業,注重師徒傳承、等級森嚴是多數企業的特點。打破行業的自我設限,講究“沒有儲存,就沒有支取權”,將愛和尊重體現在每一個管理細節,是種進步。

    |畫面4

    慶生必講企業文化,一講就是1天半

    如果說金錢投入是巴奴對人才的硬裝加持,那么軟裝加持則是持續迭代的企業文化宣講。

    2009年以來,每年周年慶典,巴奴一個雷打不動的項目就是企業文化宣講。

    這次的企業文化宣講,老杜在堪稱鄭州最豪華、場地費最貴的萬豪酒店3樓大廳講了一天半,總時長12小時。

    在很多人看來,企業文化是玄虛的東西,而在老杜看來,企業文化要解決的是人生召喚的問題,即“我是誰,要到哪里去,為什么要去,怎么去”,這能讓人從物質的追逐中脫離出來,去發掘生命中抽象的、形而上的價值。

    形而上的支撐反而讓有形的產品有了強大的溢價功能。“美國為什么能成為超一流的經濟體?因為美國到處都有尖頂,80%的美國人都有信仰,有超然的精神和文化。”

    品牌就是一種莫名其妙的被召喚的感覺。巴奴的召喚,于內,是“讓生命歡聚在一起”,于外,是要顛覆要引領,讓毛肚火鍋走向全球。

    因為有了“超然的召喚”,所以無論在產品打造還是人才培養上,巴奴都在做不計成本的金錢投入,用有形賺取無形。

    【 場外點評 】

    如果沒有清晰、超然而有規劃的生命觀,那么任何財富追逐的結果都將是灰色的、茫然的。

    企業文化的意義就在于此,它不該是流于口頭的“運動”,而應是盛放企業靈魂的“尖頂”。

    你怎么看這場周年慶?你企業周年慶都怎么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37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24日 03:38
    下一篇 2016年4月24日 21: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