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大調查:這些品類將迎來發展熱潮!



    作者 | 胡倩聰

    來源 | 贏商云智庫(id:sydcxy2014)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首次突破4萬億大關,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月10%餐廳倒閉,行業“三高一低”持續數年……在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餐飲業態品牌的“紅海憂慮”卻越來越真實。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2018年餐飲開、關店品牌量占比較2017年均降10%,業態更迭相對放緩:


    ? 異國風情餐飲“遇冷”,陷入發展瓶頸;

    ? 復合餐飲、輕餐、燜鍋/干鍋尋求差異化,突圍餐飲“新藍海”;

    ? 中式餐飲、休閑餐飲、火鍋、燒烤/鐵板燒開店量高于關店量,經營徘徊在上行通道,其中,新興川菜和特色火鍋異軍突起。



    ▌報告核心要點導讀

    一、購物中心餐飲整體業態趨勢

    ■ 中式/休閑餐飲向好,異國風情餐飲洗牌提速


    二、購物中心餐飲細分業態趨勢

    ■ 中式快餐邁進紅海,新興川菜發展蓬勃

    ■ 川式火鍋擴展快,新興特色火鍋潛力突出

    ■ 現制飲品空前繁榮,新興飲品競爭激烈

    ■ 日料迎來增長潮,新興西餐存活空間收窄

    ■ 燜鍋/干鍋、燒烤/鐵板燒,單品穩步發展

    ■ 復合餐飲、輕餐,發展勢頭佳


    三、典型購物中心新進創新餐飲品牌解讀


    01

    整體業態趨勢


    中式/休閑餐飲發展向好,異國風情餐飲洗牌提速


    ▌2018商場餐飲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均降10%,業態更迭相對放緩


    據贏商大數據中心監測,2018年19個典型一二線城市424家購物中心餐飲業態新開店4878家,品牌數量占比為28.14%;新關店4713家,品牌數量占比為26%。


    相較零售業態,2018年購物中心餐飲業態發展趨好,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為零售業態的一半。



    數據統計標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青島、合肥、南京、蘇州、福州、貴陽、天津、武漢、成都、西安、鄭州、昆明、廈門19個城市商業面積≥5萬㎡的424家購物中心,下同。


    相較2017年,2018年購物中心餐飲業態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均下降10%,業態更迭速度相對放緩,品牌生存周期延長。



    ▌中式餐飲發展向好,異國餐飲“洗牌”進行時


    從2018年購物中心餐飲細分業態開關店來看:


    • 中式餐飲、火鍋、燒烤/鐵板燒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發展向好。其中,中式餐飲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2.32%,較強的發展態勢得益于近年中式快餐市場的加速增長。


    • 異國風情餐飲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3.51%,洗牌加速。當中占比最大的西餐,正面臨結構性的市場調整。


    • 休閑餐飲、燜鍋/干鍋、復合餐飲、輕餐業態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發展較為穩定。



    ▌新興休閑餐飲走俏,新興異國風情餐飲“水土不服”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餐飲品牌開關店來看:


    • 新興休閑餐飲、新興中式餐飲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發展潛力較大。其中,新興休閑餐飲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4.38%,近年發展迅猛的飲品業態為該類別帶來顯著增長。


    • 新興異國風情餐飲、新興火鍋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其中,新興異國風情餐飲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3.71%,眾多新進的異國餐飲品牌,可能面臨“水土不服”的窘境,需要面對較長的市場培育期才能存活。


    • 新興休閑餐飲、新興燜鍋/干鍋、新興復合餐飲、新興輕餐業態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發展平穩。



    從經驗判斷到數據決策,大數據將有助于提升行業運營效率及質量、提升場所端及品牌端的創新成功率,為商業地產轉型升級創造更大價值。


    02

    細分業態趨勢


    一、中式快餐


    “開店潮”與“關店潮”并行,新興川菜/特色火鍋異軍突起;西餐“遇冷”;復合餐飲、輕餐差異化突圍


    中式餐飲——新興川菜發展蓬勃,酸菜魚呈爆發之勢


    從2018年購物中心中式餐飲細分業態開關店來看:


    • 中式簡(快)餐、川菜、粵菜、江浙菜、西北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中式簡(快)餐“開店潮”與“關店潮”并行。


      一方面由于剛性、高頻的消費需求,中式簡(快)餐備受創業者和資本青睞;另一方面由于低門檻屬性,讓該品類競爭急速加劇。


      另外,川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4.4%;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快速爆發的酸菜魚。數據研究顯示,酸菜魚消費群體中,女性占六成,26-35歲人群占67.7%;人均消費價格在60元及以下的占比為84%。


    • 隨著新生代成為消費主力,女性經濟的蓬勃,以及大眾餐飲需求上升,酸菜魚無疑將躍升為“新一代國民菜系”。


    • 茶餐廳、海鮮(河鮮)、湘菜、美食廣場、時尚融合菜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其中,茶餐廳和海鮮(河鮮)這類較為傳統的業態,競爭力下降,發展進入慢車道。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中式餐飲開關店來看:


    • 新興中式簡(快)餐、新興川菜、新興江浙菜、新興云貴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新興中式簡(快)餐開店品牌量占比57.56%,關店品牌量占比56.55%,在資本熱度高漲的情況下,新興品牌業態更迭也在提速。


      另外,新興川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3.96%;近年,新興川菜品牌以較快速度占領新生代消費市場,如將經典的單品菜品潮流化、網紅化,提供個性化的定制口味,逐漸由傳統正餐向“快時尚消費”發展。


    • 新興茶餐廳、新興海鮮(河鮮)、新興美食廣場、新興時尚融合菜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業態更迭加速,品牌生存空間收窄。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中式餐飲品牌案例解讀


    擁有先天口味優勢的中式餐飲,并不止步于“國菜味道”:


    ? 在締造中餐場景和儀式感時,非遺藝術元素被頻繁應用;

    ? 融合不同地緣特色菜系,品牌趨向走“原創中菜”的差異化路線;

    ? 中央廚房,讓繁復的中餐的制作過程標準化,節約成本的同時保障出品;

    ? 明星/名人效應加持,為中餐與國人情懷建立強聯系。



    二、火鍋


    川式火鍋持續趨好;火鍋衍生品差異化突圍;新興特色火鍋潛力突出


    從2018年購物中心火鍋細分業態開關店來看:


    • 火鍋衍生品、特色火鍋、川式火鍋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火鍋衍生品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1.15%。


    • 隨著消費升級,火鍋衍生品這種垂直細分品類,標準化程度高,擴展速度快,成為餐飲市場的大趨勢。而最具流量的單品為串串香,靈活的菜品選擇、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得大量消費者的認可。


      川式火鍋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2.68%;數據顯示,川式火鍋占中國火鍋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可持續經營勢能強勁。


    • 粵式火鍋、小火鍋/自助火鍋關店品牌量占比均高于開店量占比3%以上,品牌面臨激烈競爭。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火鍋開關店來看:


    • 新興特色火鍋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12.18%。相比于傳統火鍋店,這類特色火鍋辨識度更高,客戶黏性更強,經營表現突出。


      其中,特色單品火鍋具有供應鏈優勢,能夠跨地域橫向復制;如在食材類火鍋中最熱門的魚火鍋,需要掌握高效的冷鏈運輸系統,椰子雞火鍋則需要擁有優質的生鮮食材供應。


      另外,新興的健康概念火鍋也成為了新的增長點,市場上陸續出現標榜“無添加劑”“天然湯底”的健康火鍋,迎合一邊講求重口味、一邊追求養生的“朋克養生”族。


    • 新興火鍋衍生品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該品類在較快的業態更迭中穩定發展。


    • 新興川式火鍋關店品牌量占比略高于開店量占比;新興粵式火鍋、新興小火鍋/自助火鍋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4%以上,品牌或將面臨生存大挑戰。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火鍋品牌案例解讀


    不依賴廚師的火鍋品類,尋求食材與場景的創新:


    ? 建立從田園到餐桌的餐飲供應鏈,成為產業升級大趨勢;

    ? 創新“火鍋+”,更注重美食搭配,從火鍋單品化向風味化發展;

    ? 突破傳統的火鍋場景,清新/藝術/禪意/搖滾……都可以成為火鍋場景元素。



    這一小鍋

    朋克養生的一人火鍋


    臺灣這一鍋餐飲集團旗下的個人鍋物品牌,2018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餐廳主廚陳詠佶獲得過世界廚藝冠軍,還原了臺式經典的石頭鍋。


    朋克養生、混搭食材、活體蔬菜


    麻辣草本鍋底:選用四川大紅袍、燈籠椒等辣椒,搭配10+種漢方草本,以古法熬制,在麻辣刺激與健康養生之間找尋平衡。


    火鍋風味創新:水果自然發酵制成的酸菜鍋、進口牛奶混合日式咖喱的咖喱牛奶鍋,還有每日新鮮直送的羅馬番茄鍋。


    活體蔬菜新鮮上桌:培育在木頭上的菌菇、帶土的豌豆苗,均以上桌后才開始剪摘的方式,保持最佳新鮮度。


    私享與共享自由切換的禪意空間:餐廳用原木硬軟裝、暖系燈光、山水石景,打造出臺式小火鍋的禪意場景。移動式的木制鏤空門,拉上后便是一個10人位的大包廂,讓空間在私享與共享之間自由切換。


    圖片來源:這一小鍋


    三、休閑餐飲


    現制飲品空前繁榮,新興品牌競爭白熱化


    從2018年購物中心休閑餐飲細分業態開關店來看:


    • 飲品、休閑小食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飲品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4.09%,開、關店數量也占到休閑餐飲業態的一半以上。該業態高周轉、高毛利、易標準化的優點獲得資本熱捧,2018年出現超過74%的門店增長率。


      現制飲品類業態迎來新增長,主要源自消費者對常規飲料的替代和對健康茶飲的需求。網紅文化、社交媒體種草、爆款單品、優惠活動等品牌塑造模式,將現制飲品推向空前繁榮。


    • 烘焙甜品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品牌面臨較大的淘汰壓力。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休閑餐飲開關店來看:


    • 新興飲品、新興烘焙甜品關店品牌量占比略高于開店量占比;


      其中,新興飲品占休閑餐飲類別的開、關店數量占比超過60%,競爭白熱化。市場集中度低,品類、定位和價格的同質化,使主流網紅品牌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但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跨界浪潮來襲,“茶飲+”、“咖啡+”等新型復合物種層出不窮。健康、顏值、空間、故事、賦能、數據化等構成了新興現制飲品行業六大關鍵詞。


      在服務方面,“提前點,到店取”等的供給側數字化模式將是大勢所趨。更多品牌營銷的新玩法,將圍繞創意互動、社區活動、跨界營銷等社交傳播形式展開;另外,現制飲品中的重要品類,現磨咖啡市場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數據顯示,目前現磨咖啡市場份額僅為休閑餐飲的16%,新興品牌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 新興休閑小食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發展上行。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休閑餐飲品牌案例解讀


    休閑餐飲直面互聯網時代的“流量驗證”:


    ? 國外網紅品牌攜著高顏值、ins風、熱搜、權威點評,紛紛進入國門;

    ? 國內老字號復興、原創動漫IP、潮流周邊,成為搶駐市場的重要手段;

    ? 從簡單的社交需求到復雜的情緒管理,消費需求的挖掘越來越無微不至;

    ? 科技與智能概念的介入已經迫在眉睫。



    四、異國風情餐飲


    日料迎發展熱潮;西餐遇發展瓶頸;新興洋快餐生存空間較窄


    從2018年購物中心異國風情餐飲細分業態開關店來看:


    • 日式料理、泰國菜、新加坡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日式料理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5.2%;如今日料在中國餐飲市場占有率高達4.5%,日料高端、健康、美學的概念,契合了當前中國餐飲行業消費升級的潮流。商場在引進高端餐飲時,日料往往成為首選。


    • 西式簡(快)餐、西式正餐、韓式料理、越南菜關店品牌量占比均高于開店量占比。其中,西式正餐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3.24%;西餐近年出現向大眾化轉移的趨勢,中高檔消費收入下跌,加上營業支出的上漲,導致整體市場盈利水平下降,正面臨結構性調整。



    從2018年購物中心新興異國風情餐飲開關店來看:


    • 新興日式料理、新興韓式料理、新興泰國菜、新興新加坡菜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品牌量占比。其中,新興日式料理開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關店量占比7%,定位中高端的日料,逐漸兼容大眾市場,特色單品多樣,新興品類的挖掘潛力較大。


    • 新興西式簡(快)餐、新興西式正餐關店品牌量占比均高于開店量占比。其中,新興西式簡(快)餐關店品牌量占比高于開店量占比8.09%,盡管目前西式快餐擁有愈千億元的市場規模,但隨著健康餐飲文化形成、中式快餐崛起,西式快餐的市場份額在逐年下降,麥當勞、肯德基等頭部品牌以外的新興品牌生存空間相對狹窄。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異國風情餐飲品牌案例解讀


    即便異國餐飲市場遇冷,但品牌的“動作”不少:


    ? 國際著名連鎖品牌、米其林餐廳試水中國市場;

    ? 全球冷鏈引進國際級食材,打造原材料優勢;

    ? 高端餐飲向快時尚“下沉”,拓展大眾餐飲市場;

    ? 場景天馬行空,黑科技、未來感、沉浸式,造城市熱話。



    五、復合餐飲


    “餐飲+”新玩法大熱


    該品類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復合餐飲讓單純的餐飲用餐,轉變為多樣性的消費體驗,盈利手段由單一的售賣餐品,轉變為多元化的銷售收入,是餐飲業增加坪效的有效手段和發展趨向。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

    新進復合餐飲品牌案例解讀


    復合餐飲的“復合創意”體現在不同維度:


    ? 體驗的復合:以故事線展開“餐飲+”體驗,如+音樂、+藝術;

    ? 業態的復合:餐飲空間載體下,容納更多可能性,包括教育、培訓、生活美學、服飾、珠寶等;

    ? 線上線下的復合:線上內容IP,投射到菜品、場景、體驗中。



     日食記線下體驗空間

    將“好好吃飯”進行到底


    線上視頻自媒體日食記全網粉絲超過3500萬,是頭部的美食IP,2018年11月首家線下實體店進駐上海世茂廣場。


    講述線上故事的實體門店:面積380㎡的門店,旨在輸出好好吃飯的生活方式,圍繞日食記“一日食,一月記,一季事”的品牌精粹,設計四個空間板塊。


    水吧:基于日食記沖飲類零售產品,做咖啡特飲的現制體驗;

    面檔:由線上細分欄目《深夜一碗面》節目延伸,側重面食、醬料和餐具的體驗;

    線下零售板塊:自營和優選品牌產品,用于線下引流,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銷售;

    線下活動空間:用于主題展覽、跨界合作、用戶活動等。


    涉足線下,探索最高坪效模式:日食記線下店的擴張謹慎,其采用復合型業態模式運營,就是為了評估多樣性空間的坪效、引流程度及用戶喜好度,通過運營數據的搜集,為之后將開設體驗店的功能和主題提供參照。


    建立縱深供應鏈,把握生產端:做自有品牌的商業,日食記體驗店的零售區內80%的產品是印有“酥餅大人”圖案的日食記自營產品。另外還建立“蘇秉貿易”食品公司,未來將深耕食品供應鏈。


    圖片來源:日食記線下體驗空間


    六、燜鍋/干鍋


    人氣單品穩步發展


    燜鍋/干鍋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作為頗受新生代歡迎的單品化餐飲,該品類正在較快的業態更迭中穩步發展。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燜鍋/干鍋品牌案例解讀


    燜鍋/干鍋單品的創新關注點,圍繞大眾化市場:


    ? 為了成本和質量可控,采購-配送-制作的標準化需求度越來越高;

    ? 常規燜鍋/干鍋吃法以外的菜式創新,是同類中打造差異化的重要手法;

    ? 深挖消費心理痛點,娛樂感、刺激感的塑造讓品牌辨識度大幅提升。



    七、燒烤/鐵板燒


    “社交型食堂”悄然上線


    該品類開店品牌量占比略高于關店量占比,發展向好;據研究顯示,8090后最舍得花錢的餐飲品類中,燒烤/鐵板燒類位居榜首。這類業態迅速進化,通過生產標準化、服務品牌化、消費場景化,成為社交型餐飲,逐漸滲透于各大購物中心。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燒烤/鐵板燒品牌案例解讀


    燒烤/鐵板燒領域目前仍缺乏標桿性品牌,餐品和服務提質是重要的突破口:


    ? 品牌進入品質化階段,更注重食材質量和服務體驗;

    ? 大眾品牌紛紛塑造輕簡、健康、衛生、無煙的快時尚餐飲形象。



     焱Teppanyaki

    “高配版”燒烤店


    2018年12月,高端品牌焱Teppanyaki進駐武漢楚河漢街,采用預約制并只在晚市營業,店內一次只可容納6人,私密感極強。為了食客能在各方面都達到最佳的體驗,餐廳每天只接待一輪客人。


    味覺與視覺結合的尊貴感受:食材每日新鮮采購,空運澳洲的金獎和牛和青龍蝦,同時結合本地時令性的蔬菜,如將M8和牛與洪山菜薹結合。


    只采取預約制,以套餐的形式售賣,一對一的服務解說,讓人清晰了解最佳的品鑒方式;注重用餐體驗,挑選價值萬元以上的進口餐具,富藝術感和尊貴感。


    “家”場景拉近食客心距離:用餐區運用了居室的布局,門廳、會客廳、餐廳獨立分區,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整體風格偏簡約硬朗,細節部分考究,如設計感強的沙發、足底的潺潺流水、線形的氛圍燈、琉璃材質的臺面等,都展現出品質感。


    圖片來源:焱Teppanyaki


    八、輕餐


    引領新興健康生活方式


    輕餐開、關店品牌量占比幾乎持平。輕食常與健身、素食、減脂、Eat Clean等概念相關聯,契合越來越關注效率和健康的消費者市場。雖興起不久,但勢頭佳,各種新興品牌、創新形式也不斷涌現。



    2018年典型購物中心,新進輕餐品牌案例解讀


    輕餐品牌創新的關鍵詞,圍繞“健康”二字:


    ? 追求優質食材和烹飪健康,“100%純天然”“低鹽、低油、低脂”成為吸引點;

    ? 緊跟“吃草一族”步伐,素食、沙拉、果汁備受歡迎;

    ? 西方科學營養搭配,東方傳統養生食療,向“專業級”的健康飲食發展;

    ? “健康生活方式”概念的品牌營銷跨界風正在進行。



    沙綠輕食

    從沙拉切入做健康生活品牌


    沙綠輕食2016年由大眾點評8號員工創立,同年獲光速中國、點亮基金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沙綠輕食已在上海開出8家門店,10家新店正在籌備中,預期今年開出30-35家門店;訂單客單價60元,門店每日生產800-1000個SKU,單店坪效在1萬元左右。


    圖片來源:沙綠輕食


    從線上到線下的門店擴張:沙綠輕食從以公眾號為核心的產品銷售模式,發展到以門店3-5公里覆蓋為核心的線下擴張。線下門店一方面產生線下自然流量,承載品牌調性;另一方面解決用戶痛點,覆蓋周邊辦公人群,提供即時配送。


    覆蓋健康輕食全場景的SKU豐富性:

    季節維度:根據四季變化調整時令型的SKU,如在冬季推出出餐溫度為85度的熱谷物飯;


    場景維度:覆蓋早中晚餐、下午茶的場景需求;


    功能維度:針對功能性需求,推出如健身系列,針對女性用戶的低脂美顏輕體系列。


    – END –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82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4月12日 22:15
    下一篇 2019年4月13日 07: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