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0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勞動力減少漸成各個行業都將面臨的終極痛點,特別是對人力依賴度高的實體餐飲業,這個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如何讓90后、95后們對企業增強忠誠度,死心塌地跟你干?“硬來”,肯定不行,他們這一代很可能是吃軟不吃硬,甚至一些人可能軟硬都不吃。 咋整?主要有兩條路,一是靠企業拿錢砸他們,一是靠企業營造獨有“氣質”吸引他們。但是,砸錢也要砸到點兒上,培養氣質也需技巧。歲末年初,就是企業用錢培養氣質的好節點之一! 給員工送溫暖、獻愛心的姿勢如果不正確,很可能是在賠本賺吆喝、為他人做嫁衣。
? 餐飲老板內參 溫馨 發于北京
① 年會或聚餐,總得有一次——聯絡感情的標配手段
辦年會或者聚餐,是各行業的企業年終標配,餐飲業也一樣。這種場合,一是老板們可以借機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感恩員工,甚至把一些平時沒好說的話“說開了”,二是員工們可以借機“發自肺腑”地贊美企業或為企業發展建言。
這個過程中,可能有成效,也可能是走個過場,但“繁文縟節”還是有點用的,有時候,企業管理者的姿態大于實際作用。
在內參君與一些餐飲經營者聊天中,有的表示會辦年會,有的表示“可能也就大家一起吃喝一頓”。總之,管理者們都在根據企業體量和現階段情況二選一,兩者都不舉辦的,不多。
② 禮品發放,可分普適和定制版——制造驚喜的秘密武器
給員工送禮物,主要適用于兩種情景,一是舉辦年會聚餐的企業,通過某種儀式贈與,二是非儀式性發放。
三里屯某創意菜餐廳老板透露,她們除了錢之外還會給員工500元、1000元的禮品卡,或者白酒、紅酒、肘子這類實用型禮物讓他們帶回家。
發放禮物,也要講求節點,不同時段和方式出現的禮物,得到的效果會不同。比如今年圣誕節,朋友圈各種曬公司禮物,有些公司是早上將禮物放在桌子上,員工到來后比較“突然”;有的公司通過游戲、小型趴制造參與感派送禮物。
其實,禮物的選擇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普適型禮物,所有員工統一對待,一是私人定制型禮物,針對不同員工量身定制,后者需要費一些心思,但驚喜和打動效果更為明顯。
③ 獎項評選,可以“巧立名目”——提升員工被認可感的基礎方法
評獎,不能不承認這是具有“常青”效果的企業管理手段之一,有著“懲惡揚善”的作用,員工和企業間相互的認可度也能在這個過程中建立。
比如,某新銳火鍋品牌正在計劃年底評選“年度最佳員工”,之后將通過對其“家訪”的形式,讓這個評選更有延續性和激勵性。很多大型傳統餐飲企業還會通過舉辦專門的年度表彰會對員工進行獎勵,包括物質獎、晉升等。這種方法具有“承前啟后”的效果,既能感動老員工,又能為后來者樹立榜樣。
對于一些新的餐飲品牌,各種“巧立名目”的獎項,也是團建、搞氣氛的重要手段之一。內參團隊每月也會以“總編輯獎”等各種“借口”促進團隊感情,強化員工被認可度。
① 錢——談情之外,最好的溝通介質,沒有之一
這個就不多展開了,簡單粗暴,但最喜聞樂見,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各自體會即可。
② 火車票飛機票——一線城市“雪中送炭”法寶
對于在北上廣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三票”是長期的痛:火車票、鈔票、飛機票(排名分先后)。
80后女ceo小朱的餐廳是這樣“送溫暖”的:“我們會幫他們買回家的火車票,也會酌情報銷,但越來越難買,如果實在買不到,就讓這些員工提前走。”某知名互聯網餐飲品牌在員工買票難問題上也采取“讓員工提前回家”的策略。
不要小瞧在“回家過年”問題上給員工提供便利的作用,員工辛苦一年圖的就是這個時候。
③ 假期——體現人性化的好工具
有錢有閑,人生追求的境界之一,要么有錢要么有閑,也行。
在錢財獎勵之外,對需要獎勵的員工適當匹配幾天假期,或者不給錢給假期,也是“送溫暖”的一種方式。
假期的給予,也有技巧:一是普通假期,員工自行休息,二是定制旅游假期,讓員工公款度假。
在眼下這個忙碌的社會,這種方法可能更實在、更直擊人心,免得“有錢沒時間花、沒地方花”。
三、歲末年初,培養企業氣質的三個主要注意事項
① 儀式感,做什么都要有個樣!
無論是給予員工怎樣的福利待遇,“儀式感”都不能被忽略。這就是為什么有升旗儀式、頒獎儀式、授勛儀式等詞的誕生,這些形式的存在更加強化和升華活動的內核和意義。
有些人認為90后們對這些“虛頭巴腦”深惡痛絕,但實際可能恰恰相反。作為互聯網餐飲“三劍客”品牌之一的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對儀式感這事兒是這么認為的:“有人說90后是去儀式化,反流程的群體,我不這么看,他們被認可、被關注的需求更加突出,更需要儀式和流程化的東西。”
內參在給記者頒發“總編輯獎”時,都是秦老板親手發證書和錢,證書內容也由秦老板親撰,并要將錢赤裸裸展開授予,然后與員工親切合影留念。
② 別小氣,否則不如不弄!
無論給員工什么樣的獎勵,都別小家子氣,要么高大上,要么小而美,要么營造土豪感、要么主打文化氣息……總之,避免不倫不類,避免既想“做效果”又“舍不得錢”,否則就干脆啥也別弄。
③ 虛實結合,才能顯得既土豪又有文化!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員工福利方面,虛實結合,各種層次的關懷都兼顧,才有利于培養出“忠于”企業的好青年。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098.html